灾害救援中多发伤的现场急救论文_王彩岭

灾害救援中多发伤的现场急救论文_王彩岭

【摘要】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后,医学救援常以抢救急危重症为重点,以使损伤伤病员得到及时的救护与治疗,本文概括了灾害后对多发伤病人实施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更“早、快、准”地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部位,为病人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为后期治疗与预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灾害救援 多发伤 现场急救

1.多发伤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发生后,破坏了国人生存的和谐条件,对受灾人造成巨大的身体和心灵创伤。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创伤对人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美国,创伤死亡是44岁以下首位死因。在我国城市,创伤是第五位死因,在农村则为第四位死因,可见创伤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伤后尽快开始处理伤员对伤员的存活至关重要。因灾害事故意外受伤或突发疾病需要急救的人,95%以上发生在院外,院外是急救的主场。

多发伤(multiple injuries)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下,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出现的损伤性疾病,具有伤情、变化快、易发生感染和脏器功能紊乱、休克发生率高、低氧血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

多发伤的致伤因素主要是机械性的钝力和利器两类。交通事故为首要钝性致伤因素,其次是高处坠落伤,水浪,气浪及挤压伤;利器多为刀刺伤和锐器伤等。

多发伤的早期处理,包括现场急救、复苏、重要器脏伤的专科处理等一系列问题,无论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因而,多发性创伤病人在急诊时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是赢得生命的关键。

2.抢救与治疗措施

多发伤的基本救护原则为现场急救,基本生命支持,进一步治疗,简单概括就是先救命后治疗,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现场急救

医护人员迅速到达急救现场后立即去除正在威胁生命的致伤因素,并展开现场急救,包括气道开放,心肺脑复苏,创面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和安全运送等。

2.救护措施

医护配合非常重要,在抢救工作中,一般是由一名医生指挥协调,2~3名护士协助。

2.1快速评估伤情,立即简单询问病史,按照A:气道:呼吸是否通畅。B:呼吸:呼吸频率、节奏,注意有无胸部损伤影响呼吸功能。C:循环:脉率、血压、末梢循环,注意周围循环血量,判断有无大出血。D:神经系统:观察颅脑损伤及脊柱髓损伤情况。E:暴露:上述工作完成后应充分暴露患者全身,检查和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脏器损伤。F:肢体活动:判断四肢骨折情况。对伤情作出初步评估,明确处理重点,并在医师到达之前主动采取抢救急救护理措施。医生到达后,协助医生按CRASHPLAN方案[3],即心脏、呼吸、腹部、脊髓、头颅、骨盆、四肢、动脉、神经进行体格检查,全面评估伤情。在配合体格检查时,应及时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要牢记病人的体温比医护人员的方便来得重要[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进一步处理包括稳定呼吸和循环系统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充分给氧

创伤所致气道阻塞及呼吸障碍是导致死亡的最快速原因[5]。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护理工作应积极配合医生,迅速处理呼吸道阻塞,取出口腔内活动义齿、碎牙、血块等异物,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4~6 L/min,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环甲膜切开术,以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4%左右。对颅脑外伤为主的多发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时,即配合医生早期进行气管插管,以减少病人呕吐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风险,也可降低转动时的风险。对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病人,立即封闭开放伤口,协助医生进行胸腔闭塞引流术。对心包填塞的病人立即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术。

2.2.2 纠正和稳定循环系统

迅速建立的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增加深静脉置管。加快补充有效血容量是抢救严重多发伤休克的重要措施。补充有效循环血量,争取在30 min内输入平衡液1500 ml,然后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随时调节滴速。随后输入胶体及新鲜血液制品,晶体与胶体之比为3∶1,使其恢复血容量,补充功能细胞外液,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利于氧的输送。

2.2.3 及时控制出血

严重多发伤的开放性伤、出血快、失血多,在短时间内可造成患者血容量锐减而发生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对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和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对于四肢动脉断裂出血,必要时行止血带止血。

2.2.4 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记录

通过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留置导尿要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同时据监测结果,了解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3 配合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

若生命体征平稳,可由一名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行各项检查,负责看护以及指导搬动等工作,若生命体征不稳,应避免搬动患者,于抢救室内行床边检查,一般由护理人员协调相关辅助检查科室快速到位。若生命体征不稳,但由急需检查,应有医生和护士共同陪同患者检查。

2.4 快速明确诊断后,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所有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护士及时做好采血、配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室做好相应准备,护送患者进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做好详细的交接。

3.讨论

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急救工作是否立即开始和针对性是否强,要有白金10min,黄金1h的紧迫感。护士作为接诊病人的第一人,应熟知多发伤的抢救流程,即VIPCO方案,V: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通气供氧;I:及时给予输液血扩充血容量及细胞外液;O:分秒必争进行急诊手术。抢救时要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做到忙而不乱,争分夺秒为病人的抢救争取时间。这就要求急诊护士不仅要有较强的急救意识,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更要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要熟练掌握各项抢救技能,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同时也要做好日常的物品、器械检查准备工作,以保证抢救时能拿得到、用得上,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抢救工作。

参考文献

[1] 孟庆义.急诊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3

[2] 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3

[3] 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4

[4] 张悦怡.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96

[5]陈永强.高级创伤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49-151

论文作者:王彩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灾害救援中多发伤的现场急救论文_王彩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