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肖瑶[1]2012年在《眩晕定颗粒对家兔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眩晕模型前庭系统供血障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BAEP),以及前庭神经核区Bcl-2/Bax、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变化的检测,探讨眩晕定颗粒(XYDG)对家兔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眩晕模型前庭系统供血障碍的影响,从而评价眩晕定颗粒抗眩晕以及改善脑组织局部血流量的疗效。[方法]选取9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从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动物采用饥饿+高脂饲料+旋转十颈椎旁硬化剂注射复合方法造模,并对模型进行评定。将符合模型标准的家兔随机分为7组,即眩晕定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眩晕定汤剂组、西比灵组、眩晕宁组和模型组。用诱发电位仪测试家兔的脑干诱发电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BDNF在前庭神经核区的表达变化。[结果]1眩晕定颗粒对眩晕家兔BAEP的影响1.1正常组与造模成功后其它各组BAEP比较造模后,各造模组波峰潜伏期较正常组比较明显延长或出现波形分化不良,正常组与模型组、西比灵组、眩晕宁组、眩晕定汤剂组、眩晕定颗粒叁个剂量组比较V波、Ⅰ~Ⅴ波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此眩晕模型可能影响家兔脑干前庭系统的血供,从而影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1.2眩晕定颗粒对眩晕家兔BAEP的影响①药物干预后各组BAEP比较V波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各药物干预组波峰潜伏期与正常组比较仍延长,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改善;正常组与模型组、西比灵组、眩晕宁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与眩晕定汤剂组及眩晕定颗粒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眩晕定颗粒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眩晕定汤剂组、眩晕定颗粒叁个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②各组BAEP比较Ⅰ~Ⅴ波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各药物干预组峰间潜伏期与正常组比较仍延长,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改善;正常组与模型组、眩晕宁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与西比灵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眩晕定汤剂组、眩晕定颗粒叁个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定汤剂及颗粒剂对眩晕家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均有改善作用,提示眩晕定颗粒可能改善眩晕家兔脑干前庭系统的供血障碍。2眩晕定颗粒对眩晕家兔前庭神经核Bcl-2/Bax表达的影响2.1眩晕定颗粒对眩晕家兔前庭神经核区Bcl-2表达的影响各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组较其他各组比较平均光密度值较大,其中与眩晕定汤剂组、眩晕定颗粒叁个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组较其他各组比较平均光密度值降低,与眩晕定汤剂组、眩晕定颗粒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与眩晕定颗粒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灰度值结果与光密度相反。提示该造模方法可以影响前庭神经核区Bcl-2的表达,且眩晕定汤剂及颗粒剂能提高Bcl-2的平均光密度,其可能抑制前庭神经核区细胞的凋亡。2.2眩晕定颗粒对眩晕家兔前庭神经核Bax的影响各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组较其他各组比较平均光密度值较小,与眩晕定汤剂组、眩晕定颗粒叁个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组较其他各组比较平均光密度值增大,与眩晕定汤剂组、眩晕定颗粒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与眩晕定颗粒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灰度值结果与光密度相反。提示此造模方法可以影响前庭神经核区Bax的表达,而眩晕定汤剂及颗粒剂能降低Bax平均光密度,其可能抑制前庭神经核区细胞的凋亡。3眩晕定颗粒对眩晕家兔前庭神经核BDNF表达的影响眩晕定颗粒对眩晕家兔前庭神经核BDNF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的影响,各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组较其他各组平均光密度均较大,其中与眩晕定汤剂组、眩晕定颗粒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眩晕定颗粒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其他各组比较平均光密度均降低,与眩晕定汤剂组、眩晕定颗粒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与眩晕定颗粒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眩晕定颗粒高剂量组与眩晕定颗粒低剂量组比较平均光密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较其他各组比较平均灰度值均较小。提示此造模方法可以影响前庭神经核区BDNF的表达,而眩晕定颗粒能提高BDNF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可能对脑神经元有保护作用。[结论]1.饥饿+高脂饲料+旋转+颈椎旁硬化剂注射复合造模法,可以影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以及前庭神经核区相关因子的表达。2.眩晕定颗粒可以改善眩晕家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能改善脑干前庭系统的供血情况。3.眩晕定颗粒改善眩晕家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眩晕症状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提高眩晕家兔前庭神经核区Bcl-2的表达,同时降低Bax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凋亡。4.眩晕定颗粒改善眩晕家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眩晕症状的作用机制之二是提高眩晕家兔前庭神经核BDNF的表达。5.眩晕定颗粒改善前庭系统血供及抗眩晕效果与眩晕定汤剂、西比灵相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师娟[2]2017年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0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健康者30名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BAEP测量结果 ,并对BAEP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BAEP的各波峰潜伏期及间期数值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眩晕患者中,BAEP异常14例,异常率为46.7%,其中30岁及以下异常率为20.0%,31~50岁异常率为50.0%,51岁及以上异常率为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眩晕患者异常率为52.9%,女性眩晕患者异常率为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眩晕患者异常率为35.3%,合并其他脑干受损眩晕患者异常率为6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患者BAEP异常多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期或长期缺血所致,不同年龄段、性别及类型眩晕患者的异常率存在较大差异,采用BAEP可对受损部位进行定位分析,受累范围可根据单双侧异常加以判定。

杨淑丽[3]2003年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方法,分析各类眩晕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并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测,探讨BAEP在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类型眩晕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2001年1月-2003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以眩晕为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伴或不伴有其他症状的住院患者142例。根据年龄将病例分为A、B、C叁组;根据性别将每组分为两个小组(A_1和A_2、B_1和B_2、C_1和C_2);根据眩晕有无合并脑干功能受损,分为孤立性眩晕组和眩晕合并脑干功能受损组(X组和Y组)。所有病例组均于入院后一周内完成BAEP检查,主要观察Ⅰ、Ⅲ、Ⅴ的潜伏期(PL)、波幅(Amp)、波形分化情况和Ⅰ-Ⅲ、Ⅲ-Ⅴ、Ⅰ-Ⅴ波的波间潜伏期(IPL)、两侧耳间差(ILD)、Ⅴ/Ⅰ波幅比值以及Ⅲ-Ⅴ/Ⅰ-Ⅲ的IPL比值;并记录详细的病史及相关检查。 结果:① 142例中有66例(46.5%)BAEP异常,各年龄段的异常率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异常率增加(P<0.05),其中A组异常4例(25.0%);B组异常26例(40.6%);C组异常36例(58.1%)。② 在各年龄段中,性别的差异对异常率无明显影响(P>0.05)。③ 孤立性眩晕患者中BAEP异常21例(31.2%),而眩晕合并脑干功能受损者中有45例(59.2%)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④ 在66例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眩晕中的应用价值中文摘要异常中,其中以脑干型为多见,内耳型和混合型较为少见,而A、B、C叁组间及X、Y两组间的异常类型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⑤142例中有53例行TCD检查,其中异常32例(6 0.4%),A、B、C叁组间及X、Y两组间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P>0 .05)。 结论:眩晕患者BAEP异常的主要原因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期或长期缺血,但炎症及脱髓鞘等其他病变亦不能忽视。随着年龄的增加,眩晕患者的BAEP的异常率有所增加。孤立性眩晕患者的BAEP异常率较伴发脑干受损性眩晕患者的低,对其中表现异常的,应予以重视,而BAEP正常的,考虑主要为外周前庭病变所致。BAEP可对眩晕患者受损部位作出定位分析,单双侧的异常可能提示受累范围的不同。结合病史,BAEP对眩晕患者的临床诊断有辅助价值。

张利萍[4]2016年在《止晕颗粒对叁焦郁阻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颅多普勒(TCD)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止晕颗粒对叁焦郁阻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治疗靶点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中,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72名PCI性眩晕患者,这些患者在规定时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就诊住院,分别将此72例患者分为基础西药对照组及西药基础上加服止晕颗粒治疗组各36例,基础西药治疗组应用阿司匹林、长春西汀注射液等西医一般治疗,而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晕颗粒5g/包冲服,3次/日,治疗2周,再随访观察2月。入院时及药物治疗后分别采用诱发电位仪及多普勒彩超仪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各波潜伏期(PL)及波间潜伏期值(IPL)、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的改变,并运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止晕颗粒对眩晕患者BAEP的影响:经药物干预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BAEPⅠ、Ⅲ、Ⅴ波峰潜伏期缩短,波形分化较前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止晕颗粒治疗组比西药对照组Ⅲ、Ⅴ波峰潜伏期明显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Ⅴ波峰潜伏期仍有延长,但与正常值比较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药物干预自身前后比较BAEPⅠ-Ⅲ、Ⅲ-Ⅴ峰间潜伏期(IPL)均缩短(P<0.05),且止晕颗粒治疗组比基础西药Ⅲ-Ⅴ峰间潜伏期缩短更加明显,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Ⅰ-Ⅲ波的IP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止晕颗粒可能通过改善PCI性眩晕患者脑干前庭系统的缺血状态起到抗眩晕的作用。2.止晕颗粒对经颅多普勒彩超(TCD)的影响:两组患者分别经药物干预治疗后自身进行比较,左右椎动脉(LVA、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均有显着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后进行比较,止晕颗粒治疗组的各项指标LVA、RVA血流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VA搏动指数(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LVA、PI-BA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止晕颗粒可能通过改善PCI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而起作用。【结论】1.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中不同部位与水平的电生理学,恢复缺血受损的脑干及前庭神经的功能,从而发挥对神经元及前庭神经核的保护作用而起效果。2.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的另一可能机制与调节脑血管舒缩功能,缓解血管痉挛,增加缺血部位的脑血流量,改善后循环的脑灌注及血流动力学而起作用。3.“叁焦致眩”理论具有创新性,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创制的止晕颗粒可以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供血状况及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远期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进一步研究应用。

焦建雄, 刘燕, 程月芳[5]2012年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系统性眩晕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系统性眩晕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42例中枢性眩晕(中枢组)、58例周围性眩晕(周围组)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BAEP,观察其相关指标。结果:中枢组BAEP表现为:Ⅴ波PL延长,波形分化不良,Ⅲ~Ⅴ和Ⅰ~Ⅴ的IPL延长;Ⅲ~Ⅴ/Ⅰ~Ⅲ>1,Ⅴ/Ⅰ<0.5。周围组BAEP表现为:Ⅰ波PL延长,波形分化不良,其后各波PL均延长,但各波IPL无明显变化;Ⅲ~Ⅴ/Ⅰ~Ⅲ<1,Ⅴ/Ⅰ>1。结论:BAEP可从神经电生理角度为系统性眩晕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徐丙超, 何明利, 周玲, 王新一[6]2009年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系统性眩晕中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前庭系统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前庭系统眩晕患者根据中枢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区分为中枢性眩晕(中枢组)共72例及周围性眩晕(周围组)共28例,并选取同期3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BAEP检测。结果:中枢组BAEP检测异常率显着高于周围组(P>0.05)。中枢组表现为Ⅲ、Ⅳ、Ⅴ波波峰潜伏期延长为主;周围组表现为Ⅰ、Ⅱ波延长为主。结论:BAEP检查对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均有诊断价值,对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更大。BAEP检测对鉴别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具有重要价值。

杨小旺[7]2007年在《体感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头颅CT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观察部分幕上性脑梗死患者BAE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幕上性脑梗死中的监测价值;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价值,以利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作出及时诊断,以及对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作出确切的判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于入院24小时内行头颅CT检查以排除脑出血,部分病例复查头颅CT或MRI以明确梗死部位和体积。所有患者均在入院72小时内行SLSEP和BAEP检查,根据需要,动态观察部分患者SLSEP和BAEP变化。同时对所有入选病例均在入院72小时内采用中国卒中量表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在病程一个月时再次评定,根据评分差评价疗效,评价入院时SLSEP不同分级与疗效间的关系。结果1.40例头颅CT阴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SLSEP和BAEP联合检查,28例患者SLSEP异常,异常率70.0%(28/40),16例患者BAEP异常,异常率40.0%(16/40),共计33例患者存在SLSEP和(或)BAEP异常,总异常率82.5%(33/40),证实SLSEP对头颅CT阴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辅助诊断价值,同时发现联合应用SLSEP和BAEP检查与单独应用SLSEP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部位的脑梗死SLSEP异常率不同,其中脑叶梗死时SLSEP异常率最高,异常率达92.9%(13/15),其次是丘脑梗死,异常率为75.0%(6/8),顶叶或梗死累及顶叶时几乎均出现N20波幅降低或波形消失,可见SLSEP异常与梗死部位有关。梗死伴有深感觉障碍或失语时SLSEP异常率达100%(25/25,10/10),分别与无深感觉障碍组和无失语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3.对于幕上性脑梗死,随着梗死体积的增加BAEP异常率也随之升高,梗死体积小于10ml的20例患者BAEP全部正常,异常率为0(0/20),梗死体积在10~30ml之间的19例患者有6例BAEP异常,异常率为31.6%(6/19),而10例梗死体积大于30ml的幕上性脑梗死患者BAEP异常率达100%(10/10),其中任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6例BAEP异常的患者经积极治疗,2例3级,1例4级患者随着临床病情的好转BAEP分级也转变为1、2级,2例2级,2例3级患者虽经积极治疗,但由于病情较重而死亡,BAEP分级也从2、3级转化为3、4级,1例4级患者入院1周内死亡,有2例BAEP1级患者由于肺栓塞和消化道出血死亡。4.SLSEP异常程度不同,其预后也不同,SLSEP异常程度不同的叁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7%(19/21)、57.1%(16/28)、23.1%(3/13),死亡率分别为0.00%(0/21)、0.07%(2/28)、38.5%(5/13),除正常组与轻中度异常组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重度异常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轻度异常组,而死亡率却高于正常组和轻中度异常组(P<0.05,P<0.01)。结论1.SLSEP对头颅CT阴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联合应用SLSEP和BAEP与单独应用SLSEP检查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2.SLSEP改变与梗死部位有一定关系,脑叶及丘脑梗死时SLSEP异常率较高分别达92.9%和75.0%。梗死位于顶叶或累及顶叶时N20波幅降低或波形消失;梗死伴有失语或深感觉障碍时SLSEP异常率达100%。3.BAEP可反映幕上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变化,BAEP级别越高,脑功能损伤越重,BAEP对监测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4.SLSEP异常与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SLSEP级别越高,脑功能损伤程度越重,预后越差,重度异常组患者比正常组和轻中度异常组患者预后明显差,早期SLSEP检查可作为一种客观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手段来评价脑梗死患者的转归。

韩璐[8]2011年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电生理检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后循环缺血常见的临床类型之一,因其发作时间短暂,症状多为一过性,故在临床实践中对后循环TIA的正确认识和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瞬目反射(BR),叁叉神经-颈反射(TCR)检查对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干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入组的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50例中,临床主要表现为短暂、可逆、反复急性发作的或小脑或脑干或枕叶或海马功能缺失,每次发病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分钟至一小时左右,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未遗留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头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未见新鲜梗死灶,于症状消失后3天内行BAEP, BR, TCR检查,观察BAEP中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计算瞬目反射R1、R2及R2’各成分平均潜伏期,TCR中P19/N31波的潜伏期并与4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1.TIA组BAEP异常36例(72%),其中左侧异常12例,右侧异常14例,双侧异常10例。异常患者中,20例表现为Ⅰ波正常,Ⅲ、Ⅴ波PL延长或波型分化差,其中Ⅰ-Ⅲ波的IPL延长11例(双侧均延长3例),Ⅲ-Ⅴ波的IPL延长及Ⅲ-Ⅴ/Ⅰ-Ⅲ>1的6例(双侧均延长1例)、Ⅰ-Ⅴ波的IPL延长3例(双侧均延长1例);12例既有Ⅰ波PL延长,又有Ⅲ、Ⅴ波PL延长,其中Ⅰ~Ⅲ波的IPL延长6例(双侧均延长2例)、Ⅲ~Ⅴ波的IPL延长及Ⅲ-Ⅴ/Ⅰ-Ⅲ>1的3例(双侧均延长1例)、Ⅰ~Ⅴ的IPL延长3例,4例仅Ⅰ波PL延长(双侧均延长2例),Ⅰ-Ⅲ波及Ⅲ~Ⅴ波的IPL未见明显异常。与对照组相比,TIA组各波峰潜伏期和峰间期均明显延长(P<0.01)。2.TIA组BR异常38例(76%),其中R1异常12例(一侧异常8例,双侧异常4例),R2或R2’异常16例(一侧异常6例,双侧异常10例),一侧或双侧R1异常伴一侧或双侧R2、R2’异常10例。与对照组比较,TIA组各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3.TIA组TCR异常15例(30%),表现为双侧P19/N31波双侧潜伏期不对称10例,双侧潜伏期延长(5例)。与对照组比较,TIA组各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4.50例TIA组中,BAEP和BR, TCR叁项联合检测,总计异常41例(82%)。结论:1、BAEP各波的发生源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域相吻合,本研究显示后循环TIA患者BAEP异常以Ⅲ波潜伏期及Ⅰ-Ⅲ波峰间潜伏期异常明显,能敏感地反映脑干缺血的程度和脑干神经核团血液灌流状态的变化,早期反映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异常。2、本组观察后循环TIA患者BR异常率最高(占76%),它可早期反映脑干特别是脑桥下段的功能且不受患者听力的影响,弥补BAEP不足。3、本文后循环TIA患者TCR的异常表现为双侧P19/N31的双侧潜伏期不对称及双侧潜伏期延长,可以早期反映脑桥下段,特别是延髓的功能状况简便方法。4.TIA患者BAEP、BR、TCR叁项检查的异常率为82%,叁者反应的脑干结构均不同程度的功能交叉重迭,互为补充,联合应用更易早期全面发现脑干功能的异常改变。5.、神经电生理检查具有无创,简便,经济的特点,作为功能性检查,可以早于影像学检查出现异常,同时可以作为监测,动态观察病情的客观指标。

洗珊, 陈健梅[9]2005年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前庭系统性眩晕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6例临床诊断为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76例,异常率为71.6%。其中表现为外周性29例,中枢性47例。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听通路受损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鉴别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沈光莉, 王海燕, 李海燕, 李巍, 张光[10]2014年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3例临床诊断为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60岁(17~85岁)。对所有患者采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BAEP检查,观察BAEPⅠ、Ⅲ、V波的潜伏期(PL)、各波分化情况、Ⅰ~Ⅲ、Ⅲ~V、Ⅰ~V波间潜伏期(IPL)、Ⅲ~V/Ⅰ~Ⅲ波间期比值等,并与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比较。

参考文献:

[1]. 眩晕定颗粒对家兔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眩晕模型前庭系统供血障碍的影响[D]. 肖瑶.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

[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眩晕中的应用价值[J]. 师娟. 中外医疗. 2017

[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眩晕中的应用价值[D]. 杨淑丽. 苏州大学. 2003

[4]. 止晕颗粒对叁焦郁阻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D]. 张利萍.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

[5].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系统性眩晕定位诊断中的应用[J]. 焦建雄, 刘燕, 程月芳. 陕西医学杂志. 2012

[6].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系统性眩晕中的临床价值[J]. 徐丙超, 何明利, 周玲, 王新一. 临床医药实践. 2009

[7]. 体感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D]. 杨小旺. 苏州大学. 2007

[8].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电生理检测分析[D]. 韩璐. 天津医科大学. 2011

[9].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前庭系统性眩晕中的临床应用[J]. 洗珊, 陈健梅.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

[1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C]. 沈光莉, 王海燕, 李海燕, 李巍, 张光. 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4论文汇编. 2014

标签:;  ;  ;  ;  ;  ;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