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腰椎术后患者首次下床体位性低血压中的应用论文_惠元元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骨科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腰椎术后患者首次下床体位性低血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接受健康教育、术后功能锻炼、选择合适下床时机、严格执行规范化下床流程构成的集束化护理措施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接受常规护理41例腰椎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由平卧位转换为站立位时血压变化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由平卧位转换为站立位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腰椎术后患者首次下床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腰椎术后;体位性低血压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269-02

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指患者从平卧位转为直立位3min内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患者出现黑朦、晕厥、耳鸣、乏力等脑供血不足现象,是院内跌倒的主要原因。OH在腰椎术后患者中高达54.1~97.3%[1],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确保患者安全,我科2017年起对腰椎术后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OH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41例腰椎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平均(51.3±14.6)岁,术后卧床平均(4.2±1.2)天。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接受常规护理41例腰椎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平均(52.5±17.3)岁,术后卧床平均(4.1±1.3)天。纳入标准:腰椎术后病情稳定,经评估后血红蛋白水平、下肢肌力等满足下床活动条件;排除合并严重手术并发症、骨质疏松、患神经系统与下肢疾病等不宜纳入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在疾病构成、术后卧床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及家属简单健康教育,下床前佩戴腰围、支具等保护器具,摇高床头将患者体位从平卧位转换至端坐位90°,患者无不适后协助患者下床站立;如患者出现心慌、黑朦等症状立即停止站立。观察组实施以下4项集束化护理措施,(1)健康教育:科室宣传栏张贴有关OH宣教画、床头张贴警示标志;将OH作为入院宣教基本内容之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OH发生原因、危害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提高其重视度与警惕性;术后护理查房继续进行口头宣教与警示,进一步提高其对OH重视程度,提高其执行相关预防措施的依从性与配合度,确保患者勿提前下床或无医护人员监督、保护下擅自下床;首次下床前,护理人员通过视频详细介绍规范化下床流程、注意事项,并亲自示范使患者掌握规范化下床流程。(2)术后功能锻炼[2,3]:术后指导家属按摩患者下肢、为其做被动下肢屈伸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术后6h患者清醒后进行踝泵锻炼,主动屈伸踝关节,每次屈伸幅度至关节最大运动角度,每日锻炼>4次,每次>4min;术后24h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每日2>3次,每次抬高15次左右并坚持5>10秒钟。(3)选择合适下床时机:下床时间选择在午餐后平卧10>20min后,当日午餐适当增加盐与汤类食物的摄入以提高有效血容量;由日常负责健康宣教与指导功能锻炼的责任护士指导、协助患者下床。(4)严格执行规范化下床流程[4]:下床前床头缓慢抬高到30°,患者平视前方3min以上,适应后继续缓慢将床头抬高至60°,平视前方时保持下颌稍内收。如无不适反应,护士协助患者90°端坐于床缘,下肢下垂于床缘并前后踢腿运动3min以上后扶固定物下床站立。站立完全适应后原地踏步3>5min,无眩晕、心慌、黑视等反应扶床档绕床缓慢步行一周。在下床活动全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或表述眩晕、黑视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终止下床活动以保证患者安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由平卧位转换为站立位时血压变化情况以及OH发生率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x-±s)与%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统计分析用SPSS16.0软件进行,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平卧位转换为站立位时血压变化及OH发生率比较,见表。

3.讨论

腰椎术后下床活动可以增加下肢肌、腰背肌肌力、柔韧性与协调性;防止神经根粘连,促进神经恢复;降低肺部感染、腹胀、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OH可导致患者心慌、耳鸣、眩晕、黑朦、肢体乏力等症状,是患者术后下床活动失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腰椎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卧床时间长,加之脊髓损伤导致交感神经功能受损引起血压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故腰椎术后首次下床OH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患者。

集束化护理是针对某一护理难题,将3~6个经循证学证实能有效改善结局的护理措施集合在一起,护理效果明显优于执行单一护理措施。本组观察组患者经健康教育、术后功能锻炼、选择合适下床时机、严格规范化下床流程集束化护理干预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幅度与OH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组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腰椎术后首次下床OH发生率,具有以下循证学依据:(1)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与家属对OH的认知与预防意识,促进其执行相关预防措施依从性;(2)通过踝泵运动与直腿抬高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入心,维持充足的血容量;功能锻炼可以提高肌力与运动耐力,减轻活动时下肢疲乏程度;(3)下床时机选择午餐后平卧休息10~30分钟后,此时患者精力、体力最为充沛;(4)规范化下床流程有助于患者神经调节系统与心血管系统适应由卧位到立位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保证有效血容量。

综上所述,腰椎术后患者执行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降低首次下床OH发生率,对于促进康复、保证患者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春红.三联护理模式在腰椎术后病人首次下床直立性低血压预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25):3127-3128.

[2]易小青,傅爱凤,付爱民,etal.踩泵运动对预防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移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6):36-38.

[3]孙德红.集束化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1):29-31.

[4]张俊娟,越丽霞,范丽娟,等.腰椎术后首次下床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规范流程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8):682-6840.

论文作者:惠元元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腰椎术后患者首次下床体位性低血压中的应用论文_惠元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