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论文_杨明伟,李学彬

牡丹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 要】对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在药物分析鉴定中应用的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核磁共振技术是确定新药结构、研究化合物中间体及动力力学行为的重要工具,具有检测试验方法多、信息丰富和定量分析方法灵活等技术特点,在药物分析鉴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核磁共振;药物分析;定量分析

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在药物检验分析鉴定中的应用已有多年,由于其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独特优点,即定性测定不具有破坏性、定量测定不需要标样,从而成为确定新药结构、研究化合物中间体及动力力学行为的重要工具[1]。

1核磁共振用于药物鉴定分析的优势

3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在药物研究中,NMR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植物提取物中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新药杂质(副反应产物与降解产物)结构鉴定、药物构型研究、药物代谢产物结构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微生物代谢研究等项目的应用。

3.1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李泽运[2]将核磁定量技术应用于环烯醚萜与人参皂苷的纯度测定建立了评价环烯醚萜、人参皂苷类天然产物纯度的核磁定量方法。将核磁共振技术与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区分秦艽、粗茎秦艽、麻花艽和小秦艽四种秦艽药材的核磁共振方法,并对未知秦艽药材进行判别,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秦艽药材的种间鉴别。马启珍等[3]从中药材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茎中分离得到4个齐敦果烷型三萜成分(1,2,3,4),其中1和2为新化合物,经过波谱学分析确定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E,23E)-3-caffeoyl-23-coumaroylhederagenin(1)和(3E,23E)-dicoumaroylhederagenin(2)。根据所测的数据和文献报道的NMR数据比较,得已知化合物分别确定为(23E)-coumaroylhederagenin(3)和(23Z)-coumaroylhederagenin(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八角枫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杨丽华等[4]采用多种现代色谱技术对藏族药甘青乌头全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1D,2D-NMR和MS)及与文献对比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17个化合物。昝珂等[5]采用硅胶柱、ODS开放柱和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民族药材青阳参的乙醇提取物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MS,NMR)进行结构鉴定,从青阳参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

3.2杂质、降解物研究

孙煌等[6]应用HPLC-MS/MS、核磁共振(1H-NMR、13C-NMR、HMBC)技术,对多索茶碱及其未知杂质进行结构分析,首次发现并确定多索茶碱未知杂质的结构,为多索茶碱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宋懿嘉[7]对地瑞那韦中间体4-甲氧基呋喃并呋喃-2-酮(MFO)中未知杂质β-DIMFO做了结构鉴定:采用了GC-MS、NMR、X-ray等分析手段,最终得出β-DIMFO的分子式为C11H12O6,并从6种可能结构中推出了β-DIMFO的正确结构。吴琦琦等[8]采用强碱破坏得到苯唑西林的碱性降解物,经MS,1HNMR,13CNMR,IR和UV测试与解析,同时与原药进行比较,确证了2个主要组分分别为5R,6R-苯唑西林噻唑酸及其异构体5S,6R-苯唑西林噻唑酸。

3.3药物构型研究

邱楠楠[9]利用现代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手段首次从紫红参中分离出了2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TLC对照、波谱(13C-NMR、1H-NMR、HMBC、HMQC等)解析以及X-射线晶体衍射等手段,鉴定了其中25个化合物的结构。盛力等[10]采用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谱(NMR)、红外光谱(IR)、质谱(MS)、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X-射线粉末衍射(XRPD)对头孢妥仑匹酯进行结构表征,运用一维和二维的NMR波谱对头孢妥仑匹酯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全归属和详细的解释,讨论了H-6与H-7的立体构型以及双键的构型。郭焕杰[11]对玉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运用MS、NMR、UV和IR等波谱技术及化学方法对所分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确定了前期从玉竹中分离得到的5个新甾体皂苷的绝对构型。

3.4药物代谢的研究

张弘弛[12]对药用植物(杜仲和无花果)内生真菌的进行分离、筛选获得4株活性内生真菌,通过NMR等技术鉴定了4株内生真菌中9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包括3个新化合物,评价了这些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发现了26个单体化合物具有较强抗菌活性和4个单体化合物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宋莹盼[13]从药用植物内生菌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采用波谱方法(ESIMS、1H NMR、13C NMR、HSQC、COSY、HMBC等)鉴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王维[14]以藏药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对所得化合物结合理化分析以及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等光谱分析手段,确定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4结语

核磁共振以强大的结构解析能力确定了其在现代仪器分析中的地位,作为重要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广泛应用在化学、医学、药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药学既是推动核磁共振进步的推手,更是核磁共振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核磁共振技术能满足定量分析要求,完全可作为药物鉴定分析的一种常规检测手段。总之,核磁共振是技术特点鲜明、手段多、方法灵活、提供信息丰富的成熟分析测试手段,在药物分析鉴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敏,刘德育,潘仕荣. NMR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药学进展,1998,22(04):200-204.

[2]李泽运. 核磁共振技术在中药品质与活性评价中应用研究 [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15.

[3]马启珍,杨亚南,蒋少青等. 八角枫茎中的新齐敦果烷型三萜成分[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4(06):111-115.

论文作者:杨明伟,李学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论文_杨明伟,李学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