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软土地基会直接影响公路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是公路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针对软土地基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延长公路工程的寿命,因此在施工中,要依据软土地基的情况进行分析,制订合理处理方案,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特点
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由于含水量较高,从而造成了软土地基的土质不够稳定,这给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及时对软土进行处理,防止出现安全隐患;第二,软土地基的压缩能力较强,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工程的质量;第三,由于软土地基的土质渗透性不好,不能够及时的排水,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换填垫层技术
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换填垫层技术是一种应用频率较高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工期较短,工程造价低,主要就是对含水量高的土壤进行换填,将地基铺设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土替换成能够承受高强度、抗腐蚀性好、性能相对稳定的材料。这种施工技术对细节的处理要求很高,首先要在施工之前对原来的地基垫层进行分析并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换填土壤,选择的土壤要能够充分弥补原软土地基的不足,通常可供选择的材料有卵石、碎石、煤渣、砂等;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填换的密度,通过人工或者设备对换填材料进行碾压和夯实,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2.2、强夯技术
从目前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的地基处理方式来说,强夯技术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处理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较强的夯击力度来对土壤起到加固的作用,它的优势是快速、有效、直接的对地基进行处理,但是这种技术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施工之前对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做详细的了解,强夯法大多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而对于流动性较大的淤泥类土壤则不适用。所以,在应用这种强夯技术时,要注意其使用条件,同时处理好施工的细节,防止出现变形,进而提高公路地基的质量。
2.3、表层处理法
软土地基的表层处理法需要合理规划地面表层的排水工作,以此来避免路基产生沉降的现象。该种处理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若路基的土质中有比较高的含水量,则在填土工作开始之前,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开展挖掘地表沟槽的活动,以保证地表水能够顺利排出;②在路基回填时,所选用的回填土土质必须具有较高的透水性,同时其含水量也要比较低;③在清理地基软土的过程中,可以在地基上铺垫砂垫层,以此来增强地基的积水排水性能,确保地基得到有效保护,一般情况下砂垫层的厚度在0.7~1.3m的范围内。利用砂垫层可以显著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进而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④铺垫材料的处理手段一般只适用于地基土层不均匀的情况之下,其不仅能够增强软土地基的承重能力,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施工机械通行的效率;⑤在地表表层的处理过程中,出现黏土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应借助添加剂来有效改善软土地基土质情况[3]。在施工时,将添加剂与黏土进行混合,提高地基土质的压缩性以及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添加剂会采用熟石灰或者水泥。
2.4、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包括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以及电渗排水法。该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通过布置垂直排水井,通常在施工中采取抽气、加压、抽水等各种不同的措施,使公路软土地基的排水条件有所改善。且地基土质加固速度及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排水固结法适合应用在处理厚度较大的饱和软土。
该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地等优点,因此在公路软基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其在应用中缺点也较为明显,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如果在施工中采用堆载预压法,需要控制好加载速度,并且在预压处理地基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监测,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地基失稳情况。
2.5、抛石挤淤法
在沼泽地以及盆地中最早应用抛石挤淤法。在这种地势中应用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的排水能力比较差。抛石挤淤法的缺陷是不能借助抽水设备抽水,长此以往会减少硬质泥土的数量。因此,该方法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而需要添加碎石等材料。在抛石挤淤法施工过程中,对石块的半径有相应的要求。抛石挤淤法的操作方式与上述其他方法存在一些不同之处。要从中部向外边不断地扩散,并向中间添加石块。在中间添加石块能有效地满足石块填充的要求,减少材料的损耗。在填充的过程中,要逐渐地向上顶尖,其底部会逐渐地变大,这样能有效地节约建设成本。当达到一定的填充程度以后,要用压路机进行夯实。与此同时,向里面添加石块。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追求速度而急于求成,需要沉降一段时间,再添加石块,最终满足工程要求
3、强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落实的建议
3.1、实地检测地基情况,做好施工准备
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地检测路基,了解路基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准备是保障公路施工质量的前提。公路工程施工前,应针对软土地基软黏土土层的成分、渗透系数、路基底层地段的特殊情况等事先做好清理工作,同时开展测量和放样工作,并自带仪器进行自检,依据实际情况选取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工艺性试桩、放样等工作,综合考虑机械设备条件和材料供应等情况,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以减少软土地基的处理时间,降低施工难度。
3.2、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针对路桥工程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技术能力不强的情况,施工单位要注重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在人才引入方面,应聘用具有一定经验和资质的人员进行现场施工。在人才培训方面,要让掌握了先进施工技术的技术人员,言传身教地带动其他技术人员去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同时,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激励员工提升施工能力,或合理淘汰技术水平低下的施工人员。通过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提升公路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3.3、落实施工监管,保证施工质量
我国在公路地基处理理论方面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这是我国土木建筑行业内的普遍现象。而施工理论不成体系又导致了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大量的施工方法缺乏质量检验手段。在软土地基的施工监管方面,必须从施工技术监管、施工质量监管、施工安全监管、施工资料监管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以规范、评估和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同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深入施工现场,并依据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考评,以落实工程施工监管工作,保障施工质量。
总之,合理处理软土地基对于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技术。因此,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魏瑜.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与加固研究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5):166+168.
[2]张宝松.公路工程软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建设科技,2016(16): 173-174.
[3]崔冀龙.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6(15):137-138.
论文作者:王新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公路论文; 土质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