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许婷婷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许婷婷

身份证:42138119900727XXXX

摘要:因大体积混凝土本身有着众多优势,故近些年大体积混凝土成为了我国建筑领域有着极高比例的建筑类型。高层建筑在施工中对于地基品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地基需要承受很大的荷载。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建筑质量变得越来越好。本文将以大体积混凝土特征为起点,分析在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序等要素,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顺利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正确浇筑技术,保障混凝土工程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前言:在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是非常常见的结构,这种结构能够保障建筑牢固性,提供给建筑极强的抗震能力与抗击强度。凭借着混凝土极高的性价比与可模性特征优势,混凝土受到了设计部门、建设单位的广泛关注。当前以大体积混凝土为主体的高层建筑到处都是,混凝土在其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保障建筑品质就需要从细节着手,降低施工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一、施工特点与常见问题

因大体积混凝土本身有着极好的稳定性,故成为了当前非常常见的建筑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指的就是厚度超过800毫米[1]。因混凝土表面裸露面积小,水化热比较高,所以很容易出现温度应力变形。在混凝土施工中,首先要处理的问题就是温度控制。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在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极限的情况下,混凝土就会出现坍塌、酥烂的情况。

二、施工前期技术操作

(一)前期准备

与其他工程不同的是,混凝土工程作业中必须做好混凝土调配与运输的管理工作。如果没有做好时间方面的控制,混凝土品质将得不到任何的保障[2]。为此需要在施工前参照施工要求合理选用浇筑用运输车辆与设备。运输原料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运输距离、运输时间的控制,提前整理与清理安排材料的堆放位置,减少运输过程带给材料品质的影响。同时运输中也要做好环境温度控制,防止材料运输中出现质量变化。

(二)合理选用混凝土用料

对混凝土浇筑来说,保障浇筑品质的关键点在于做好原料合理选择与控制。高品质原料可以很好的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施工中混凝土原料总共包括水泥材料、骨料、粉煤灰与外加剂。按照颗粒大小划分骨料可以被细分为粗骨料与细骨料[3]。骨料的应用是混凝土密实度控制的关键。砂石的选择应当优先选用级配好,质地坚硬、细度要求符合的人工砂。水泥选择是以水泥水化热程度决定的,通常来说要选用水热化级别较低的水泥,从安定性、水泥标号方面挑选与处理水泥品质,绝不能使用硅酸盐水泥,否则将影响到工程最后的质量。粉煤灰应参照GB/T1596-2005标准,按照该标准选用粉煤灰。外加剂的选择涉及到很多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际要求确定,比较常见的包括抗裂防水外加剂。当然使公众还可以选择粉煤灰与矿粉两掺的方式,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降低早期水热化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三、施工技术研究

(一)浇筑技术

施工前需要先行根据工程需要制定施工方案。施工现场需要由工作人员参照车辆的发料单,展开对混凝土数量、出场时间、塌落度、标号的检查。并交由专人验收,做混凝土塌落度测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施工方案

混凝土较注重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施工,严防任何人随意加水,以免混凝土在水分的作用下出现渗漏情况,减少浇筑质量发生几率。

(三)混凝土振捣

在大体积混凝土作业中,振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流程,该流程直接决定着混凝土品质。振捣采取循序渐进、薄层振捣、斜面浇筑、一次到顶原则。决不能随意浇筑,以免出现施工缝。砼浇筑厚度需要控制在30厘米范围。在振捣过程中振动棒需要遵循快插慢拔原则,避免过振、漏振情况出现。结束浇筑后,需要在初凝前做二次振捣,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必须要做好振捣时间控制,否则同样会影响到工程最后品质。振捣过长就会导致离析,离析会引发裂缝。通常来说在混凝土表面有浮浆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振捣。

(四)混凝土养护

很多施工单位都会忽视掉养护流程,事实上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养护工程的作用是最为突出的。养护流程对于保障混凝土抗裂能力与强度来说意义十分突出。混凝土二次振捣结束后,需要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表面,并加盖保温材料,目的是减少外界环境对混凝土造成不良影响,实现混凝土表面湿度控制。假设用来保护的薄膜破损,就需要第一时间洒水保护,展开保湿保温工作。一般来说养护需要超过14天,目的在于防止出现早期裂缝。

四、浇筑温度测量与控制

首先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就需要做好混凝土温度测量工作。混凝土测温方法包括:第一种温度传感器,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第二种测温仪与测温导线,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但精准度很高。

其次对于测温点布置的选择。测温点需要在有代表性部位布置,通常来说为最深处、角点、结构变化大的地点。测温时间通常为结束浇筑后的6至10小时候开始。结束浇筑后的2天内,每天都要以2小时为一个周期进行测温。浇筑结束后的3至7天内,将周期调整为每4小时一测。最后在超过7天,14天内的时候选择每天一测。14天后不再测温。测试混凝土温度的同时也要测量周围环境温度。

最后混凝土温度的处理,其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差需要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如果超出这一数值,则需要在绑扎钢筋的时候安装循环水管,用循环水散热,降低空气温差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每小时做一次测温,直到温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才可以停止使用这种方式。

结语:近些年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已经成为了社会中最常见的建筑类型。这种类型的建筑凭借着出众的优势,成为了广受人们认可的建筑类型。当然这种类型的建筑本身对技术操作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最大化混凝土的作用,体现技术实用性,就必须做好每一项环节的有效处理。确保施工者能够严格操作,规范操作,满足工程要求。需强调的是,施工中需要做好材料与技术的选择控制,以免材料问题带给工程不良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养护阶段是非常关键的阶段,养护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只有做好了每一项细节问题的处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工程品质才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余小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无缝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2019,45(01):233+235.

[2]吕小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06):41-42.

[3]于洪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33-134.

论文作者:许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许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