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孔令波

中小河流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孔令波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水务局水利工程管理站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中小河流河道是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效果不但关系到整个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而且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中小河流河道水土流失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具体治理过程中,要根据中小河流河道的实际特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治理方法,才能更好维持河流天然形态及水生态系统,降低水土流失的速率。因此,加强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极为迫切,要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中小河流;河道;管理

1河流治理原则

1.1统筹规划,突出治理重点

基于各地河道治理文件,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治理内容,突出治理重点,在正常的防洪安全基础上,确保河流通畅,加强河流生态水利系统了理念,努力做到全方位河道治理。

1.2综合性治理,维护河流天然形态

综合性治理即站在整体层面对河道进行防洪排涝、灌溉供水以及生态环境等功能展开研究,以便维持河流自身形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在合理治理过程中注重方案与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相衔接,协调发展。河流的形成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河流走向以及河床结构更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所以,在中小型河流治理过程中应保持其天然形态,而自然创造的任何一部分都有存在原因,如果违背自然破坏河床,那么在治理工作完成后,将会出现一些列的问题,生态功能退化,水生物生存环境破坏,更为严重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

1.3因地制宜,注重生态

注重生态则是指在治理过程中,逐渐使生态理念得到广泛应用,注重生态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相结合,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使得河流生态得到改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中小型河流治理工作进程中,必须将当地河流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还可利用本地植被资源构建原生态河道,在明确防洪安全性后,生态治理问题便是中小型河流治理的主要问题。

2中小河流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预防洪水的要求偏低,基础设施不完善

预防洪水的要求低、河流水坝质量差是中小河流存在的普遍问题。中小河流河道建设的工程量大,涉及的东西较多。当前,我国很多中小河流还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全面的治理和完善。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2/3的河流预防达不到国家的规定。已经治理过的中小河流水利设施仍然很薄弱,而且大部分的地方仅有非常简陋的泄洪道和排水沟等。许多治理河流的设施使用率低,一些河流河道防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修缮,河流治理不到位,安全隐患较多,导致无法应对一些突发的紧急状况,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2河流分布比较偏远,而且地质条件不容易

掌握中小河流很多都分布在一些偏远的城镇、山区之中,道路修整不完善,交通不方便,这就给治理中小河流问题的人员带来了困扰,使得一些中小河流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而且因为经济的发展程度低,有关于治理中小河流的资金很多时候不能按时到位。许多中小河流地域条件复杂,比如有些喀什特地貌,泥石流等都对这些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产生很多阻碍和影响。每条中小河流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地貌特点,而且治理河流的方式也是按照实际情况开展的,这就加重了我国治理中小河流的任务。

3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3.1综合治理、统一规划、统筹兼顾

与水行政相关的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治理河流的工作,与河流治理相关的部门单位应依法按照相关规定编制初步的治理方案,初步设计治理方法,条件好的地方还可以通过招标竞争的方式选择技术强,水平高的设计部门对河流进行勘察,最大可能的保证在对中小河流治理中达到良好的效果,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行政部门应该在河流治理的前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个人都能对中小河流治理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且审查单位应该严格把关,确保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工作质量以顺利完成对中小河流的治理。

3.2切实加强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

为提升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效果,提升水土保持的质量,降低水土流失的速率,在具体治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每条河流的实际自然状态。无论中河流,还是小河流,都是通过漫长时间更迭才形成,每一条河流的形成和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水流以及河床的共同作用下,中小河流河道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要严格遵循每条河流的变化规律,尽量不要进行人为改道,保持中小河流河道原有的自然形态。

3.3合理设计河流横断面

和大型河流相比,中小河流河道具有更加宽阔的河岸带,是联系水中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枢纽,是恢复中小河流河道原有生态功能的基础,为提升治理效果,就必须对河岸带进行合理设计。多数情况下,在进行河流断面治理过程中,可选择自然放缓岸坡的方法,形成比较大、宽阔且平缓的河岸带。为提升固结土体的效果,可在岸坡上设置相应的亲水平台或者景观带,可以大幅度提升中小河流河道自然修复的速率。

3.4建立可靠的资金管理机制治理

河流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短时间完成,所以治理中小河流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支持才可以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应该拓宽河流资金的来源,利用各种渠道筹集治理中小河流问题所需要的资金,各个地方政府也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投资管理机制,保证治理中小河流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专款专用,将资金主要用于关系到防洪安全的河流治理事业中,不浪费不挪用相关资金进行其他的活动,避免出现多余浪费的设施费用的支出,从而对河流的治理防洪起到统一相协调的关键作用。

3.5加强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属于环保项目的一种,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将绿色环保融入其中。在加强河道的水土保持的同时也应扩大绿植种植面积,发挥绿色植物对水质的改善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土流失,绿化路基。河道治理过程中也应对绿色植物进行谨慎选择,首先应保证绿植的成活率较高、生命力顽强、易养殖,在此基础上降低绿植成本。采用分层播种草籽的方式进行种植,绿植种植结束后应多加照顾,保证存活率,对于故意破坏、乱砍乱伐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从源头杜绝水土流失问题。

3.6建立生态和水利结合的工程系统

中小河流治理不是独立项目,而是与整个城市的水利发展与生态环境规划相结合的项目,在保证防洪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持河流自然形态,对于河道内的淤泥、污水应尽快排除干净,避免对河道内生物以及植被造成不良影响;对于被破坏的植被技术增加种植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对于我国生态治理理念还在滞后阶段,传统的治理方法对河道本身的防洪优势考虑不足,所以在河流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提高治理效率。例如对于冲刷严重,水位极易变化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可以采用生态坡的方式,通过多个孔进行透水保护堤岸。这样不仅为绿植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将强了河流自身修复;或应用桩式丁顺坝的方式,使河水平缓减少对堤岸的损坏,对弯道起到保护作用,而这一种方法的特点是成本低并且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结束语

中小河流的治理能够有效的改变当地人居住的环境,在治理过程中如果让河道洪水流通畅通,河流水势趋于平稳清澈,中小河流和环境相适宜,就可以通过对中小河流的治理,提高河道预防洪水的能力,加大保护周边市民安全的系数,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正伟.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24):134-135.

[2]周伟,于勉.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的思考[J].水利技术监督,2018(06):191-193.

[3]何景生.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182.

论文作者:孔令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中小河流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孔令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