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监测和预防控制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应用论文_罗梅1

实时监测和预防控制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应用论文_罗梅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感染管理办 四川成都

【摘要】目的:探讨实时监测和预防控制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结果: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共发生58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总感染率为1.65%;结论:为了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率,医院方面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进行消毒和隔离,做到有效的预防控制。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44-01

多重耐药菌(MDRO)是导致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重要病院菌,感染病情复杂、病程延长,会提高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增加医疗费用[1]。随着各种侵入性操作以及广谱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多重耐药菌越来越多,进而提高了近年来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死亡率,还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2]。而多种耐药性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医务人员手的在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时传播。再经过病患与病患之间的接触将耐药菌在医院之间传播。而传播的媒介除了手之外还包括空气,病患在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当中也有可能传播多重耐药菌。本文对我院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出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了35418例患者,其中2014年收治12457例,2015年收治15483例,2016年至4月为止收治7478例。

1.2方法

菌株分离。菌株分离应用的检测设备有VITEK-2微生物鉴定仪、CO2培养箱、漩涡混合器、血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中国兰培基及血培养皿。应用以上检测设备对收集来的各类标本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进行痰液采集时医护人员应提前嘱咐患者早晨进行3次漱口后,将深处痰咳出,使用一次性无菌集痰仪器或防污染毛刷对气管分泌物进行收集,对即将培养的标本进行细胞学筛选,将痰液直接涂于革兰染色光镜上进行检查,鳞片上的皮细胞少于10个,细胞多于25个则为合格痰液标本。收集尿液标本的最佳时期为晨起中段的清洁尿。患者进行多次采集标本进行多次分离的菌株均按一个单位菌株计算。,把即将进行检测的菌株接种在中国兰培基、血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中,放置于温度为37摄氏度的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重视多重耐药菌(MDRO)的预防和控制,积极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确保各项防御控制策略能够在医院例顺利开展[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情况、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的知识培训,从多方面监督和促进医务人员遵循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和规范。

医务人员将临床微生物室每日检测到的多重耐药菌菌珠数量和患者主要感染部位等信息进行记录和统计,并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作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进而判断患者究竟是不是在医院感染的,指导临床的护士进行消毒和隔离;护理人员进行调整床位,做好隔离措施;对住院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医院方面要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开药方案,减少多重耐药菌(MDRO)的诱导产生。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的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并加强感染病专家和临床药师的会诊,提高干预抗菌药物处方的水平,正确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完善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值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合格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以临床和实验室标准为研究方法,提升检测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的能力。并加强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积极推行接触隔离措施,要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的规程,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以及医疗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

1.3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是原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的诊断为患者杂入院48h后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感染。

2.结果

2014年共发生15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1.27%;2015年共发生32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2.14%;2016年到四月为止共发生10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1.38%。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共发生58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总感染率为1.65%。

3.讨论

随着各种侵入性操作以及广谱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多重耐药菌越来越多,进而提高了近年来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死亡率,还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而多种耐药性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医务人员手的在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时传播。再经过病患与病患之间的接触将耐药菌在医院之间传播[4]。而传播的媒介除了肢体接触之外还包括空气,病患在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当中也有可能传播多重耐药菌。因此,为了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率,医院方面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进行消毒和隔离,做到有效的预防控制[5]。

综上所述,预防及控制MDR感染是一项现代医学及卫生事业单位急需探讨的难题,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必须制定有效的对策,引导医院各科室做好预防及控制工作,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三级管理网络;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及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MDR感染的认识度,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要强化医护人员对MDR感染因素、流行病学的预防及控制对策的学习,合理运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同时不断研究与开发新药物,多种方法共同作用,才能有效的预防并控制MDR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尚秀娟,吴玉芳,安立红,程爱斌,董爱英.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J]. 西部中医药,2016,29(02):89-91.

[2]屈玲,胡慧,艾芳.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14(01):16-19.

[3]于爱玲. 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作用[J]. 山东医药,2016,56(05):104-105.

[4]蒋良芝,杨文伟,黄晓雯. 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部门合作干预机制及临床效果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6):807-809.

[5]高伟. 多重耐药菌感染抗感染治疗策略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54):107-108.

作者简介:罗梅,女,1982.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感染管理办,护师。

论文作者:罗梅1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实时监测和预防控制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应用论文_罗梅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