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践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兼论“凝聚力工程”_邓小平理论论文

努力实践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兼论“凝聚力工程”_邓小平理论论文

努力实践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兼论“凝聚力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凝聚力论文,关于加强论文,努力论文,思想论文,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市委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提出以“凝聚力工程”为突破口,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凝聚力工程”是指建立基层党组织关心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走出一条从关心群众入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进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促进上海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上海试点单位的经验表明,搞好“凝聚力工程”的关键,是努力实践邓小平同志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标志的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问题,即“要不要”的问题,“做什么”的问题,以及“怎么做”的问题。建设“凝聚力工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只有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作指导,才能保证“凝聚力工程”的顺利进行,使三大问题得到解决。

一、对“要不要”的回答——为了凝聚人心、发展经济,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首要问题,是“要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 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邓小平同志讲党的领导,都是从整体上讲的,都是把基层党组织包括在内的。早在六十年代初,他就指出:“提这样口号,那样口号,这样方针,那样方针,只有有了基层工作,有了经常工作,才有希望落实。否则只发号召写指示,发下去就会像石头掉在大海里,影子都看不见”。(《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96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明卷数和页码)八十年代初,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他又强调指出:改革的目的“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而是更好地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第2卷,第340页)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党在重视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包括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内的组织建设。党通过坚强的基层组织,使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夺取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然而,国情的许多基本特点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党的建设的许多具体做法,应当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大胆革新。但是,已被历史证明为正确的基本原则和我党特有的政治优势,则必须继续坚持。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如果没有以坚强的基层党组织作为牢靠基础的共产党的领导,还有可能回到一盘散沙的状态中去,那样,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就都成了一句空话。所以,任何淡化、削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背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都是有害的、危险的。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是凝聚人心的需要。历史教育我们,有了人心的凝聚,才有事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祖国的繁荣。当前,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严峻的历史考验。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充分认识发展才是硬道理,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争取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增强党的凝聚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抓人心的凝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相反,如果离开了人心的凝聚,各项工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基层党组织在增强党的凝聚力方面,负有重要职责。有了全神贯注地做好凝聚人心工作的基层党组织,才能为实现人心的凝聚奠定可靠的基础。基层党组织一定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做好凝聚人心的工作。建设“凝聚力工程”,正是为了促进这方面的工作。

二、对“做什么”的回答——为了用坚定的信念凝聚人心,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主要任务

我们党现阶段的奋斗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用坚定的信念凝聚人心,在现阶段就是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人心。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为了使人民树立坚定的信念,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第3卷,第144页)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应当重视的是,邓小平同志谈思想政治工作有很高的立意,那就是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改善党的领导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指出,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他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否则党的领导既不可能改善,也不可能加强。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关于基层党组织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主要任务的论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1989年3月至9月,邓小平同志几次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许多思想工作没有做,好多话没有讲清楚。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尚须各级党组织继续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基层党组织尤其要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主要任务的改革思想,依靠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从行政化和事务化转变为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同时还要做好组织监督工作),这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思路的深刻转变。这一转变的历史背景,是全党工作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大转变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前一个转变是为后一个转变服务的。不实现前一个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后一个转变。

基层党组织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主要任务,需要克服两种模糊认识。一种是“有了钱就好办事,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外国不搞思想政治工作,照样发展很快,我们何必多此一举”。由于存在这种模糊认识,当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时,有些同志就认为,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后,基层党组织可做的事似乎不多了。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思想工作没人做,而同时一些政工干部却觉得“事不多”的反差。这里存在着明显的认识误区。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很重要的、起基本作用的原则,但是物质利益机制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在重视物质利益的同时,重视人的思想政治因素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既是我党的真正优势,也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国外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削弱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讲,一方面丢掉了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背离了社会进步的趋势,只能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并进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

基层党组织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主要任务,需要克服的另一种模糊认识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主要任务,会不会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偏离经济建设中心?”有这种疑虑的同志,往往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直接从事经济工作业务。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难免出现有些政工干部与行政干部“抢跑道”的撞车现象。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基层党组织的所有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不同的组织,按照各自的性质,在经济建设中所处的具体位置、所应发挥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发挥与行政组织同样的作用,而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发挥与其政治组织的性质相应的重要作用(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企事业单位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大多数人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

三、对“怎么做”的回答——为了使凝聚人心的工作收到实效,基层党组织必须从关心群众入手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用坚定的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凝聚人心,决不是把理想当作空洞的口号来喊就能做到的。人民群众不相信空话。必须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把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与具体利益、眼前利益结合起来。只有在美好的理想逐步实现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人心的凝聚;而人心的凝聚反过来又成为实现美好理想的巨大动力。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进美好理想的最终实现。

共产主义说到底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社会制度。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想与宗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把为理想而奋斗的誓言化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第2卷,第368页)

我们要把关心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怎么做?思想政治工作怎么做?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启示我们,必须从关心群众做起。只有关心群众,才有资格教育群众;只有关心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实效。人民群众从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才能感受到美好的理想不是虚无飘渺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才能领悟到党提出的更高、更远的伟大目标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从而一心一意跟着党共同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共产党人为全人类解放而无私奉献的本色,要求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能仅仅以教育者的面孔出现在群众面前,而首先应该是服务者,并且把教育本身也真正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服务。党员干部应该做到既有原则性、又富有人情味。要让群众感到可近可亲、可亲可敬,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员干部是自己的贴心人。

从关心群众入手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重点把握以下六个环节:

1.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群众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关心群众必须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防止简单化,避免形式主义。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做好了解人的工作。要象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第2卷,第342页)有了这个前提,基层党组织就可以面向广大群众,从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政治上、心理上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好关心人、凝聚人的工作。当前,尤其要注意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做好关心人的工作。

2.从具体实在的小事做起。做好关心人的工作,固然需要做许多大事,但是更需要做大量具体实在的小事。基层党组织应当抛弃“大而空”的工作方式,树立强烈的乐于为群众做小事的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乐于为群众做小事,就能带领群众干大事,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不断发展。

3.在助人发展上提高。群众的需要是由低到高、日益增长的。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关心人,首先要“雪中送炭”,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此基础上要“锦上添花”,帮助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群众。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告诉人民保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传统,把人民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在建立工作机制上突破。关心人的工作,热热闹闹做几件事情并不太难,难的是持之以恒,而真正重要的恰恰就是持之以恒。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群众路线,不是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的是要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建立一整套具有本单位特点的党的群众工作制度,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机制。

5.抓住依靠广大党员一起做工作这个根本。关心人的工作,面广量大,靠几个专职政工干部做是不可能做好的,必须依靠广大党员一起做。要通过各个岗位的党员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吸引群众,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党员的模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管好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二是关心他人,做好群众工作。要努力改变许多党员不做群众工作的状况,把做关心群众的工作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纳入党员责任区活动之中。要逐步形成党委书记带头关心人、党委成员分工关心人、党员行政业务干部主动关心人、全体党员共同关心人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6.抓住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这个关键。关心人的工作,看似易,做时难。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作出表率。党员干部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于凝聚人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许多群众正是在党员干部优秀品质的感召下,确立起坚定信念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相反,“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顶多只能在形式上搞一些不能不办一办的事情”。(第2卷,第218页)共产党员应该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实践者和体现者。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弘扬焦裕禄、孔繁森精神,坚韧不拔地与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胸怀大志,心系群众,为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的振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标签:;  ;  ;  ;  ;  ;  

努力实践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兼论“凝聚力工程”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