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的的: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理论解释_思维障碍论文

有目的的: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理论解释_思维障碍论文

合目的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理论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的性论文,思维方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全部生活的历史就是处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历史,人类不仅通过实践活动现 实地改造世界,而且还通过认识活动观念地把握世界。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 系统,是保证思维活动正确运行的规则、线路和手段。人类思维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分 类,例如: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知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科学思维和哲学思维、逻辑思 维与直觉思维、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对象化思维与非对象化思维……如此等等。我认 为,从思维内容和目的来看,可以将全部人类思维划分为以求真为目的的合规律性思维 和以求善(好)为目标的合目的性思维。本文拟对合目的性思维的含义、地位、特征和形 式作一分析探讨。

所谓合目的性思维,是指以人的目的为轴心,包括设定、评价、选择、整合、调整和 实现目的而展开的人的思维活动过程及其相关形式。合目的性思维在人类的生存实践过 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依赖本能生存的,即运用固有 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消极地适应外部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却无不是有意识目的的,即在一 定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指导下完成的,人不仅适应外部世界,而且要求能动地改造 世界,使世界合乎人的内在尺度的需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一样,是人的生 存实践具有高度自觉性的表征,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只有目的明确,措施得当, 才能使人的活动过程思路清晰、意志坚定、行为正确,并走向顺利的成功之路。

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关系,其前提是两者的理智性分立,即强调认识对象是 独立于主体之外、不依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有如此,人们才能科学地认识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关于客体的完整的对象性意识,获得客观性知识或真理。这是一 个以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合规律性的认识思维过程。然而,人们观念地把握世 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地改造世界。因此,伴随着人对世界的物的尺度即规律性的 认识反映,也要对人的内在尺度即人的需要欲求进行认识反映,并以主体内在尺度去面 对外部世界。从而,主体与客体之间就不只是理智性的认识关系,也要由此过渡到两者 之间的价值评价关系和实践改造关系,即主体要按照“合目的性”的要求来处理人与世 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以“合目的性”为中心的主客关系中,客体再不是与己无关 的、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对象,而是要转变为主体价值需要和实践改造的对象,客体本身 和关于客体的知识转换成了主体实现目的的现实条件、资源和手段。客体根据主体实现 目的需要被纳入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整体过程之中,成为主体目的现实化过程的一个组 成成份和中间环节。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 界”(注:列宁:《哲学笔记》,第229页。)的意涵。可见,合目的性不仅是主体自觉 能动性的证明,而且也是主体用以调动、整合各种客体性要素所确立的核心价值原则。

由此而言,合目的性思维既贯穿于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之中,更内在地体现于人改造世 界的实践过程之中,是与人的认识活动相伴随、不可分离的。但是很明显,合目的性思 维之于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其地位作用却有所不同。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对客观 世界的物的尺度的反映属于人的对象意识,它直接指向客观事物本身,目的在于获得不 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关于事物的客观性知识。同时,主体也要认识人自身,即认识 反映人的内在尺度,并形成关于人自身的区别于他物的性质、地位、作用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内涵,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和与之相适应的人的需要,由此构成人的一切活动 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人的这种目的性和方向性,反过来又构成了对客体对象的认识、评 价、选择的标准和尺度,构成了人的活动的价值前提,也就是人为什么而认识?为何选 择此种客体对象而放弃那种客体对象的内在根据。不过,人的认识活动的根本任务是“ 求真”,即把握事物的本质、必然和规律性,人的内在尺度或目的性只是作为前提潜在 性、隐蔽地影响和规范认识的内容、领域和方向,即不能干扰影响认识过程本身和认识 结论的客观性,主体务须将这种干扰或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合目的性原则才真正成为统率全局的主导性原则。这是因为,一 切实践都是为了实现预设目的的活动。目的构成实践的灵魂,是实践的动机和出发点, 使实践具有意义性;而实践活动本身则是包括计划、蓝图、理想模型的外在化过程。实 践理念可以看作是以人的目的性为核心,综合关于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主体自身的需 要欲求、知识能力,以及主客相互作用的中介工具、技术手段的总体观念。并且,在实 践活动中,人的目的或以目的为主导的实践理念能否实现,即实践理念是否反映了客观 世界的规律性、技术手段的有效性和人的需要的合理性,仍然是大有疑问的。因而,随 着实践的进展,不仅要舍弃现实条件中那些与人的目的不相符合的因素和方面,或者重 新创造原来不曾具备的条件,而且也要随时调整目的与外在环境及其条件的关系,包括 对人的目的本身的修正,尽力使目的更加贴近手段和条件的要求,以保证实践活动的成 功。

由此而言,合目的性思维不仅要确立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价值前提,也要在实践活动 之前组合相关要素形成实践理念,更要在实践展开过程中不断回应和解决主体与客体、 目标与手段、现实与理想矛盾关系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克服前进过程的障碍,使人的活 动走向成功的彼岸。

合目的性思维作为调整、处理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重要思维方式,要求确立人的目的 性的中心地位,从而与合规律性思维相区别,由此显现合目的性思维的基本特征。这些 特征包括:

首先,从思维的前提和出发点来看,合规律性思维立足于现实世界,而合目的性思维 则指向可能世界。合规律性认识是以现实世界存在的客观事物为前提的,将独立于主体 、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体作为思维对象。只有如此,主体才能用知性范畴和概念去 规范外在存在物,寻求事物内部的本质和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必然性即规律性,形成具有 客观性内容的知识。与之不同,合目的性思维却是以“目的”为中心来安排处理人与世 界的关系。“目的”的基础虽然来自于现实世界和主体自身的实际需要,但却是对现实 世界的观念性超越,属于主体的精神的独特创造。因而现实世界在主体目的的观照下, 不再是独立自在的客体,而是成了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可以加以改变的对象,现实的 存在转变为可能性的存在,目的为人们设定一种可能世界。这种“可能”,不仅基于不 同主体对自身的本质力量和需要欲求自我确认的种种差异,还在于现实世界本身的复杂 性、多样性,以及向着未来演进的或然性,从而使主体对于目的的设定具有选择性。

其次,从思维任务和原则来看,合规律性思维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必然和规律为基 本任务,要求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以“求真”为宗旨;合目的性思维却以确立主体 的目标和价值理想并使之实现为根本诉求,需要解决目的与手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以“求善”为宗旨。合规律性思维要求遵循物类学原则,并力图以物的尺度规范制约人 的主体意识和人的认识思维过程。与之不同,合目的性思维以“求善”为目标,这种“ 善”不仅是指道义上的“善”,也是广义性的“好”,即满足人的需要,既包括外在的 功利的需要,也包括内在的精神的需要,如真、善、美等。因此,合目的性思维是遵循 人类学原则即以人的尺度包括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思维,不仅人的需要、人的感情、 人的理想构成了思维认识过程的内驱力,而且思维认识活动要为人的目的的实现服务。

再次,从思维的性质和涉及领域来看,合规律性思维强调思维过程的逻辑性、条理性 、规则性,思维成果的客观真理性;合目的性思维则要以合规律性思维的现有成果为基 础,要遵循合规律性思维的一般原则,但由于合目的性思维主题和任务的特殊性,它更 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发散性、多维性特点,其结论或结果则具有价值性和有效性。人 的目的的确立和实践理念的形成,必须综合有关客体的知识和主体的需要,调动多方面 的因素;人的目的实现过程是极其复杂多变的,主体必须采取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方 法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因此,不仅需要理性思维,而且也要运用悟性、直觉、灵感 、机变等非理性思维方式,从而使思维、决策、反馈的目的实现过程呈现思维样式的灵 活性、发散性、多维性的特点。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这两种思维方式和性质的分野,源于人的认识和思维涉及的对象 领域的不同。自在性的天然世界是受自发的规律性支配的领域,而人类世界包括人化自 然和人类社会是受规律性和目的性共同作用的领域,社会历史过程从宏观、长期而言受 规律性的支配,从具体、暂时的角度看则受人的目的性的规范,并且,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性又是通过人具有目的性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在人的精神领域则是规律性和目的性 相互作用而又以目的性为主导的领域。认识人自己,既要考察自然、社会等客观性因素 的影响,分析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合规律性特点,更要注意人作为意识性 存在物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人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人的心理、精神、行为 的多样性复杂性等等。因此,合规律性思维实质上是从本然性的自然界出发,以自然物 的尺度规范、描绘出关于对象的思维,即理论思维,它回答世界“是什么”、“怎么样 ”、“为什么”。与之不同,合目的性思维却从人的能动性实践出发,确立人的主体性 ,以人的目的性观照、安排、处置外部世界,将客观事物、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都看作 是人的合目的性实践活动的现实条件。因此,合目的性思维是关于人的生存实践的思维 ,它要求解决外在世界和人本身发展的“应如何”、“怎么办”。总之,合规律性思维 是关于人的生存实践前提的思维,合目的性思维是关于人的生存实践本身的思维。

从思想文化史上看,欧西民族比东方民族包括中华民族更注重合规律性思维,而中华 民族对合目的性思维很早就有自觉的意识和追求,并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内容深邃、体 系完整的哲学形态,这可以说中华民族富于创造力和恒久生存力的内在精神根源,但近 代以来中华民族拙于理论思维和认识论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西方文化直到十九世纪 末才出现了较为明确完整的合目的性思维的哲学形态,笔者指的是由经验主义发展而来 的“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把“效果”、“有用”、“成功”、“利益”当作哲学 的根本原则,其实质是将外在的功利化的目的作为人们追求目标,却忽视了人的内在精 神目的特别是道德境界,以及社会整体目的即社会理想的地位,这与中国哲学传统明显 不同。实用主义将“效果”、“有用”原则绝对化了,并以此混同和取代了“真理”原 则,抹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真理性追求,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我认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思维虽然各有其特点,但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人与 世界的关系,是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的。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不但 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认识辩证运动的合目的性要以合规律性为基础。 认识目的能否实现,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人在多大程度上掌握和遵循客观事 物本身的固有的本质联系;另一方面,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合规律性通过合目的性得以 展现。认识的合规律性归根到底要服从人的实践活动的需要,为人的目的的实现提供手 段、准备条件。由合规律性提供的“必然”要服从于人的合目的性思维所确立的“应然 ”,又由双方的辩证运动和相互作用使“应然”转化为“实然”,这是一个合规律性与 合目的性相互统一的人类由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

我认为,合目的性思维与合规律性思维一样,也需要概念、判断、推理、逻辑等具体 思维形式。因此,合目的性思维一方面完全可以借用理论思维或合规律性思维的固有形 式,运用确定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开展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等;另一方面, 由于合目性思维主题和任务的特殊性,必然形成有别于一般理论思维的特殊风格和特殊 形式。例如合规律性思维要求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在大量的偶然性事件中认识必然,而 合目的性思维除了需要重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必然,并将其作为知识基础以外,也要 重视和把握现象、偶然性、随机性事件的地位及作用,发现其中隐涵的价值和意义,将 其转化为实现目的的条件,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抓住机遇”的道理。显然,偶然 性在两种思维中的地位是相当不同的。同样,个别经验在理论思维中充其量只是一种“ 意见”,只有找到一个经验与另一经验的内在必然关联时,经验才上升为理论知识;合 目的性思维当然要重视理论知识,但却并不排除个别经验的利用,只要是对实现目的是 有利的,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大小依据其对实现目的的地位作用而定。由此而言,由 于合目的性思维是以“目的”为轴心来衡量、评判、思考周围世界的一切,因此,客体 对象都被条件化、手段化、相对化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这里转化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这样,人类创造的一切思维形式、语言、符号以至实践的形式都应当而且可以为“合 目的性”服务。因而,合目的性思维就其本质来看必然是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选择性的思 维形式,但归根到底又要受到主体和主体目的性的制约。如此,合目的性思维的具体形 式应当是作为主导地位的人的目的和根据目的所需的相应手段的两方面的有机统一,由 此我们分析其思维的具体形式如下:

一是目的—评价。目的—评价是指主体以自己的需要和目的为内在尺度,去评判衡量 一切客体对象和技术手段之于主体的价值意义。虽然评价性认识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但 一切可靠的评价,都要基于对于客体对象和主体需要的深刻认知。评价既是关于客观事 物有用性的确认,也是对于主体需要、欲求、目的的自我评价,并由此设立世界和人“ 应如何”的理想。

二是目的—选择。人的目的是选择的根据,并为选择提供标准和尺度,而一切客体包 括自然事实、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属于被选择的对象,由此体现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目的 的至上性。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目的—选择的相互关系。如《尹文子·大道上 》说:“道不足以治则用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 势。”“治”即治理好国家是全部政事活动的目的,而“道、法、术、权、势”则是达 到治理的可以选择的手段,手段既要适合客观形势的需要,也是主体能动选择的结果。

三是目的—综合。人的自觉能动性体现在实践中,就是人们从事实践之先就设立了关 于实践目的的观念模型,即实践理念的建构,是人的思维以“合目的性”为中心,综合 有关知识原理、技术手段、资源条件和人的意图欲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从而在 人的观念中将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有机统一起来。

四是目的—反馈。“反馈”亦称“回授”,在现代科学中,是指在自动调节系统中, 为了使系统维持在规定工作状况下运行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当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与规 定状况有偏差时,系统的测量元件测出该偏差,并以“负反馈”方式使系统恢复规定的 工作状况。反馈作为现代科学理论范畴,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也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人的实践是由目的通过手段向结果的运行过程,使实践理念的观念形态转化为合乎人的 需要的现实的客体存在。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多变性和认识过程的曲折性,实践过程必 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会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反馈和 调节使实践得以顺利进行。一方面,手段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调整、选择和重组,以 适合目标实现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的目的也不是僵硬的绝对不变的,必须适应变化了 的客观现实及相关条件。通过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反馈调节,使两者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协 调统一起来,使之获得满意的结果。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是 在主客观关系中阐发运用目的—反馈思维方式的杰作。老子强调“知其雄,守其雌”( 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孙子“知己知彼”、“因敌变化而取胜”(注:《孙子 兵法·计篇》。)的思想,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人生实践和军事实践中的应用。

五是目的—自我直观。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无不都是具有理性自觉性的活动,人不仅 通过这种活动达到目的、实现价值,而且在人认识和实践获得的“作品”中直观人自身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的作品——劳动产品、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是一本打开了的 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注:《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42卷,第127、97页。)人认识世界,设立目的,并使目的外在化,这是一个 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的过程。因为,人的劳动生产与动物不一样,“动物只是按 照它所属的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 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7、97页。)动物只是按照自己的种的尺度即本 能去活动,人既能按照物种的尺度即物的规律性去生产,也能将人的内在尺度即人的目 的性运用到对象活动中去,人的创造活动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力 量在人的活动中被对象化和形象化了,劳动本身和劳动产品成了人可以从中直观自身— —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目的的对象,也是给予人带来愉悦的美的对象。正是在实践创造 活动中,人对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自我直观中,即美的欣赏中,人类不断追求理想,超越 现实,超越自我,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发展。

除了以上所述合目的性思维的各种具体形式之外,还有目的—寄寓、目的—类推、目 的—期望,如此等等,这里不一一赘述。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合目的性思维与合规律性思维一样,贯穿于人类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总体过程之中,并构成人类整体思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令人遗憾的是, 在很长一段时期中,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不仅讳言、罕言“目的”、“合目的性”,缺乏 对其范畴内涵的分析和地位作用的正确评价,而且往往将其与“唯心主义”、“功利主 义”、“实用主义”等恶谥联系到一起。强调认识而忽视价值,强调必然而不言选择, 突出规律性而贬低目的性,其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降格为机械唯物主义,要害是抹杀了 “人”和“人的实践”。这不仅仅是理论的误读,而且也在实践中引发和助长了教条主 义、唯书唯上、个人崇拜等恶果。我认为,邓小平理论在哲学思维上的核心之点是:它 不仅抓住了人类合规律性思维的精髓即“实事求是”,而且在合目的性思维上,突出强 调围绕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目的来看待一切人类创造的可以利 用的体制、组织、管理、科学技术等具体手段的地位作用,从而凸现了实践主体的高度 自觉性、灵活性和能动性,既解放了生产力,又解放了人,使传统的理论化概念化的社 会主义转变为实践的不断生长的社会主义。我认为,深入领会和把握邓小平哲学思维的 本质,我们的哲学教材是可以写得更好的。

标签:;  ;  ;  ;  ;  

有目的的: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理论解释_思维障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