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沈建伟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沈建伟

身份证号码:33068219851102xxxx 浙江嘉兴

摘要: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例如常见的办公楼、宾馆、高层住宅、商场大楼。高层建筑的楼层数量比较多,高度比较高,但高层建筑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物的简单叠加,而是使用功能和建筑结构具有更高标准。高层建筑的具有施工难度较大、工程量大、施工的材料种类和数量多等特点,高层建筑的施工有很强的连续性。本文结合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探讨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的施工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城市建设也有了高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的紧张,所以现代建筑要求充分地发挥土地的利用率。现在城市建筑发展的进程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常见。但是,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资金的投入大,施工作业面较狭窄,工期较长的特点,由于这些特点,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就是一个挑战。

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基坑支护与降水技术。对于水泥围护结构施工应重点控制施工过程中搅拌是否均匀,搭接长度是否足够,水泥掺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相邻桩的施工间歇时间是否超过规定,土方开挖前养护时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土方是否分层开挖。对目前常用的排桩式支护体系钻孔灌注桩围护墙应重点控制桩位偏差和桩身垂直度偏差,桩孔成孔的质量,钢筋笼加工质量和下放位置、混凝土强度等级,防渗帷幕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支撑和围檩的施工质量和形成时间。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按设计要求的工况进行施工,对可能产生的破坏建立预控方案,落实应急措施。基坑支护的施工应同时考虑基坑边塔吊设置对基坑支护影响及塔吊安全稳定性等因素和对周围建筑物等环境影响。降低地下水方法有集水井和井点降水两种,在软土地区一般采用井点降水,降水可能引起周围地面沉降,在施工中应引起重视,应有防止因降水引起的周围地面沉降的措施。

2、土方开挖技术。土方开挖应严格按批准的方案实施,开挖应注意按设计工况分层进行,严禁超挖。支撑或拉锚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同时应制定土方开挖阶段的应急措施,如支护墙的渗水与漏水、断桩或漏桩的处理、防止侧向位移发展、流沙及管涌的处理、邻近建筑物与管线位移的控制等。土方开挖应注意防止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边坡失稳、桩位移和倾斜、配合支护结构施工等事项。基坑开挖过程中同时应注意基坑位移和地下水位变化的监测,当基坑每天或总的位移量、水位变化超过设计值时应及时报警,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基坑质量事故。

3、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贯穿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的始终,由于基坑渗水会引起高层建筑整体的沉降现象,因此防水技术的应用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底板施工中的冷缝现象,就是由于地下室工程渗水造成的,因此开展底板结构与外墙的防水处理,是提高地下室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基础。底板结构自防水施工技术是地下室防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相关施工人员投入更大的工作量。结构自防水施工技术,顾名思义,利用了底板结构的特征进行有效的防水工作,一般来说,底板的结构是拱形,中间的拱圈凸起,两边下沉。同时结构的分布能够形成底板天然的防水效果,然而需要注意在进行钢筋结构施工时,避免钢筋的安装对底板结构造成破坏。同时,温度也是影响底板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温度的把控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一个工作重点。

4、大体积砼施工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高层建筑基础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应认真按经审查批准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专项方案施工。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浇捣施工时,对砼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砼表面温度与平均温度温差、极端可能低温差控制在小于25℃。实际施工时对入模温度,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采取动态管理,及时测试,调整保温措施。控制砼收缩变形,满足泵送条件下尽量减小坍落度以及减小砼收缩变形。施工时严格督促,保持振捣密实,延缓砼降温速率。采用表面蓄水法养护,对剪力墙板应延长拆模时间。

5、高层建筑中的墙模板施工技术。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提高地下室中墙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一般来说,地下室中墙模板施工所用到的板材为胶合板,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还能有效的提高地下室施工的效率。并按照高层建筑实际的需要,将模板按照一定的比例剪裁好,在剪力墙与胶合板的衔接处,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预埋处理,并做好填充工作,提高地下室中墙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木板墙与剪力墙的周围,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水防震措施,相关施工人员可以从增加钢筋配筋的方式入手,能够有效的提升高层建筑的可靠性。为了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拉伸性能,可以采用泡沫、胀棉作为填充物,并增加剪力墙内的钢筋用量,借此来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抗拉伸性能。

6、混凝土的泵送技术。在整个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泵送技术非常重要。泵送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升降机,将混凝土由地面送到需要的高空中来施工。高层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它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施工传输过程中,就不得不用泵送的方式。目前,“双掺技术” 在我国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所谓 “双掺技术”,就是根据情况合理地地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化学药剂或者对应的粉媒灰,使得其符合施工要求。但问题是,在调查中,尽管一些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配比合格,原材料的选择等也进行了严格制作及规定,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这也跟养护的时间不足有关,所以,建立严格健全的养护制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7、测量放线技术。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控制中,有效的提高对高层建筑物测量准确度对于保障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意义重大。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物层数较多,需要进行测量的项目相对较多,同时高层建筑物的层数较高,给施工的测量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因此,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我们要提高测量技术,并不断引进先进的建筑测量仪器,来适应不断增高的建筑测量。为做好测量工作,在施工前,我们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施工控制网,并把高层建筑物的控制轴线的投影投到建筑层面上,为建筑物的具体施工控制做好准备工作。此外,我们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校对和复核,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层建筑规模与数量的增加,人们对高层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满足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加强管理,严格根据国家相应的施工规范、技术标准以及施工的设计方案进行规范操作。通过以上这些施工技术研究,才能多角度地对我国高层建筑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小刚.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小 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

[2]蒋运来.浅谈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15.

[3]孔鲁晋,王文寅.浅论高层住宅建筑的质量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1期

论文作者:沈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沈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