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在基层亮剑在一线-济南报业百名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纪实论文

承诺在基层 亮剑在一线
——济南报业百名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纪实

本刊记者 鲁艳敏 杭丽坤

百名年轻记者被赋予的任务是:走进各居委会、驻地各企事业单位开展走访,了解社情民意、体察社会民生、撰写工作日记;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优势,为基层工作出谋划策、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以媒体人专业眼光挖掘基层的闪光亮点,宣传好一线的好人好事好经验好做法,弘扬社会正能量。

2019年7月19日,平阴县孔村镇西部山区的绿泽画院,三三两两的残疾人放下手中的画笔、刻刀,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拿起拐杖或是开上电动轮椅,向新建成不久的绿泽残疾人美术馆三楼“走去”。这一天,他们要与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到平阴实践锻炼的年轻记者结成帮扶对子。

从思路对比中可看出,十年后所设想的更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经验积累,充分利用图例“两次”来直观理解“2倍”,并建立“2倍”模型,同时延伸至简单乘除法的解决问题;再从“2倍”过渡到“多倍”,通过变式加深理解“标准量”的重要性;最后由“一题”拓展到“一类”强化理解倍的本质——两个量的比较关系,使知识结构化;再延伸至“倍数与因数”,使知识关联化,解题策略模型化。

去年以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济南报业)开启了一场以“承诺在基层亮剑在一线”为主题的百名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以上是活动中的一个场景。济南报业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活动给报业集团带来了什么?年轻记者是否得到了真正的锻炼?

曹志成等[13]采用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转底炉直接还原- 燃气熔分”及“转底炉直接还原- 磨矿磁选”流程处理铜渣均可获得锌品位60.02%的氧化锌粉尘。曹志成等[14]采用转底炉直接还原和磨矿- 磁选工艺流程,所得最佳还原条件为铜渣∶无烟煤∶石灰石∶工业纯碱=100∶21.5∶10∶1,还原温度1 280 ℃,还原时间38 min;在布袋收尘系统所得粉尘中氧化锌含量为74.25%。

奔赴基层:从明白自己是谁到从这里读懂世界

2018年11月,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的记者们这样庆祝记者节——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济南日报社长马利在历下大厦宣布: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百名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正式启动。

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来到济南市市中区时,正逢经济普查工作集中进行,记者们除了跟随普查员上门普查,也在基层工作中发现问题。正是在扎根基层的过程中,市中区融媒体中心的几名年轻记者感受到了基层宣传中存在的不足:各街办、部门宣传工作的日常新闻线索,因口面繁多,在投稿过程中容易产生重复投送,影响工作效率,且各部门、街镇在宣传中各自为战,不利于形成宣传合力。比如,在创城迎评的过程中,各个街道的宣传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内容大同小异。又比如,经济普查,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正是在这样的考虑下,年轻记者们也提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设立融媒体分中心和融媒工作站,整合资源,统筹调度,提高宣传质量和效率。

策划济南报业记者与绿泽画院结对子活动的,是济南日报区县记者冯经伟。此前,他来过绿泽画院多次,每一次对残疾画师的采访,都让他感动不已。

为什么要开展这一活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重要目的,除此之外,还有一重考虑。“要让我们的年轻记者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济南日报》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它生来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它曾经为人民的解放鼓与呼,现在,它要为人民的幸福生活鼓与呼、为经济建设发声、为建设我们的新时代服务。这就是这张报纸的初心!而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发声?那就是到基层去,到经济建设的一线去,基层才是新闻的热土。”马利说。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对百名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进行总结提升并作出新的部署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记者张勇同样找到了服务基层的着力点。在他的策划和带领下,70多个亲子家庭走进济阳的美丽乡村,到贫困村观光采摘,并到新落成的黄河健身公园和国际化学校感受济阳这片土地上的新鲜脉动。

《济南时报》记者王倩跟随泉城路街道办事处城管科了解芙蓉街拆违拆临情况

即便是一名区县记者,像这样集中一段时间在基层蹲点,也是一件特别的经历,有了更多全新的体会。济南日报区县记者黄佳杰这次蹲点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他真切地感受到不到基层体验一段时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繁琐、繁忙。“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这句话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却最真实地反映了基层工作的状态。无论是群团组织还是经济口面的各项工作,都在基层有腿,只有这样工作才能“一竿子到底”。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特点就是,各项工作来的时间可能扎堆,常常一个街道的部门对应着上面几个甚至十几个部门的工作落地。这就要求基层工作人员能在短时间内分清轻重缓急,以便合理安排工作。

这种融入基层,和基层工作人员一起忙碌的全新体验,不仅将成为年轻记者从业经历中的财富,更将是人生阅历的一次丰富。历下区燕山街道办事处是此次记者服务的基层单位之一,燕山街道办事处书记刘俊刚的话是对这次百名青年记者实践锻炼活动所作的最贴切的“注脚”:“基层街道直接面对居民、服务企业,是发展的热土、实践的平台,每天都在产生新鲜的经验,为广大年轻记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砥砺奋进的舞台。”

扎根基层:从不断“抓到活鱼”到“不辞常做基层人”

读到标题《今春的风有杏花味——记者走基层跟党家村民聊变化》,你是不是闻到了一股杏花香,转而想到乡村的青山绿水、红砖黛瓦?读完稿件《体验“大厦服务员”——全科、全才、全会、全都干》,你是不是对平时司空见惯、却又知之甚少的区直机关服务人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就是济南报业市中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媛媛扎根基层的结果。

济南时报区域运营中心记者刘玉乐则发挥专业优势,授业解惑,服务基层。在走基层过程中,她与济南日报记者冯经伟联合,为平阴县文化和旅游系统宣传员以及锦水街道各部门、企业、学校和22个村的文化宣传员授课。采用面对面理论授课+手把手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讲解了如何发现新闻、如何写好新闻、摄影的基本技巧及视频剪辑等,并给“学生们”留下了作业,在拉近了与广大通讯员关系的同时,也为下一步做好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中央到地方,各项大政方针、惠民举措,最终大多都需要依托基层的持续作为才能得以落地和实现。让基层日复一日、默默无闻的努力更多地“被看见”,并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而言,这或许正是扎根基层的使命所在。在扎根济阳区济阳街道办事处数日后,济南日报区县记者王宝静在济阳街道朝阳居采访时,从村干部和村民处偶然得知,这个村庄的多数房子都有着南偏东45度的独特建筑朝向,且街道办和村里都有着利用该特性推动村庄发展的安排与计划。她当时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基层政府“因地制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事例,在深入采访后,《济南这个村让人找不着北——多数房子南偏东45度 素有“斜庄”之称》报道出炉,不但角度新颖,还向读者呈现了济阳街道正准备打造“稻花香黄河情”美丽乡村片区,并将利用斜庄村现有居民建筑将其建设成黄河沿线文化风韵体验基地的鲜活新闻。之后,王宝静又连续采写了《有面儿有里儿还得有范儿——村民老张眼里的“美丽乡村”》 《村集体年收入从几乎为零到近30万元——这个特困村为啥能“逆袭”?》等报道,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现了济阳街道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积极作为与不懈探索。

之所以策划这样一场结对帮扶活动,他说,残疾人勇敢走出家门本就不容易,他们在学习一技之长,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比平常人要难得多。今天结成了帮扶对子,明天我们就要与他们交朋友,走亲戚,帮助他们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也是我们年轻记者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库区属于地表覆盖类型复杂、破碎的地区,研究利用水库扩建前后三个时期的正射影像图,整合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参考专题数据等其他数据资料,采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方式,开展监测要素数据的内业判读、数据采集。监测的类型具体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及水域。最终,研究对采集的信息要素进行整合,形成分年度的地表覆盖信息图层。

服务基层:从结帮扶对子到呈现“十二时辰”

百名年轻记者被赋予的任务是:走进各居委会、驻地各企事业单位开展走访,了解社情民意、体察社会民生、撰写工作日记;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优势,为基层工作出谋划策、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以媒体人专业的眼光挖掘基层的闪光亮点,宣传好一线的好人好事好经验好做法,弘扬社会正能量。

写出好报道仅仅是实践锻炼活动的一个方面,在融入基层的过程中,在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中,年轻记者们渐渐地把自己当成基层的一部分,他们在基层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己所能,流露出了“不辞常做基层人”的热情和对基层的热爱。

服务员不好呆在客人的房间里。于是,两人只好去天台上,风刺啦啦地吹,徐东跺着脚教方玫用电脑,他问方玫想学什么。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记者张勇带领70个亲子家庭走进济阳的美丽乡村

对于一部分从未接触过街镇甚至村居工作的记者们来说,过去在脑海中想象了千百次的基层画面在这里变成了鲜活的场景和有血有肉的人物。舜网记者张润竹在实践锻炼活动总结中写道,“数九寒天,跟着建新街道的工作人员,我的足迹也遍布了辖区的大街小巷,打扫卫生、清除牛皮癣,摆放无序自行车等。在创城工作中,街道工作人员练就了火眼金睛,他们不放过一个垃圾死角。对于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更是如此。”

定质。指饲料要求营养,安全,新鲜,苗种培育阶段对饲料要求较高,一般标苗阶段所需的饲料蛋白为42%左右。

年轻记者将根扎入基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者,他们能够敏锐地觉察出基层所发生的点滴变化,并对此进行角度独到的呈现。

今年7月,济南报业第五批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走进长清区,15名记者兵分12路奔赴企业、乡村、社区。此时的长清正值本届党委、政府三年承诺的最后一年。2017年1月,新一届党委、政府上任之初作出了“一年打基础 两件见成效 三年大变样”的承诺,如今承诺践行得怎么样了?这是长清区从政府机关到居民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将是长清区下一步新闻报道和宣传的主方向。济南日报区县记者邵明红已经有过5年的长清跑口经验,作出这个判断后,她就在酝酿一个如何能够展示长清的独一无二的策划。济南报业编委办相关负责人的一句话提醒了她,“现在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映。何不试试长清十二时辰?”就这样,7月18日的提议,经过紧锣密鼓的策划,7月20日形成一份执行方案摆到长清区委宣传部的桌面上。这个方案一下子打动了长清区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的心。紧接着,7月22日,长清区委宣传部组织了一次“长清十二时辰”调度会,10个街镇和区直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他们对这个策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因为一条线索,两个街道都想参与而发生意见分歧。经过半个月的推进,一系列全媒体融合、视频、文字和图片并茂的“长清十二时辰”报道就呈现在了市民们面前,产生良好反响。

2)增加内置微处理器的低功耗网络继电器[5],实现阀室部分主要耗电设备(摄像机、声光报警器)的按需启/停、及时启/停,远程启/停操作,进而实现电源耗电量的智能可控,改变了常规视频监控系统24 h连续运行的模式,削减了安全状态下的耗电量。

而济南报业赴基层实践锻炼的记者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济阳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梅生为记者们的用心和敬业点赞。长清区则将向15名到区里实践锻炼的记者颁发文化宣传大使聘书,长清区电视台正在制作专题片,充分展现他们不辞辛苦走村入户和进园区进企业的良好形象。

未有穷期:从融媒服务站上线到“永远在路上”

济南报业开展“承诺在基层亮剑在一线”百名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的时间,最初设想是从2018年11月开始到2019年10月结束。但现在看来,这一活动或许将未有穷期。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今年6月,济南报业在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上打造的济南融媒服务站上线。济南融媒服务站是融通济南融媒体中心和济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桥梁,集民意搜集、民情调查、信息发布、民生服务、社会动员等功能于一身,其人员构成为:济南报业记者+济南市市民巡访团代表+济南报业市民记者团代表+泉城义工代表,前者305名,后三者合计200名。济南报业这305名记者下沉到基层一线,他们除了原有的新闻宣传职能,还被赋予参与社会治理的职责,包括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听取群众诉求、帮助排忧解难等,兼具“信息员、宣传员、辅导员、调解员、办事员”角色。功能职责只会加强,入驻记者人数只会越来越多,所以“承诺在基层 亮剑在一线”只会“永远在路上”。

此前的百名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可以说是铺垫,也可以说是序曲。大幕已然拉开。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济南报业正以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方式履行使命、担当作为、服务群众。

教师给学生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寻找、制作实验器具,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标签:;  ;  ;  ;  ;  ;  ;  ;  

承诺在基层亮剑在一线-济南报业百名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纪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