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新诠释_物质决定意识论文

唯物史观的新诠释_物质决定意识论文

唯物史观的新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仅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说明了这一规律是什么。我们在进行经济理论的长期探研中,越来越觉得中国现流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这一规律的概括是不完善、不准确和不清楚的,并逐步形成了一些不同于传统的新理解。这种新理解来源于马克思,但不拘泥于马克思。故此,我把本人的这种理解称为唯物史观的新阐释。

1

(一)历史是社会主体的历史,是社会生产主体的活动过程,是“每一个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的,是“这些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①]

(二)历史离不开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的历史主体当然是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历史主体是那些具有行为能力且能够行为的人。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的主体或社会生产的主体。按照社会生产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不同地位,社会生产主体被区分为永久性生产主体和支配性生产主体。永久性主体指社会中的最广大民众。所以称之为永久性主体,是因为,在任何时候他们永远是社会生产的主体;做为一个群体,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行为或状态永远不会错,任何时候都构成客观现实。他们是支配性主体和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者。

支配性生产主体简称支配性主体,指社会日常活动的实际支配者。支配性主体又分为生产支配性主体和社会支配性主体。社会支配性主体指政府官僚集团,前者指除此以外的一切社会统治者。在历史发展中,支配性主体是经常更换的。社会生产主体区分为永久性主体和支配性主体之后,历史总体上就是支配性主体指挥永久性主体活动的过程和永久性主体选择支配性主体的过程。

(三)历史是历史主体有目的的活动。历史离不开社会生产主体的目的性。从个体看,主体活动的目的在于主体的个体存在。从群体看,主体活动的目的在于主体的群存在。而从人类做为一个整体看,一切社会生产主体活动的最终目的和最高意义在于人类作为一个类的类存在。类存在包含了个体存在和群存在,包含着延续与发展。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归宿。

(四)人类社会的类存在,一方面产生了两种基本需要。一是个体和群存在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二是种的延续对新生命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个体存在和群存在在产生需要的同时,也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即物质资料生产能力和生育能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生产主体都是能力与需要的统一体。能力是主体满足需要的能力,主体的需要是其能力决定的需要。

(五)社会生产主体用其能力满足其需要的过程就是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包括两种基本的形态: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前者指生产主体用物质生产力生产物质资料,满足群存在对物质资料的需要的过程。后者指生产主体用生育能力生产新生命,满足生产主体种的延续的需要的过程。

(六)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一定的时点和地点进行的。在特定的时空交叉点,生产都是在既定前提下进行的。这些前提包括:(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指生产主体进行生产时所处的自然条件,如生产主体所在位置的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状况等。这些条件尽管随社会生产和自然的变化也在变化,但在一定的时点,它们是不变的,或者变化极小以致于人们只能把它作为前提而接受。(2)生产主体可支配的劳动量或一定技术水平决定的应有或理论生产能力。生产主体的劳动生产能力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其质的方面表现为劳动的技术种类和水平。其量的方面表现为劳动时间或劳动量。或以某一时点为基期,则劳动能力的质和量是可以互化的。技术水平越高,表现劳动能力越大,在同一自然时间内可支配的劳动量就越多。在一定的时点上,由于生产主体的技术水平、劳动力数量和工作的自然时间都是既定的,因此,由它们决定的生产主体可支配的劳动量就成了生产的前提。(3)体制前提。生产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独立存在,它体现在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上。生产能力必须通过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才能在生产中发挥出来。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我们称之为体制。经济体制包括生产要素在微观上的自然结合方式,生产要素在微观上的社会结合方式以及社会生产的宏观联系方式。经济体制蕴含着一定的生产能力,确立了生产主体中的永久性主体与支配性主体的地位,规定了人与人的关系,是凝固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体。这种已被体制决定了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具体生产过程的前提,只等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4)生产主体的生理状态。对一相同的外部刺激,不同生理状态的人感受是不同的。这里的生理状态包括生产主体的性别状态,健康状态,心理结构等。在一定的时空点,生产主体的生理状态也是作为生产过程的前提而存在的。(5)稳定性意识。稳定性意识指生产主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不易变动的意识,是多变性意识的内化,类似固态的意识。包括宗教信仰主体的哲学观点,风俗习惯等。多变性意识指生产主体受内外刺激而经常变动的意识。在一定时点上,稳定性意识也是作为生产的前提而存在的。

(七)在环境等条件一定时,生产主体的理论生产能力是潜藏的,它暗含着一种最佳体制的存在。或者说,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上,只有一种体制能把科学技术限定的生产力最大地或完全地发挥出来。这种体制我们称之为最佳体制。这种科学技术与最佳体制决定的最大生产能力就是该期的理论生产力。它决定了生产主体在既定条件下的最大需求。这种需求我们称之为合理需求。合理需求包括需求结构与需求水平两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合理需求调节着社会生产主体可支配的劳动量的配置。那种恰好能满足合理需求的劳动耗费,我们称之为生产产品的标准劳动耗费,它作为生产产品劳动耗费的标准限制或决定着生产产品实际的劳动耗费调整的方向。

(八)在现实中,体制是生产主体选择的。由于生产主体事先并不知道最佳体制是什么,又由于人们可见的生产力都是一定体制发出的,故生产主体事前并不知道最大生产能力是多少,因此,生产主体选择的体制往往不是最佳体制。不过这并不可怕。若体制不是最佳的,则这一体制产生的生产能力必小于应有的生产力,结果合理需求不能满足。尽管人们对合理需求也不很清楚,但人们要求用既定条件得到最大满足,且生产主体都具有比较能力。假如这个国家是落后国,且具有与先进国比较的信息,这些国家的生产主体会发现,自己的条件与别国某时差不多,但自己的需求满足程度不及别国,这会使人们寻找原因,这时非最佳体制会被找出。假如这个国就是先进国,或虽是落后国但不具备与别国比较的信息,这种情况下,生产主体通过历史和主体间的比较,同样会产生变更体制的要求。如在体制非最佳的情况下,同样条件的生产主体会仅仅因为体制的原因产生需求被满足的不同程度,此时,有些生产主体将发现,自己条件与其他人差不多,但自己需要的满足程度却不及别人,由此,不满情绪将产生,不合理体制将被改革。

(九)这样,各类生产主体的行为均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过程性行为,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家庭生活等。另一类为体制选择行为。在短期或通常情况下,体制选择行为是停止的,稳定性意识也是既定的,各类主体的过程性行为均在多变性意识支配下进行。

(十)体制把生产主体区分为永久性主体和支配性主体,社会在支配性主体支配下建立管理机构,由此把支配性主体区分为生产支配性主体和社会支配性主体。不同地位的生产主体,其具体行为不同。社会支配性主体的过程性行为表现为宏观管理决策活动;生产支配性主体的过程性行为表现为微观管理决策行为;永久性主体的过程性行为表现为低层次的有限的具体决策和具体活动执行行为。

(十一)不同地位的生产主体具有不同的多变性意识。多变性意识的主体成份是生产主体的需要,它通过欲望,以各种有形、无形的计划表现出来的。各类生产主体在多变性意识支配下生产,结果与各自的计划对照,由此产生不同的看法。一般而言,如果支配性主体与永久性主体利益一致,则对体制的看法不会出现本质的分歧。问题是,当一种最佳体制出现后,虽然永久性主体因这种体制而比前获益较多,从而使他支持这一体制,但从这一体制中获益最大的仍是这一体制中的支配性主体。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这种体制下,支配性主体获益越来越多,而永久性主体则获益比较来说越来越少。这时永久性主体要求改变体制,而支配性主体则往往保护这一体制。若是开明的统治者,则会主动改革体制。若永久性主体主张的新体制对支配性主体不利,则斗争不可避免。这时,永久性主体中的一部分会出来带领永久性主体反对统治者,确立新的支配性主体,从而实现革命。

(十二)在体制稳定时期,社会生产的常态就是把生产主体的生产能力,即可支配的劳动量配置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满足永久性主体和支配性主体的各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支配性主体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生产方向的调整。尽管他们的动机直接是为他们自己的,但他们若不满足永久性主体的需要,他们的支配性主体地位就不能保持。

(十三)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了物质资料,物质资料为原有劳动力的自身更新、为新生人口成长、为劳动力、为教育、科研、医疗保健等提供了条件。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技术,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可支配劳动量增加。由此,在更大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需求要求下,社会生产开始新的循环。

(十四)从长期看,生产主体在实践中改变了稳定性意识,特别是改变了环境甚至改变了生产主体的生理结构。这一切与实践中主体经验的积累和微观技术的提高,共同决定了新的社会综合生产能力。由此决定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无限发展和丰富多彩。当然,若微观技术的发展赶不上对环境的破坏,由此使社会生产能力降低的话,也不排除人类灭亡的可能。

(十五)综上可见:新的阐释是从一定的历史前提出发的,它以社会历史的主体存在为基础,以主体的类存在为目的,以主体在既定条件下的能力与需要的矛盾为基本矛盾。它认为,存在主体的能力有多大,就应该有多大的需要。由于能力不能独立存在,必须通过主体建立的最佳体制才能完全发挥,因主体事先不知最佳体制,故主体对体制的设计是偶然的。实存的体制决定了生产主体间的地位,这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决定了实际的生产能力和实际的需求。因非最佳体制必然产生较小的能力且只能满足较低水平的需要,故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主体意识的能动比较,变更体制,从而产生最佳体制,发挥最大能力,满足应有需要。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冲突与斗争。在实践中,主体创造与自然进化产生了新的生产条件,于是,循环在高一级水平上进行,从而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人的类存在目的。如果生产主体处理不好与自然的关系,则这一目的将可能落空。

2

(十六)新的阐释可以从两方面得到证明。第一它属于辩证唯物历史观,第二,它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的。因此,尽管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③]。但历史的发展却不是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历史观中唯物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有辩证的一面。非常重视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尽管“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④],“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⑤]。

对照马恩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不难发现新的阐释完全属于辩证唯物历史观的范畴。它也是从人类面临的既定条件出发的。条件既定,则主体的能力一定,这种能力是最佳体制决定的,最大能力一定,则合理需求一定,最大能力决定了生产的可能边界与需求的合理限度,主体对需求的最大满足的追求,决定了生产方向的调整和主体选择的体制必然趋向最佳状态。这里既有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也有劳动主体意识的能动性,且客观必然性正是通过主体的能动性、偶然性实现的。

(十七)关于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传统观点从两处作了概括,在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时说,劳动过程有三个条件或前提:自然界的存在即地理环境,人的自然力的存在即人口和劳动的社会形式即生产方式。在谈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性时谈到历史的条件包括经济条件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治条件,主要是国家和精神条件,主要讲了传统和科学文化。[⑥]

马恩是这样说的,“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⑦]。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⑧]。“劳动生产率总是离不开各种自然条件”[⑨]。“人们在生产中……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便不能进行生产”[⑩]。“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11)。

可见在马恩那里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概括地说是三个方面,具体说是:人的存在,自然的存在、劳动,人们在生产中的结合方式、传统。

新阐释把人的存在换成生产主体的存在,突出了人类历史中人的主体性。把劳动表述为科学技术与劳动量统一的劳动能力,注意了劳动的质的方面。把人们在生产中的结合方式概括为体制,并揭示了其中的三方面内容,在人与人的结合中注重了物的中介。把传统扩展为稳定性意识。加了一个主体的生理状况。

我这样概括的根据是马恩的思想和事实。在马恩的思想中,人们在生产中的结合方式是人通向自然的中介,其中伴随着对物的关系。体制这个词恰好表达了这一思想。体指主体及主体建立的机构,制指制度。体制指有关生产主体及其机构在社会生产中的责权利规定。生产主体正是通过这种规定把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从而面向自然的。这种规定决不一定通过成文法,法不过是这种规定的表达。

稳定性意识与可变性意识的区分,在马恩那里不太明显,但他们常提到“传统”、“激情”等,即使马恩没有这一思想,两者的区别是存在的。一类较稳定,一类随时在变化;在短期稳定性意识构成社会存在的一部分,日常行为是在多变性意识直接支配下的,稳定性意识只影响主体的行为方式。长期内,体制选择行为必须有稳定性意识作后盾。

至于主体的生理状况,确是一个生产条件,人的行为是在意识支配下的,而对同样的外界条件不同生理状态的人感受是不同的。男人与女人不同,健康人与病人不同,体力强弱不同或脑力大小不同的人均不同。关于男女不同思维形成的人与自然的不同看法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作为生产的一个前提不可忽视。

(十八)传统观点没有提出主体活动的最终目的问题,在马恩的著作中也找不到“类存在”的原话。但从马恩的思想中得出这个结论是不难的。

前文已见“个体存在”这个词。在马恩思想中,个体必须联合为群体,这可得出群存在思想,群存在的动态化就是类存在。人们在生产中具有目的性这一点,马恩谈的非常多,这是辩证唯物史观与机械唯物史观的根本分界。由此不难得出生产主体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类存在这一结论。

从现实看,许多人把很大精力用在孩子身上,甚至是为儿女而奋斗的。社会也关心下一代。从人生存目的看,所有人们生存目的可归三类:为自己、家庭、国家、民族,为人类。为自己是为个体存在,为家庭、民族是为群存在,为人类直接是类存在。而个体存在和群存在不过是类存在的内容之部分。

(十九)在新的阐释中,既定的前提决定了生产主体的最大生产能力,从而决定了合理需求。为满足主体的需求,主体建立了体制,体制规定了主体之间的地位,确立了生产关系,支配性主体建立政权,产生上层建筑。这里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主体选择的体制决定了实际的生产力,政权则能改变体制,这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社会生产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从而使理论生产力得到了提高,要求新的体制,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这表明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因素。可见新的阐释在基本点上与传统观点是一致的。

但新阐释显然有与传统观点不同之处。

就生产力概念而言,它把科学技术与劳动量同生产力统一了起来,并强调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即体制本身构成产生力的要素之一。区分了最佳体制决定的理论生产力,选择体制决定的实际可能生产力与生产过程中发挥的生产力。这一观点与传统观点不同,但可以在马恩思想中找到根据。

在马恩思想中,人与自然是相对的。“自然界没制造出任何机器”(12)。人们在自然中能依靠其满足自己需要的且自身所具有的唯一因素是人的生产劳动能力。“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即“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就是生产活动(13)。在生产活动中,人类的手创造出了“人类头脑的器官”即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人类能力的体现者,“是物化的知识力量”(14)。生产资料本身不是生产力,它是人的生产力。人的能力的提高表现有多方面,劳动者熟练程度的提高、劳动者创造了生产资料“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15),创造了新的工作方法即工艺和结合方式即管理,提高了认识能力等。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发展了,其他的提高都是技术提高了。因此,我们说,科学技术是劳动生产力的质的方面。从质的方面看,生产力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水平就是生产力的水平。

当然,生产力还有量的方面,在质一定的情况下,劳动量越多则生产力越大,这是不必证明的。

马克思说:“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到来了。”(16)这里就有一个可能的生产力,由于形式未变,它不能发挥出来。而发挥出来的则是那个“桎梏”中的生产力。“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17)。可见,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与体制容纳的生产力也是不同的。

就生产关系概念而言,新阐释把生产关系看成是体制的一部分,并区分了最佳体制决定的必然生产关系,含于体制中的固态生产关系和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存生产关系。这一观点与传统观点不同,但也可以从马恩思想中找到根据。马克思说,人们“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便不能生产,结合起来便生发一定的关系,而且建立这种关系是“为了进行生产”的。这就是说,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之前已存在,是含于方式即体制中的。形象说是固态的、待发的。正因此,马克思把它称为“经济结构”,“现实基础”,“生产力发展的形式”(18)。这里的“现实”可理解为社会生产的活动过程。在生产活动过程之前,生产关系作为基础以固态形式已存在,它要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又具体分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这就是马克思在导言中说明的。《导言》是为经济学著作写的,经济学要证明生产关系。只有从过程中实存的关系入手,因为理论分析只能从表现出来的现象入手。最后说明过程中的关系不过是已含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资本主义关系的表现。斯大林不理解这一点,而把生产关系内容归为三方面。其实,所有制形式本身就是生产关系的全部,是生产关系的凝固态。产品的分配形式不过是人们地位的表现之一,过程中人们的地位或关系正是固态生产关系规定的而在生产过程四环节中的表现。

在马恩思想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均存在着不适应的状况。这可推导出必然生产关系和现实生产关系的存在。

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来说,新阐释认为,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生产要素只有在最佳体制组合中才能产生最大的生产力。这个能力决定了生产主体的合理需求。选择的体制往往不是最佳体制,由此产生较小的生产力,满足较低水平的需求。主体对合理需求的追求迫使现行的体制必然趋向最佳体制。只有这个意义上才能说有什么生产力,就有什么生产关系。而现实中发挥出来的生产力与实存的生产关系之间并无决定关系。

这一点马克思说得很清楚。“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19)

生产力发展以后,不是生产力要改变生产方式,而是“人们”的要求,人们为什么产生这种要求,因为不合适的生产方式只能产生较小的能力,结果“就只有贫穷的普遍化”(20)。

可见,正是贫穷迫使生产主体选择生产方式即体制,直到最合适的方式即最佳体制出现。由此出现了必然的经济关系。

(二十)传统观点把环境仅作为一个不变的前提,新阐释注意了人与环境的互交关系。这一观点被看成是新哲学观,其实在马恩思想中就存在,生产力是一定自然条件下的生产力,人的能动性改变了自然,新的自然条件下就有新的生产力,条件恶化了,生产力就低。

(二十一)新阐释在其他方面,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斗争的作用等方面的看法与传统观点基本一致。但也有不同之处。如新阐释更重视人自身的生产,重视生产主体需要和追求的作用,强调历史发展中信息、比较和历史起点的重要性。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说明。

(二十三)以上不难看出,新阐释在基本点上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与传统观点相比,它更符合唯物史观创始人的思想。它使唯物史观更加具体、明确。

注释:

[①]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

[②][⑤][⑦][⑩](20)《马恩选集》第1卷,第603、9、24、362、39页。

(16)(17)(18)《马恩选集》第2卷,第82页。

[⑧]《马恩选集》第3卷,第508页。

[③](11)(19)《马恩选集》第4卷,第243、478、322页。

[④]《马恩全集》第2卷,第152页。

[⑨](13)(15)《马恩全集》23卷,第506、57、203页。

(12)(14)《马恩全集》46卷下,第219页。

[⑥]李秀林等主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4月出版。

标签:;  ;  ;  ;  ;  ;  

唯物史观的新诠释_物质决定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