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及其对青年影响的变化趋势_文化价值观论文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及其对青年影响的变化趋势_文化价值观论文

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方式及对青年影响的变化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我国论文,西方文化论文,变化趋势论文,青年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经济紧密联系的格局带来了各国思想文化在全球化舞台上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的新景象。西方文化作为携资本和科技之优势的文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显然处于强势的地位。在这种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方式及对青年的影响状况,同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80、90年代相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西方国家借助文化交流和传统媒介对我国主导政治意识形态进行直接冲击的颠覆性传播方式相对减弱,通过文化市场、互联网以及日常消费生活等活动进行的渗透和隐性传播方式大大增强,对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深入把握这种变化的具体趋势,研究这种变化反映出的深层文化内容,对于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文化环境的复杂性,有的放矢地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引导青年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多方面的强势影响,进行理性的文化选择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西方精英理论文化的热播和社会性影响逐渐式微,西方大众文化制品的热销及对青年的娱乐化影响正呈现强势发展趋势

同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的西方文化传播方式与社会影响相比,当前,西方精英理论文化,特别是对西方文化基本价值观进行系统阐释的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理论文化,在全社会传播并引起大学生普遍追捧和认同的状况已基本消退,其传播和影响已仅局限于理论界、学术界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群体,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制品在我国文化市场上的持续热销,并向年龄更小、数量更大的中学生群体扩散。西方大众文化制品是以现代信息复制技术为工具生产出来的、满足大众审美娱乐需求的文化商品,包括电影片、电视片、流行音乐光盘、游戏软件及报刊书籍等可复制的文化产品,具有大众文化与商品的二重属性。作为大众文化,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满足大众审美娱乐的需要;作为商品,它按现代商品生产规律进行生产与销售,为投资人获取利润。面对我国日益高涨的文化娱乐需要,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发达的文化生产力,早就有向我国倾销大众文化制品、获取经济和文化上双重利益的强烈意向。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文化市场确立并对外开放以来,美国的影视节目、流行音乐以及电子游戏就在我国文化市场上持续热销,广泛进入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据统计,1994年—1998年,我国引进的外国有线节目共426部2533集,其中美国节目269部占全部外国节目的63.1%,1996—1998年我国共进口外国电影片112部,其中美国片62部占55.3%[1]。进入新千年以后,虽然通过国家正规渠道引进的大众文化制品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通过走私、盗版等非法渠道暗中流入文化市场的西方大众文化制品,数量和种类仍有增无减,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普及,网吧、网站中经营的西方文化制品更是难以数计。西方大众文化制品通过文化市场的热销进行传播,已成为西方文化在我国传播的主要方式。

青年尤其是年龄偏低的青少年,是这些带有强烈娱乐色彩的西方大众文化制品的主要消费群体。2002年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六大城市的1456名大中学生中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喜欢看美国电影和电视片的人,比喜欢看国产电影片的人高出了24.6个百分点[2]。最近两年,在我国主流媒体的调控下,上世纪末风靡社会的“美国大片热”虽然有了明显的降温,但在光碟播放机(VCD)和计算机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条件下,租用光盘和上网消费西方大众文化制品的青年数量仍十分庞大。青年对西方大众文化制品的消费也由公开轰动的群体性追逐“热潮”,转向了隐蔽的个人娱乐空间。2004年我们在重庆市某重点大学与大学生座谈了解到,在大学生租借的录像、上网下载观看的影视片中,美国为主的西方影视片仍然居于首选的地位。大学生的随身听或MP3里下载的歌曲,绝大多数也是欧美歌星用英语演唱的流行和摇滚音乐。年龄偏低的中学生则更喜欢西方国家的电子游戏软件、动漫制品等更具刺激性、娱乐性的文化制品。2004年11月我们问卷追踪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532名重庆市区的中学生在回答“当前,你接触最多的西方文化制品是什么”的问题时,选择动画片、漫画连环画和电子游戏的达57.6%,远远高于其他种类的西方文化制品,居于第一,居于第二的是音乐制品,达28.9%。

大众文化制品对青年思想的影响较之理论文化更为复杂,其影响的向度取决于大众文化制品内涵的思想性质,又取决于表现形式的吸引力,后者强化或弱化前者的影响力。在发达的文化生产力的支持下,西方大众文化制品的表现形式大多新颖、刺激、富有吸引力,这无疑极大地强化了其承载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力。不可否认,西方大众文化制品中存在着不少表现人类文明、人类共同道德和高尚情感的作品,如对人的生命和价值的珍重,爱国主义、责任、互助,坚守正义、忠贞爱情等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形象展示和讴歌。这些有益的文化内容,对青年思想道德和情操的熏陶无疑具有积极作用;一些运用高科技信息手段制作的影视片,对满足青年求新求奇的需要、激发想像、娱乐身心也具有积极或无害的审美娱乐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众文化制品的本质是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西方文化制品包含的众多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西方文化中与我国主导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基本价值观,总是会通过其艺术形式鲜明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一些走私盗版的西方文化制品,更是露骨地宣扬西方国家腐朽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竭力渲染西方社会的奢侈生活方式、色情、暴力等丑恶的社会生活状态。这些带有错误倾向和腐朽意识的思想内容,通过新、奇、特的视听审美形式,自然而然地为青年感知体验,不知不觉地进入他们的知觉结构,必然会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青年接受与认同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倡导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一定的障碍。尤其是录像出租店和上网下载的包含大量色情和暴力成分的文化制品,更是会对思想还未成熟的青年产生错误的蛊惑和诱导,成为引发青年性欲型和暴力型犯罪的主要文化诱因。当前,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的文化制品交易协议正在逐年生效,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制品的限制将进一步缩小,西方大众文化制品会更方便地进入我国文化市场,成为青年文化学习与文化娱乐的重要选择品种。西方国家利用大众文化制品在我国文化市场上热销,对我国社会和青少年思想进行审美化、娱乐化的潜移默化影响,将是今后长时期内西方文化影响我国社会和青年思想的主要方式。

二、西方国家利用我国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跨地域、多媒体的文化信息互动传播,对青年形成多向度的网络信息影响正呈加强趋势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立民用互联网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就已普及到乡镇一级的地区,形成了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相连通的多媒体信息传递平台,上网计算机及网民人数逐年倍增。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仅为62万,到2004年12月31日,已达到了9400万,几年间基本实现了互联网的全国覆盖。在众多的网民中,18—30岁者占75%[3],这其中还不包括未在统计之列的13岁至17岁的未成年(青年初期)网民。互联网跨地域、多媒体,尤其是及时性、互动性、可复制等信息传播交流特点,深得追求新奇、自主、自由的青年喜欢,因而越来越成为青年学习、交往、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互联网的依赖日益加深。

但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技术还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网上信息的制作、刷新和占有数量还不能与之抗衡。当前美国仍然控制着计算机大部分软硬件生产的核心技术以及联网技术,占据着国际互联网上文化信息生产制作和传播的霸权地位。据有关组织估计,仅美国目前拥有的数据库就占到全球70%以上,用英语传达的信息达90%以上[4]。网络技术和信息占有的绝对优势,使美国等西方国家占据着互联网上文化传播的制高点,强化着西方文化在互联网上的覆盖面和吸引力,极大地方便了美国等西方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世界影响。当前,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的西方文化信息无所不包:既有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问题的新闻信息,也有关于我国多方面问题的评介信息,既有商业和教育的信息,也有休闲娱乐的信息,其中不乏虚假和有害的网上信息。

青年不仅是网上活动的主要力量,更是能够运用英语在互联网上熟练的进行信息搜索、下载、制作、传播等操作的主要群体,互联网上的西方文化信息对青年思想行为的影响非常大。网上有益或无害的西方文化信息,对我国青年获取新知、开阔视野、娱乐身心无疑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充斥其中的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反华反共的政治谣言信息、尤其是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对于好奇心强、鉴别力弱、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则形成了严重的精神伤害。一些喜欢在西方网站中搜寻和猎奇西方国家散布的妖魔化中国等网上信息的大学生,政治思想观念和社会性情绪特别容易出现偏差、偏激,一些沉溺于西方网络游戏、色情网站和聊天室的青少年,思想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出现不良反应;有的出口就是英语脏话;有的动辄主张以武力解决矛盾纠纷,行为的暴力倾向大大加强;少数青年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色情犯罪倾向和犯罪活动;至于沉溺网络活动而不能自拔的青少年网迷、网痴,受到的心理和人格伤害更难以在短时期内矫正过来。青年经常接受互联网上西方文化信息的多向影响,是我国在今后发展信息化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长期问题。

三、西方文化通过经济活动,对青年进行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影响的状况凸现,并出现扩散发展的趋势

当今西方国家的经济与文化的结合越来越密切,西方文化的精神和性格已被常常镶嵌在经济实体(公司)的价值理念、规章制度以及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中,镶嵌在商业服务方式、品牌名称、商品广告、商业时尚的营造中。西方国家这种经济与文化紧密结合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使西方文化可以充分利用经济贸易,尤其是跨国公司在他国的经济活动进行广泛传播和影响。一方面跨国公司本身的经济活动可以产生直接的文化传播和影响,如西方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可以伴随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流通在世界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通过同经济生活相联系的商品信息传播还可以进行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如通过西方跨国企业进行的品牌宣传、消费时尚造势等影响消费者消费观念和购买行为的大众传播活动,制造并传播西方消费主义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等。这种状况正如法国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指出的那样,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将“消费和信息”合成了一种符码系统,这种符码系统是一个无意识的浮动网络,操纵和制约着大众的思想行为,并形成全面的文化霸权[5]。

当前,我国不断开放的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公司来华落户,特别加入WTO以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资金、原料、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流和商品的贸易上发展快速,与西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更是大幅攀升。西方各知名跨国公司为争夺我国市场,在媒体上展开了广告大战。西方品牌凭借良好的质量和独具特色的广告宣传,将自己的品牌赋予高档次、高身份和时尚新潮的文化内涵,诱导我国青少年在羡慕、喜欢、追求这些深深打上洋文化特色的商品与服务时,认同其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随着西方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建厂的数量和规模增长,近年来我国在西方跨国公司打工、做代理人甚至担任部门经理的青年人已相当多。这些在中国城市写字楼里忙碌的“白领青年”,对西方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情有独钟,他们不仅喜欢珍藏西方经典的DVD,喜欢看英文原声版的美国片,喜欢去国外的风景名胜地度假,就是在吃、穿、用、行(汽车)等方面的消费上也喜欢购买高档的西方品牌,如购买汽车要选择西方的知名品牌,买房则要求有身份的知名楼盘或高档的别墅。他们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对青年群体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在他们的消费方式引领下,去高档的商场和餐馆消费、开高档轿车、打高尔夫球、跑马、射击、去海外休闲度假、住高档别墅等生活方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心中的梦想,成为一些青年首要的生活享受追求。据最近《中国青年报》报道,当前我国奢侈族的最低年龄比欧美发达国家小了五岁,已集中在了25到30岁的青年。目前在这一青年群体中已现出了相当数量的“月光族”和“百万负翁”(月工资已上万元,却因总是购买高档的消费品和选择最新潮的消费方式而负债累累)[6],附着在经济活动和消费生活之中的西方消费主义文化,正在通过日常的消费生活不知不觉的进入青年思想意识,成为其生活价值观的重要取向。

表面看,经济活动和消费生活层面的西方文化超过甚至替代西方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对青年的影响,正在导致西方文化对我国社会和青年政治思想影响的减弱,其中一些文化因素,如效益观念、经营理念、营销手段等对我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运行模式和日常生活方式往往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具体外化形式。因此,在西方国家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我国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潜在着一些需要分析才能发现的负面影响。这就是,西方商业文化中裹挟的金钱至上、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我国青年顺利接受并继承中华民族注重道德精神生活、崇尚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等优良文化传统形成的冲击;对西方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方式的群体性推崇和模仿,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民族归属意识潜移默化地销蚀;犹为令人担忧的是,附着在西方消费生活方式上的过度物化和享乐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非常容易加重一些青年的物质享乐和攀比炫耀的消费欲望,诱发他们采用非法的手段达到享乐和攀比欲望的满足,以致出现西方国家常见的那种在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青年犯罪却持续走高的社会病现象。

西方文化在我国当前社会的以上三方面传播趋势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它有别于上世纪80、90年代公开对抗我国社会主义主导思想文化的那种硬性传播方式,是一种从文化娱乐、文化学习和日常消费活动等多个层面对青年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柔性和渗透式的传播方式,对青年的影响也由上世纪80及90年代初单一的政治思想影响,扩展到了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思想意识的影响。这种传播方式和影响特征将是今后长时间内西方文化在我国社会文化中存在的基本态势。由于西方文化的这种传播方式和影响特点是在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生的,又同西方文化积极或无害影响的方面交织在一起,不仅非常容易使人忽视其中隐藏的负面影响,消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警惕性,而且抵御和消除其负面影响也十分困难。对当前青年思想教育中的这一文化难题,需要在深入研究以上三方面的文化传播和影响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多方参与的多层面文化建设和文化引导策略,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直接惠及青年的健康成长。

标签:;  ;  ;  ;  ;  ;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及其对青年影响的变化趋势_文化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