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技巧论文_付金龙

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技巧论文_付金龙

付金龙

宁夏同心县人民医院 内科 751300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多伴糖尿病,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又在许多方面有别于非老年患者,因此在治疗时应尤为谨慎。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总结了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的技巧。

一、特点

1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年龄可对许多药物的效应、代谢及毒副作用等有显著影响。老年人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下降,血液中游离药物相应增加;体内脂肪所占比例相对增加,亲脂性药物容易在脂肪内蓄积;肝脏对药物代谢的能力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降低,药物清除能力减退,易引起药物的蓄积。

2合并症多

通常情况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合并症多,脏器功能减退,尤其是肝、肾功能损伤,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加。肾脏清除率降低可显著影响老年患者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剂量。

3严重低血糖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患者感知低血糖症状的阈值下降,严重低血糖阈值增高,认知功能下降,较易发生严重低血糖。

4药物间相互作用

高龄增加药物互相作用的可能性。研究显示,同时运用4种药物时,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为50%,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同时服用降压、降脂、抗凝等多种药物,较易发生相互作用。

二、治疗方案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前,应进行以下综合评估,以确实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降幅:①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②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③早期筛查患者是否具有糖尿病并发症;④评估患者心血管(CV)风险指标和肝肾功能等;⑤了解患者自身血糖调节能力。

选择降糖治疗策略时,应针对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分清患者是否伴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缺陷等;再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确定患者的降糖强度,最后根据药物的降糖效力和特点、低血糖风险、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监测支持条件等确定药物。

二甲双胍和α-糖苷酶抑制剂具有明显的心血管保护和降糖作用,并且不易出现低血糖。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对肠道的作用,促进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低血糖风险也较低。胰岛素促泌剂和基础胰岛素都可出现低血糖风险,使用时应注意。此外,无论患者采用何种降糖方案,生活方式管理应贯穿治疗全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治疗技巧

1治疗原则

评估肾功能

老年患者肾功能会衰退,故不能只检测肌酐,还要计算肌酐清除率,并按其选择降糖药物。2013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CKD)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原则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根据GFR进行CKD分期,若1-2期(≥60 ml/min/1.73m2)所有药物均可用,5期(<15 ml/min/1.73m2)时,则仅小部分药物可用。

预防低血糖

预防低血糖是老年患者降糖治疗的核心理念。现有降糖药物可分为抗高血糖药物和降糖药两类,前者单独应用时不会引起低血糖,后者可引起低血糖。但并非仅使用抗高血糖药物就可使患者获益,特别是对于病程长,血糖高的患者。

调整体重

降糖治疗时,还应保营养,调体重。在生活方式治疗的基础上,注意增加营养;并根据需要选择可降低体重(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等)、不影响体重(DPP-4抑制剂)及可增加体重(磺脲类、格列奈类、胰岛素等)的药物。

2药物选择

机制互补,提高降糖疗效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类似物(GLP-1),可改善胰岛β细胞以葡萄糖依赖模式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缓胃排空;双胍类药物可增加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减少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噻唑烷二酮则增加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减少脂肪组织脂解;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α-糖苷酶抑制剂则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多重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或可提高降糖疗效。

长短结合,控制全天血糖

同时使用长效和短效降糖药物可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进而控制全天血糖。其中,基础胰岛素、双胍类、磺脲类、噻唑烷二酮以控制空腹血糖为主;速效胰岛素、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GLP-1类似物或DPP-4抑制剂以控制餐后血糖为主。

消峰去谷,减少血糖波动

进餐后,患者不仅会出现高血糖,还可出现高脂血症。高糖和高脂又可导致氧化应激使内皮细胞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故应维持血糖平稳。而在原药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餐后血糖,既减少血糖波动,又减少胰岛素用量,延迟吸收的葡萄糖填平了血糖的低谷,预防餐前、餐后和夜间低血糖,也可进一步预防内皮细胞和血管病变。

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进行药物调整是降糖治疗的关键。除医院常用的空腹、餐后血糖监测外,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也非常重要,其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动态血糖监测(CGMS)还可清晰了解患者的血糖谱。HbA1c则可反映三个月的血糖情况,不太受短时间内血糖的影响,更加稳定,与糖尿病并发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最后,专家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时,应遵循安全第一,有效第二的原则;注意个体差异,提高治疗顺应性;以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严重低血糖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此外,还应加强患者及其家属教育,以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增加用药合理性,提高血糖监测依从性。

论文作者:付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3

标签:;  ;  ;  ;  ;  ;  ;  ;  

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技巧论文_付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