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匠精神”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创新与传承论文_李轩

浅析“工匠精神”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创新与传承论文_李轩

(广西钦州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现代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家在不断的提倡铸造大国工匠,同时在不断的培养“工匠精神”。其中中职服装教育也给予了“工匠精神”极高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分析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着手,探究中职服装设计以及工艺专业的创新和传承主要策略,以期工匠精神在现代化的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发展上起到良好的现实作用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服装设计;工艺专业;创新;策略

前言:

工匠精神既是要追求精雕细琢产品同时要有精益求精的发展理念。总的来讲,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所提倡的工匠精神便是人们所追求的继往开来,将传统的教育精神和现代化的教育精神进行深入的融合。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学基础和目前的高等院校教学基础很难相提并论,同时中职教育的发展也亟需培养学生的“匠心精神”。

一、现代化“工匠精神”的概述

“工匠精神”是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备受关注和重视的一种精神,因为“工匠精神”是我国部分企业以及教育事业发展升级的必然需求以及前提条件。工匠精神是目前国家发展服装设计以及工艺专业的重要途径,如何高效的创新和传承工匠精神是目前国家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和工艺专业教学的重点发展方向。首先,我们要明确现代化背景下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目前时代背景下所指的工匠精神是在传统的发展方向上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扩展和升级,使得工匠精神能够在当代社会大环境下更能够顺应时代发展,适合目前社会背景下的生产力以及多种社会形态[1]。现代化的工匠精神不仅是要求从业者以及学生能够尊重工匠技艺、尊重职业操守同时还要求广大从业者及学生能够爱岗敬业,全心全意的投入学习,同时能够尊重服装设计的设计要求,并且要在不断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技艺,从而设计出优质的服装作品,能够从传统的设计中脱颖而出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如此才能够实现中职服装设计和工艺专业的进一步创新和传承发展趋势。

二、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和工艺专业的办学及课程设置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专业性特别强的技能型人才,其中服装设计专业在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是用于培养纺织服装行业的综合性设计人才。在中职院校中的教学培养模式主要是2+1(两年的基础知识理论技能学习加上一年的实习期),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技能的实践比高等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少了一年半。然而培养任何专业性的人才都是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为教育培养的前提基础的,更何况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加之学习时间有限,无疑会给中职服装设计专业以及工艺专业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2]。

一名中职院校的学生要让自己充分的利用在校的时间在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第一学期阶段,在校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掌握与美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帮助自身提高设计的观察本领以及表现能力,不断的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在第一学期阶段开设服装发展史课程,让学生通过对服装材料以及服装风格等因素唤起学生学习美术以及热爱设计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能动性。第二学期阶段,主要是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专业技能的阶段,学习服装的制版以及工艺为主要学习任务,同时熟练的掌握现代化的服装效果图展示以及服装设计的各种应用软件。因此,第二学期阶段是中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重点阶段。第三学期阶段,大部分中职院校都是安排学生进行校外企业的实习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校第三学期实习阶段大多为实习统一安全管理,学校组织去非专业的电子厂实习,很可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得去专业对口地方进行实习,很难培养人才吃苦耐劳精神的,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选择去服装厂实习,但大多都很辛苦。然而在这个阶段就是应该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验证以及应用,同时对学生在适应社会以及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历练过程。从而实现中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学目标,同时为社会提供具有贡献价值的专业型人才。

三、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和工艺专业的未来创新传承策略

(一)职业教学要锻炼学生心智

要想学生能够设计出独具风格、出类拔萃的服装产品首先要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坚持、专注以及超出常人的耐心,这才是具有匠心精神的最核心力量的展现。在学生进行具体的市场调查环节上教师应当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对其中某一服装品牌进行更深入的市场调查,当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的时候要保证学生能够将自身定位为顾客,然后培养学生能够在较短较快的时间内找到服装产品的特点进行记忆,最后通过和店员以及工作人员的交流和沟通能够对此次调查做出综合的数据分析和汇总。长此以往,教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能够做到培养学生的毅力、耐心,同时能够锻炼学生学习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心智。

(二)职业教学要磨练学生技艺

中职服装设计和工艺专业教学重点是对学生的版型技能以及设计的制作工艺进行教学,对此,需要对学生课堂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磨练技艺[3]。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疯狂的实践训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设计思维。同时要不断的促使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以及设计专业的专研学习,要求学生在运用设计元素的同时不要只是单一的重视视觉上的冲击,要确保设计的内在元素应用。最为关键的是要重点培养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的细节设计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同时不断的增强个人技能,使其工匠精神得以彰显。

(三)职业教学要不断追求创新

工匠精神要求学生要在服装产品的设计环节中保证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同时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优秀服装产品。任何产品的设计都是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唯有培养学生的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才能够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自身设计创造的灵感和思维,才能够激起中职生对服装设计和工艺专业学习的热爱和自信心,同时才能够逐步的实现服装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实际贡献价值。

结束语:

“工匠精神”是我国目前服装设计和工艺专业教学发展及转型的必然条件和重要力量,在中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以及工艺专业的教学发展来看应该从多个角度重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从而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服装设计专业和工艺专业的整体发展和进程。教师应当做到及时的锻炼学生的心智同时能够不断的磨练学生的技艺并且引导学生能够自发的追求创新设计,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王莹).浅谈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如何融入工匠精神[J].教育现代化,2017,4(16):202-203.

[2]杨帅.论当今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与工艺人才的培养与就业趋势[J].山东纺织经济,2018(04):63-64+42.

[3]范韵婕,高欢,虞学慧.服装设计行业“现代工匠精神”的培养[J].西部皮革,2017,39(22):3

作者简介:李轩(1974.08-),女,钦州浦北人,本科,讲师,广西钦州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论文作者:李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析“工匠精神”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创新与传承论文_李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