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论文_孙仕娟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论文_孙仕娟

广东省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学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通过调查可知,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学生学习压力大,比较重视语文成绩等相关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分析

引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不仅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同时还能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另外由于在新课改背景下,明确提出教学的最终目标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宗旨,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所以语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渗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其主要活动,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心理状况有着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不仅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是实现自我评价和判断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学习中,其存在的困惑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通常情况下,学生容易将学习成绩作为知识获取能力和优秀成绩的评价依据,在学习成绩和自我期待有差距时,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如果这种差距无法得到改善,学生的自卑心理会加重,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面对比较沉重的学习负担,会出现身心俱疲、厌学的心理。因此在素质教育下,人们生活水平的全面进提高,学生容易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会对学生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2.小学中高年级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因素

2.1学习压力大

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各种高素质人才,所以大部分学生家长都会给孩子比较高的希望,导致很多小学生不管在周末或者假期都要上补习班,致使学生存在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压力,不能更好的集中精力学习。

2.2过分重视语文成绩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把关注度都放在怎样加强学生语文成绩,没有对小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小学生比较注重小学生对诗词的掌握程度,另外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老师为了引导学生能重视语文学习,就会使用较为强硬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的基础上,还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学生逆反心里较强

由于大多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处于逐渐成熟阶段,是成长过程中较为主要的时期。小学生在该时期自我意识已经形成,学生对外界压力比较敏感,所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极易存在叛逆心理,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反常举动,阻碍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同时也不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开展。

3.语文教学中如何对中高年级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1积极创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加强心理教育效果

在课堂上进行心理气氛的营造,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要采取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此外提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和教师交流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例如在学习《“精彩极了”以及“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时,教师根据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课外进行了解,比如当主人公写了一首诗,其母亲便说这首诗精彩极了了,父亲说这首诗糟糕透了。教师在这时可以向学生提问,这个情境下不知道生活中是否发生。之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深入的阅读课文,对文中蕴含的亲情进行了解,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父母表现的爱,最终养成完善的人格。

3.2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充分挖掘,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充分了解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材中有着比较多优美的篇章,不仅涉及到自然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同时也包括为国奉献的英雄和辛勤农民等。通过对这些人物描写,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心理健康教材,比如在学习《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时,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到如何引导学生对文章中聋哑青年具有的勤劳和努力品质,采取多媒体方式将青年人看鱼、画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清楚的感受到青年人对绘画的热爱,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敬佩之情。此外这种身残志坚的精神也值得学生学习。通过采取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对净化学生心灵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3实施语文学习活动,加强心理教育的有效性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其积累的生活经验开始逐渐增多,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比较关注,所以导致学生心理存在很多困惑,进一步引发为心理上的困惑。另外小学高年级学生会即将面临升学的选择,导致大部分学生出现厌烦等情趣,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所以教师在实际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他们形成乐观的性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教师要对教材中的课文充分运用,为学生实施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对课文情节进行重视。例如:在对《月光曲》这篇文章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文中的情节,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扮演,这样做的目的能利于学生理解贝多芬对音乐的那份喜爱之情,还能掌握贝多芬不向命运低头的品格。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贝多芬主人公生活的实践活动,能利于学生对生活中或者学习方面存在的消极心理进行排除,还能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积极开展。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比较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语文内容,促进小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品格。另外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大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80.

[2]王霞.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理论观察,2015(08):167-168.

论文作者:孙仕娟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5月总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论文_孙仕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