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与税收_光武帝刘秀论文

光武帝与税收_光武帝刘秀论文

光武帝与税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税收论文,光武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反对新莽政权的斗争中,南阳豪族地主刘秀和其兄刘绾起兵,参加了绿林军,后来刘秀到黄河以北招集农民和地主武装,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消灭了各支农民和地主队伍。公元25年,刘秀在高(今河北柏乡县)称帝,建立了东汉皇朝;又经过十余年的战争,他统一了全国。刘秀就是中兴了汉代的光武帝。

光武帝是封建地主阶级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深知要巩固汉代政权必须实行改革。要改革首先必须调整生产关系,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使流亡人口回到土地上从事生产。

汉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减轻人民赋税负担呢?

第一,恢复实行三十税一的轻税制度;大规模精兵简政,节省政府和军队开支。刘秀在起兵后,为了争取人民的支持,在他所控制的地区,实行十一之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稳定了自己的根据地。他当皇帝以后,于建武六年(公元30元)宣布:“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十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见收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这样,十一之税变成了三十税。

实行轻税,国家收入减少了,刘秀雷厉风行地实行精兵简政、节省开支的运动。作为封建皇帝,能够从实际条件出发,采取坚决措施精兵简政,裁减官员军队,减轻人民的赋税、徭役、军役负担,达到安定民心、发展经济的目的,这反映光武帝是富有远见的。

第二,释放奴隶和囚徒,清除奴隶制度残余,促进生产力发展。奴隶是社会地位剧氐的劳动者,在西汉时期,他们在农村和手工业作坊中,无偿地为奴隶主服役;他们和牛马厂样,常被主人锁在木栏中送上街市出卖。光武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前后六次颁布了释放奴隶、三次颁布了禁止虐杀奴隶的诏令。废除了秦和西汉时要把罪犯罚为奴隶的规定,松弛了社会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招徕流民归田生产,给予免税轻税等特殊待遇。西汉末年,许多农民脱离土地而成为流民,土地没有了农民去耕作,当然就谈不到发展生产。光武帝登位之初,就规定放轻罪者为庶民,对安定居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对死罪者也常减刑戍边,以缓和社会矛盾。

第四,清丈土地,核实户口,这就是度田。王莽末年的农民战争中,大批农民脱离了国家的控制,影响了政府的赋税和徭役的征发。光武帝需要对全国土地和人口的准确数字清丈调查核实,登记在户籍册上,这是维持封建政府赋税收入的必要措施。因此,光武帝于公元39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以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

第五,兴办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屯田是光武帝发展农业、加强赋粮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刘秀登位前在黄河以北招募军队时,就曾利用战争间隙,组织军队屯垦,以保证战争供给,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

比较光武帝和王莽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光武帝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的措施没有脱离时代。他没有制定取消私有土地、禁止土地买卖等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措施;而只是在封建皇帝能够推行,豪强地主能够接受,能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三方面条件具备的范围内,进行力所能及的改革。他的三十税一、屯田徕民、释放奴婢等取得成功就在于此,而度田之失败也在于此。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迅猛发展,光武帝本身也是豪族地主出身,这就使得经济和赋税制度的改革既要符合封建国家利益的需要,又不能根本上违反豪强地主的利益。正是由于时代的变化,使光武帝的经济赋税改革不可能做得像西汉文景和武帝那样全面和坚决。

标签:;  ;  ;  

光武帝与税收_光武帝刘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