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效果评估论文_田卫东

田卫东(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30200)

【摘要】目的:分析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6 例分为两组各33 例,A 组患者经兰索拉唑治疗,B 组经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腹痛消失时间、止血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异常,不良反应轻微,未影响治疗,两组对比,P >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兰索拉唑;十二指肠溃疡;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54-01

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若未及时准确治疗,则会致出血,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才是最为重要的。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关系密切,是导致溃疡及出血的主要因素。故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需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肠粘膜。 兰索拉唑是临床常用强效的质子泵抑制剂,对抑制胃酸分泌起到显著效果。现笔者以33 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例,采取兰索拉唑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6 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我院就诊时间2013 年4 月-2014 年12 月,经临床表现、胃镜检查,与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标准相符[1];无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异常者;排除凝血机制障碍、全身感染、药物过敏症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不愿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除外;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男37 例,女29 例;年龄20-62 岁,平均年龄(45.3±6.7)岁;按照治疗方式分为A、B 两组各33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可进行对比,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合理饮食,充分休息,保持轻松、愉悦情绪。

A 组患者经兰索拉唑治疗,取30mg 注射用兰索拉唑+0.9% 氯化钠溶液100mL 静脉滴注,时间>30min,12h/ 次,连续5d。B 组患者取奥美拉唑治疗,取40mg 奥美拉唑钠+0.9% 氯化钠溶液100mL 静脉滴注,12h/ 次,连续5d。

1.3 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患者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溃疡面愈合,大便转为正常;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溃疡面基本缩小,大便转黄;有效:症状好转,溃疡面缩小,大便微有血色;无效:症状未改善,溃疡面未缩小。

1.4 统计学处理以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 检验,P<0.05 时,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A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33/33),即治愈24 例,显效6 例,有效3 例,无效0 例;B 组治疗总有效率100%(33/33),即治愈21 例,显效8 例,有效4 例,无效0 例;两组对比,P>0.05。

2.2 两组患者各指标恢复时间对比A 组患者上腹痛消失时间、止血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较B 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1 所示。

表1:两组患者各指标恢复时间对比(h)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情况,A组1 例白细胞减少,B 组1 例转氨酶升高,症状轻微未影响治疗,未经特殊处理,1 周后逐渐恢复正常,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类型,其导致因素包括的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规律、精神情绪压力大等,其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在饥饿时隐痛不适,进食或使用制酸剂缓解;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正确,则会导致穿孔、出血、梗阻等并发症,危害性大,药物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方式,主要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积极预防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

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对胃肠黏膜的损伤,促进溃疡愈合,且具有较高的愈合效果。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具有高效胃酸分泌抑制作用,通过作用于胃壁细胞H+K+-ATP 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液中含酸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

兰索拉唑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继奥兰拉唑后新一代高效质子泵抑制剂,其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与奥美拉唑相一致,通过作用于胃壁细胞H+K+-ATP 酶活性,阻碍H+ 运转,减少胃液中胃酸含量,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具有显著效果。且兰索拉唑也可抑制HP 感染,其药物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提高超过30%[3],较奥美拉唑具有较强亲脂性,在酸性状态下可使药物快速穿过壁细胞膜,转化为次磺酰衍生物,以此显著抑制HP 感染。在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患者上腹痛消失时间、止血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相似,P>0.05,且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可见,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促进溃疡愈合。且兰索拉唑在进入人体后到达峰值时间在3.6h,吸收半衰期1.3h,广泛分布在胃壁和小肠壁各组织中,经肝脏代谢,粪便排出,不会在肝脏、体内蓄积,不会给机体造成肝肾损害。总而言之,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杨惠.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0,50(8):84-85.[2] 孙士其,张振玉,李晓昕,等.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试验研究[J]. 安徽医药,2008,12(10):955-957.[3] 黄石顺.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疗效[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66-67.

论文作者:田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  ;  ;  ;  ;  ;  ;  ;  

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效果评估论文_田卫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