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得生软胶囊的研制与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脑得生软胶囊的研制与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陈立江[1]2001年在《脑得生软胶囊的研制与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中药剂型(丸、散、膏、丹),历史悠久,为后世广为应用,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尤其不能适应中药现代化要求,包括限制了临床应用及疗效的发挥等,而使中药无法走向世界医药主流市场。鉴于此,本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的既要改变其传统剂型,又要对其主要成份进行定量分析,以控制其质量,才能适应中药现代化要求,为中药走向世界提供基础。 脑得生丸为药典方,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等功效,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疗效确切。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对各单味药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筛选,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这一现代纯化技术,对各药材提取物进行纯化。通过提取纯化各药材,研制出脑得生软胶囊新剂型。采用高效液相法,分光光度法及容量法对其中人参皂苷Rg_1、葛根素、阿魏酸等进行定量分析,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以抗血栓及对脑局部缺血的保护作用作为药效学观察指标显示,软胶囊具有优于丸剂和片剂的趋势。 本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技术为试验手段,为脑得生开发新剂型提供质量评价方法。

王光忠[2]2009年在《复方脑得生抗血栓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脑得生片(丸)为传统中药制剂,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由叁七、川芎、红花、葛根、山楂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眩晕、中风,症见肢体不用、言语不利及头晕目眩;脑动脉硬化、缺血性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本研究论文在抗血栓药理活性指导下,对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含量分析、指纹图谱、入血成分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为脑得生制剂的二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川芎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可靠的技术参数,进行了中试验证,可过渡到产业化生产。采用中药药理学方法,对川芎药材不同部位进行了抗血栓活性的药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川芎超临界CO_2萃取物对大鼠血栓湿重显着减轻,其作用优于川芎总提物,说明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应用于川芎提取物的生产工艺具有可行性。采用GC-MS法,对其有效部位(川芎油)的药效物质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并鉴定了35种成分。采用GC法建立了川芎油的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6个共有峰,并结合GC-MS法对各共有峰进行了鉴定,方法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从而为川芎药材及其提取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采用溶剂法和大孔树脂纯化技术,对复方脑得生主要有效部位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选研究,获得了可靠的技术参数,进行了中试验证,可过渡到产业化。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了含量分析研究,建立了重现性好、可靠性强的含量测定方法,能有效控制该复方总黄酮提取物的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物进行了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该复方总黄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标定了23个共有峰,方法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为复方脑得生总黄酮提取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评价方法奠定了基础。采用现代药理学方法,对不同有效部位组方进行了抗血栓活性筛选研究,结果红花、葛根和山楂叁味中药混合提取纯化得到的有效部位组方较叁味中药分别提取纯化得到的有效部位组方的药效强,并与原制剂脑得生片其抗血栓活性一致,为传统中药复方制剂脑得生片研制为中药有效部位组方的创新中药品种脑得生软胶囊提供了参考依据。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对脑得生软胶囊中叁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葛根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五种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含量分析研究,分别建立了应用HPLC-ELSD法测定叁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含量和应用HPLC-UV法测定葛根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方法,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靠性强。采用HPCE法对脑得生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标定了34个共有峰,建立了图谱清晰、分离度好、可靠性强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对不同厂家生产的脑得生片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比较。从而为建立该制剂与国际接轨的质量评价方法奠定了基础。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以兔为试验动物,分别测定灌胃脑得生片和脑得生软胶囊后不同时间血液中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的含量,对脑得生片和脑得生软胶囊进行了药动学和初步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脑得生片与脑得生软胶囊在生物上等效,从而为其二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脑得生片和脑得生软胶囊的血清药化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肖轶雯[3]2007年在《肌注苯巴比妥致固定型药疹1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发现宫颈癌于2007年8月10日步行入院。入院查:体温36·8℃、脉搏70次·min-1、呼吸18次·min-1、血压100/80 mmHg。既往有去痛片过敏史,3年前,曾因腹痛口服去痛片2片后出现双手皮肤瘙痒,继而出现红色

霍江燕[4]2016年在《LC-MS测定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研究》文中认为脑得生为有效研制方,由叁七、川芎、红花、葛根和山楂(去核)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作用。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目前,脑得生的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多采用传统的植化思路即分离、药效验证与含量测定,借助质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定性定量的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仍不能阐释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本课题借助LC-MS技术,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的成分及定量研究,为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的探寻奠定基础,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LC-MS法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进行化学结构表征本课题对复方脑得生按照处方量配比提取纯化得到5个极性部位(水部分,30%乙醇提取部位,50%乙醇提取部位,70%乙醇提取部位,95%乙醇提取部位)进行配比,通过均匀设计整合得出10个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并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出原方量配比的多元组合样品,利用LC-MS对原方量配比的多元组合样品进行定性鉴别,通过对54种现有对照品裂解规律总结以及文献查阅探讨各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鉴定出包括皂苷类、黄酮类、有机酸及内酯类等174种成分,其中皂苷类化合物46种,黄酮类成分89种,对全成分分析,但本实验未检识到新化合物;2.利用LC-MS法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的定量研究本课题采用LC-MS技术中的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以橙皮苷为内标的方法对10组多元组合样品中的54个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3.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探讨本课题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的全成分定性定量分析,能够与前期实验室MCAO模型大鼠的血浆和尿液以及脑组织的NMR代谢组学数据以及脑切片的药效学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寻找有效成分之间的量-效关系,阐明复方脑得生的药效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脑得生软胶囊的研制与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D]. 陈立江. 沈阳药科大学. 2001

[2]. 复方脑得生抗血栓物质基础研究[D]. 王光忠. 湖北中医学院. 2009

[3]. 肌注苯巴比妥致固定型药疹1例[J]. 肖轶雯. 中南药学. 2007

[4]. LC-MS测定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研究[D]. 霍江燕. 广东药科大学. 2016

标签:;  ;  ;  ;  ;  ;  

脑得生软胶囊的研制与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