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广东中山 528432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率都得到了提升。石油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输油站是石油资源运输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因为石油的特性,因此,在运输和使用中都要特别注意安全。加强输油站安全管理和消防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就输油站的油品,设备,电气,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安全消防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输油站;安全管理;消防管理
油管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随着经济发展及市场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迎来了输油管道快速发展的时期。成品油具有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有一定毒性的特点,因此输油站是一高危作业场所。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输油站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输油站主要事故类型
1.1 事故按其后果类型可分为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设备事故、生产事故、交通事故、人身事故六类。
1.2 事故按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明火事故、电气设备事故、静电事故、雷击事故、撞击与摩擦事故等五类。
1.3 事故按等级划分,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低风险事故四个等级。
2 输油站消防与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油品监测
原油的闪点、燃点和自燃点是表征原油燃烧能力的重要参数,是管理人员评估油库的火灾风险的量化指标。因此,需要在油库工作区设置油品化验岗位,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油品进行化验,获取燃烧参数,并合理安排取样密度,做到对油品燃烧性质的实时掌握。
2.2 合理设置油罐防火堤设施
首先,防火堤建设高度 1m 比较合理,但可以适当加高。防火堤不但要对行人起到保护作用,在消防人员进行消防任务时,还要能有效的避免反弹回来的水击打在消防人员的身上。但是实际灭火时主要依靠消防车辆进行作业,很少依靠消防人员灭火,可考虑适当增加防火堤的高度来提高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防止火灾条件下泄漏原油溢出防火堤。其次,提高水封井的排水能力。目前,含油污水池的设计仅满足雨水排放作用。当发生大量油品泄漏事故,防火堤内又积存大量消防水,为阻止油品流出堤外,造成油品、油火扩散,需要提高含油污水池的排水能力,减轻火场压力。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建设事故池防止原油大量泄漏,形成大面积流淌火灾。再次,目前防火堤为混凝土材料,在高温作用下易脱水龟裂,强度和密封性都会受到影响。应提高防火堤的耐火极限,采用耐高温防火材料,使耐火极限不低于4h,高于《石油库设计规范》中耐火极限2h的要求。
2.3 加强生产工艺安全管理
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和物料的危险性,绘制工艺技术规程,内容包括:生产工艺原理(流程叙述、流程图),岗位职责,设备一览表,工艺指标等。
根据工艺技术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岗位操作法和岗位技术规程,并及时组织评估和修订更新,引进新工艺或改变工艺技术条件时,重新修订审批,及时印发,组织员工学习掌握。
加强工艺安全管理,凡涉及高温、高压等危险工艺,反应系统要实现自动控制,并设置自动紧急停车系统,制度工艺事故应急处理程序(预案),加强岗位练兵,提高操作人员分析、处置异常工况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本人所在输油站涉及到的软硬件系统包括4.5MPa报警系统、5.0联锁系统泄漏检测软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火焰探测系统、UPS电源系统等,针对每套单独的系统都要针对性的制定应急预案,软件系统的应急预案应该注重信号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外接端口设备的故障及处理。此外系统工艺事故的预案还要区分站内和站外,站内有火灾、泄漏、职业中毒、停电、系统中断等潜在安全隐患,站外有山体滑坡、打孔盗油等安全隐患,应急预案也要根据这些进行区分,并单独制定预案。
2.4 做好事故抢险演练
输油站应根据本站工艺特点、设备状况,站区分布等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事应急预案及应急程序,定期组织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事故演练。定期更新应急预案,根据输油站的实际情况调整预案,并在每次演练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对疏漏部分进行改进。
2.5 加强电气运行操作安全管理
在操作中,必须通过操作命令票完成整个操作,从开具作业票、填写操作命令票、有监护操作来实现全过程的监督控制,采用层层控制、分层把关、监护到位来避免各环节衔接出现问题,从而实现整个操作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倒闸操作中通过“五步操作法”:一站、二看、三对照、四操作、五检查来执行,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而遵守电力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规程,是保证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最基本要求。一是严格落实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即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二是维检修作业需停电时,切实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即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识牌和装设遮拦(围栏)得到实施。
2.6 在对设备的实际维护与保养中,摸索与总结每台设备的特点。
这里我们实际上是在谈一个设备的共性与特性的问题,在设备的说明书或者作业指导书中,他们都指出了某一类设备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与应该严格遵守的的各项规定,也就是每台该种设备所具有的共性。但对于现场的某一特定设备而讲,会因各种原因(安装、运输、调试)造成它本身的性能和出厂时的性能有一定的差距,这时候就会使它在运行中产生一些自己的特性。而这些特点正是我们现场人员所最应该关注的,因为我们直接面对的就是这一台,也是我们关注这种设备共性的目的。
本人所在输油站规模较小,涉及到的主要设备包括密度计系统、过滤器、下载调节阀、几个混油罐,质量流量计及相关阀门等。上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都必须按照规定落实,并在维护过程中摸索设备的运行规律,不断的优化设备检修制度,即使是同类设备的使用,也要注意到不同设备的运行差异,然后才能在出现故障时迅速的找到故障原因。
2.7 机械设备化学或电化学腐蚀的防护。
针对于化学腐蚀,在设备表面涂抹一层起到隔离设备与腐蚀介质的保护膜,例如涂漆或者金属氧化膜。站内的设备防腐蚀只能依靠人工加强设备的保养,比如定期的进行清洁处理,尚无一劳永逸的方法。化工设备的腐蚀破坏无处不在,只有加强认识腐蚀现象,并给予一定的防护,才能确保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
3 结合点检与巡检方式,保障设备受控
设备是否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况,直接反应着设备是否完好,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一定的故障,就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处理,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安全隐患湮灭在萌芽之中,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量与劳动强度,还有利于节省大量的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设备操作人员每天都与设备进行亲密接触,是输油站场设备的第一监护人,因此,设备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设备的巡检,做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尽早解决安全隐患。同时,设备检修人员一般情况下专业素质相对较高,对设备故障判断、设备工作原理以及设备整体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比较全面、认识更加专业,所以,设备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定时对设备进行巡检,例如可以每隔一个小时进行一次巡检,就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安全隐患。此外,为保障巡检质量,可以构建巡检拨牌制度,严格监督、管理设备操作人员与设备检修人员的巡检与点检情况,避免“形式主义”、“观花现象”。与此同时,也要定期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对设备进行点检,可以一周点检两次,并组织专门人员总结、分析点检结果,以便于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为设备的后续维修提供数据支持。
4 结语
对于石油的运输所有的人员都必须要重视其安全和消防,从原料到使用的方法和设备都要进行检测防护。正确认识和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且做好应急措施。
参考文献
[1]隋兆博.输油站的安全管理与消防安全问题解析[J].科技与企业,2016(6):62-62
[2]尤廷强.关于管道输油站场消防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研,2016(7):64-64
论文作者:莫慧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油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