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宫内节育器(IUD)手术中操作失败的原因及常见操作不当的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周荣

(四川省冕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凉山 6156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安放宫内节育器的手术过程中,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并予以相应的改善措施,为临床妇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安放和取出宫内节育器的患者,抽取操作失败的6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失败原因,制定改善措施。结果:共安放1004例IUD,其失败率约为4.7%(47/1004),且24.4±5.5岁为平均年龄;共取出396例IUD,其失败率约为4.0%(16/396),以37.3±10.2岁为平均年龄。年龄、孕次、产次、节育环种类及手术类别均是安放及取出IUD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安放宫内节育器的手术过程中,应避免手术失败的相关原因,严格规范手术的操作过程,避免不熟练的手术操作,为临床妇科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操作失败;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224-02

目前,在避孕的措施中,宫内节育器(简称 IUD)已经应用于临床几十年,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且广泛接受于广大育龄妇女,因此具有较高的可行性[1]。在计划生育的门诊手术中,安取IU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但是,在其操作过程中,常因不当的手术操作引发一系列的困难,而手术者难以在短时间制定应对措施,致使延长了手术时间或诱发处理不当事件的发生,将不必要的痛苦加诸于患者身上。为此,本研究旨在临床安放宫内节育器的手术过程中,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并予以相应的改善措施,为临床妇科治疗奠定基础,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安放和取出宫内节育器的患者,共计1400例。安放:1400例患者,年龄:以20岁为最小,以43岁为患者的最大年龄,以(28.12±5.76)岁为平均年龄;IUD类型:T型:836例,环形:168例。取出:396例;年龄:以21岁为最小,以55岁为最大,以28.9±6.1岁为平均年龄;IUD类型:T型:344例,环形:52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0例安放和取出IUD患者中临床资料,统计失败例数,并分析其失败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安放和取出IUD的失败情况,并分析影响其失败的相关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中的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处理所有研究数据,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比较所有患者安放及取出IUD的情况

共安放1004例IUD,其失败率约为4.7%(47/1004),且24.4±5.5岁为平均年龄;共取出396例IUD,其失败率约为4.0%(16/396),以37.3±10.2岁为平均年龄。进一步对比安放、取出IUD的失败率及二者之间关系,差异不显著(P>0.05)。

2.2 分析影响安放及取出IUD失败的相关因素

详情见表,进一步分析影响安放及取出IUD失败的相关因素发现:年龄、孕次、产次、节育环种类及手术类别均是安放及取出IUD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提示:越年轻失败率越高,且环形IUD的失败率显著高于T型。

3.讨论

3.1 手术失败原因

安放及取出IUD失败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以操作者的技术有关,同时还有非操作者的影响因素[2]。在本研究中,分析影响安放及取出IUD失败的相关因素发现:年龄、孕次、产次、节育环种类及手术类别均是安放及取出IUD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提示:越年轻失败率越高,且环形IUD的失败率显著高于T型。

3.2 操作不当的处理方法

①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苦练基本功,增强术者手及手臂的力量, 减少送环器的晃动,提高操作技术,在送环过程中不能感觉环的行进方向时,一定要将环取出,重新操作[3]。②严格遵循安放及取出的手术规程,切忌不可推送过度。③术前明确患者的子宫位置,避免子宫的前屈、后屈或前屈、后屈过度,应在手术中前倾或后倾子宫。如效果不理想,应于手术中牵拉子宫颈时,稍用力向上或向下牵引以克服过度前屈或过度后屈使颈体间形成的角度,若以上处理均不能改变这种角度,则术者应采用改变探针和送环器弧度[4]。术前将探针用消毒纱布包裹起来,左手持针的中段位置,右手持前端,根据子宫的弧度适当用力,且探针的弧度应符合子宫的生理弧度,送环操作同上,进而避免子宫的位置不当阻碍送环过程。

综上所述,临床安放宫内节育器的手术过程中,应避免手术失败的相关原因,严格规范手术的操作过程,避免不熟练的手术操作,为临床妇科治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红.浅析宫内节育器的失败原因及预防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 18(10):1239-1240.

[2]赵卫华.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的处理[J].浙江预防医学,2012, 24(12):74-75.

[3]祖淑艳.常规取出宫内节育器失败后经宫腔镜取出62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34):187-188.

[4]张小琳,秦坤,王代权,等.金属探针在过度倾屈子宫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2):120.

论文作者:周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安放宫内节育器(IUD)手术中操作失败的原因及常见操作不当的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周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