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平老师临床经验总结论文_李丽芝

王卫平老师临床经验总结论文_李丽芝

山东省烟台市中医院 264000

我有幸跟随王卫平老师三年,伺诊左右,聆听王老师教诲,受益良多。王老师对辨证论治、选药立方,十分注重实践,讲求疗效,并有不少独创见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逐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她重视辨证论治,注重舌脉变化,能在繁纷复杂的见证中审证求因,探明病机病理,确定治疗大法。她谙熟药性,深明配伍,对药物的协同疗效更是了如指掌,运用自如。他熟悉药物的炮制,对每一种药物的剂量及配比关系使用精当,所以他立法独特,组方奇妙,味数不多而选药精确。在理法方药上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形成了“处方简而轻巧”的独特风格。用王老师师的话说,就是“简、便、廉、效”,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在长达40余年的医学生涯中,王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慢性虚损性疾患、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方面尤有造诣。

跟随王老师,每每看王老师临诊一些临床疑难杂症,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直至患者康复,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使我对中医经典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王国维讲的读书三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现在刚刚踏上第一层境界,以后的路还很长,下面是一例王老师的临床医案。

例:王×× 女 52岁 农民 2013-4-5初诊

患者因“月经淋漓不断2月余”来诊。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月经淋漓不断,经少夹有血块,伴烦躁手足心热,在当地医院予以止血、刮宫等治疗,效不佳,并渐出现腰酸腿软,头晕乏力,遂来诊。查患者精神不振,面色苍黄,舌质暗肽薄黄脉沉涩。综观脉症,考虑患者瘀血阻络,血不归经,加之长期失血,渐出现肾阴亏虚,予以生化汤加减。

桃仁10g 当归20g 炙甘草10g 炮姜10g

川芎10g 山楂炭20g 坤草30g 杜仲15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上方服药5剂,患者经血渐止,唯仍觉腰酸乏力,予以六味地黄丸与四物汤善后调理。

王清任曾述:经血一月见三五次,连续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块或黑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在崩漏的治法中云:“临症之时需详审其因而细辨之,虚者补之,瘀者消之。。。。。。治之得法,自无不愈。”临床如确为瘀血所患,断不能拘泥于前人所说以补为先,一定要审证求因,若误补则瘀血不去,留于胞中,继续为苦,反而形成瘀积更盛,法当化瘀,故治瘀血,必以祛瘀为要,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王老师认为,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反复使用养血益气止血等方法治疗崩漏效果不佳,而辩证使用活血化瘀法反而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说明瘀血在这一类患者中是一个很常见的致病因素。她认为,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日久会出现气滞血瘀;脾虚不能统血,血行不畅;经期产后,风寒客于胞宫,或术后残留,宿血阻滞经络,都能造成瘀血内停,更年期肝肾虚弱,中气不足,也能造成气滞血瘀,故更年期妇女患此病颇多。王老师认为活血化瘀法与前人的塞流、澄源、固本的阶段疗法并无矛盾之处,也是澄源方法之一,澄源而达到塞流的目的。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瘀血阻滞,祛瘀即是调经。”可见历代早有用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崩漏者。只要审证准确,用之得当,临床疗效很好。

王老师对四大经典极端推崇,凡有方有证的条文均能熟背于胸,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如“猪苓汤”,原为津伤兼水热内蓄而设,方中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等量入剂,配伍严谨,柯琴誉为阳明起手三方之一。王老师用治伤阴而兼水肿并尿路感染的肾炎颇效。曾治一患者,高某,女,既往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多年,此次出现尿频尿频尿急尿痛,查尿常规可见红白细胞,王老师接诊后认为属于淋病范畴,与“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主之。”予猪苓汤原方6剂而愈。

王老师认为,对于一些无明显症状的疾病,应结合现代检查结果,做到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作为一名中医,不应该把西医排斥在外,现代的西医结合了不断发展的科研技术,把我们的触角更深入,应该吸收它的精华,而不能顽固不化。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关乎中医生存、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向。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也优于单纯中医。在一些疑难病、复杂性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经常被采用,确有疗效,比如在非典的治疗过程中,中医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减少了非典的后遗症,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中医和西医是两个理论体系,西医是基于解剖、生理、病理基础上的分析科学,重视形体机构和病变局部。中医学是在系统论指导下的整体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体功能状态和整体的调节。两种医学在不同角度和层次把握人体的健康,具有等同的科学价值,有很强的互补性,但不能相互取代。中西医结合是取两法之长,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两种医学的结合,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相统一,这种观念会逐渐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主流。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各有短长,证候是集体的病理反应,疾病是症状产生的原因,两者有因果关系,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发挥中西医诊病的集合优势,创造新的诊疗体系。

在慢性疾病上,重视培补脾肾。某些疾病之所以缠绵难愈,其中很大的因素是由于正不胜邪,像慢性肾炎,养正是多方面的,而脾肾为先后天之本,生命的一切原动力都来自于先后天,故万病不治,求于脾肾,或健脾或补肾,水谷之精微赖脾气以输化,脏腑之功能恃肾气已鼓舞。因此历代名家遇到宿疾缠绵之际,常着重调补脾肾。明代名医薛立斋、赵养葵等以擅用本法见称于世,如常用的补中益气汤、归脾汤、配合六味地黄汤或八味肾气丸数方治愈众多的疑难杂症。后世医家有人为这是简单化的治法而加以非议,实际上,这是一种执简驭繁、治病求本、以守为攻的治法,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对于妇科病,补肾疏肝。对于月经不调的患者,刘老喜欢补肾疏肝,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肝气郁结,则产生一系列妇科疾患。血生于胃而藏于肝,肝为藏血之脏,胞宫为血室,乃肝所司,肝肾同源,俱为先天之本,奇经八脉大多为肝肾所主,而冲脉隶于阳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凡此皆为老师对妇女诊病辨证要点。盖肝恶刚喜凉,肾恶燥喜暖,介类潜阳,咸味引下,酸味内收,甘辛微苦润补,滋清沉降,厚味添之,固之摄之,是为老师治则选方之大法,而顺气调肝,尤为首要。而对于因湿热下注所导致的经带异常等疾患,视湿热之轻重,分别予以清利湿热、凉肝和血、调畅气机,临床多能取效。肾藏精,主发育和生殖,《内经》谓:“精着生之本也”‘“人始生先成精”,“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这些都说明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妇女经血孕育与冲任二脉及肾的功能密切相关。肾气充盛,精血充盈则胎壮而安,反之则不育、流产、早产、畸形、死胎均可发生。故在治疗不孕不育上,男方则以补肾为主,补脾为辅,女方则以补肾养血调经为主,均可收到较好效果。经观察,用补肾法治疗后分娩的婴儿,其发育、智力均正常,且有的儿童聪慧异常,《内经》认为:“肾主骨,藏精生髓,诸髓皆通于脑,脑为髓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刘老认为老年人补肾可以使体健长寿,少年补肾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这很好的验证了我们祖国医学对于肾为先天的一些观点。

如今3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更使我深刻地感受了老师渊博的中医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她的悉心教导下,我的中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我的老师,感谢关心我的领导们,我将继续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在中医的道路上,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论文作者:李丽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王卫平老师临床经验总结论文_李丽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