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设计促进学生转型--以学生自我形象设计为例_张俊龙论文

引导设计促进学生转型--以学生自我形象设计为例_张俊龙论文

引导设计自我 促进学生转化——学生自我形象设计实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我论文,促进学生论文,形象论文,设计实例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个人档案]张俊龙,11岁,爱好体育,特别喜欢踢足球,顽强好胜,但贪玩,不爱学习。

[自我形象设计]做一个有文化有头脑的中国国家足球队明星。

[最近形象设计]做一个自觉学习的小球迷。

[设计实施过程]2002年,张俊龙读四年级,我成了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他给我的印象是特贪玩,学习品质不好;不爱动脑,不爱做作业,测验爱偷看,作文爱抄袭。对待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同学的劝告向来是不以为然。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孩子特爱踢足球,体育素质特别优秀。于是,我决定以此作为转化他的突破口。

一天,我问他的理想是什么。他自豪地告诉我:“足球明星!带领中国队摘取世界杯足球赛的桂冠!”我大加赞赏:“有志气!我看你足球踢得不错,的确有这个潜力。”接着,我又跟他讨论中国足球队目前存在的问题。其中,他谈到中国足球队的队员整体素质不高,才造成中国队不能成为世界强队。我及时抓住时机启发他:“你觉得怎样的球员才能带领中国队取得辉煌的成绩呢?”他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说:“既要有超人的球技,又要有超人的智慧。我就想做这样的球员。”我再一次大加赞赏并“乘胜追击”:“那么,你想过怎样才能实现你的理想吗?”“好好练球呗!”在得知他还没有找到专业教练的情况下,我向他推荐了一位老师,并根据他的计划,积极想办法给他腾出训练时间。

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又找他聊天。“你的理想是做一个既有超人的球技又有超人的智慧的明星球员,为国争光。现在你已着手为超人的球技做准备了,那么超人的智慧如何才能拥有呢?”他沉思了一会儿,说:“还是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你天天都在学习文化知识,这个看来没问题。”他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说:“我学得太不认真了,学不到什么。”“为什么不认真呢?”“我太贪玩了,控制不住自己。”我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那么他就会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远。”他认真地点了点头,吸了一口气说:“老师,你帮我出个主意吧。”我建议他每个阶段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日积月累,一步一步地向自己的最高目标迈进。他高兴地同意了,并恳求我给他定目标。我笑了,摇摇头说:“不,目标得你自己定。因为只有你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能做到什么。你想想,你现在最需要改变什么,可以做到哪些,希望自己最快塑造个什么新形象?”思考了一会儿,他挺直身子,坚定地说:“我先做个自觉学习的小球迷吧!”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个计划:

1.每周二、四、五晨运时跟老师学踢足球。如果学校组建校队,争取选进校队。

2.一周后做到认真、按时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决不迟交缺交作业。

3.每次各科单元测试要达到中等以上的成绩,期末争取达到良好。

4.一个月后做到上课专心学习,积极思考、发言。

5.每周看40页以上的课外书,做一次读书笔记。

6.争取每月综合表现评分(我班对学生的学、品、行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评价者包括老师、学生)达到优良以上。

看到这个计划,我欣喜地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接着,我又不无担心地问道:“如果你做不到怎么办?”他毫不迟疑地答道:“不会的!”“可万一呢?”“那你就罚我吧!”“这是你自己的事,为什么要我罚你?”“老师,你就帮我一个忙吧!”我点头说:“那行啊!咱们就订个协议吧!”“订什么协议?”“如果你做到了,我应该怎么奖你;如果你没做到,我又应该怎么罚你呀!”他皱紧眉头,咬着嘴唇,想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拟好了一份“协议”:

协议书

我要做个自觉学习的小球迷,请肖老师帮忙督促我。

1.如果我按计划做到了,肖老师就要给我更多一点的时间踢足球。

2.如果我没按计划做,做不到,肖老师就可以暂停我的足球活动,直到我能按计划做到为止。

签名:张俊龙

2003.11

看着这个蹩脚的“协议书”,我真有点忍俊不禁。但是,他那认真的模样逼得我不得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贪玩的张俊龙经过了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反反复复,才完成了他的第一次自我形象设计的达标任务。每一次他把握不住学与玩的关系时,我就根据“协议”暂停他的足球训练,把他请进办公室,让他静心思考、反省,再调整自己,重新投入塑造自我的过程当中。而每一次他有了丁点的进步,我都会非常快乐地表示欣赏,为他加油。

有一次,英文老师“投诉”他一个月没交英文的周末作业了;听写英文单词20个,他只写出了两、三个。于是,在他本应该踢足球的时间,我把他请进了办公室。他黑着脸,一言不发。我把他这段时间的语文作业都找出来,翻出一个个A+摆在他的面前。我问:“看到这一个个A+,你是怎么想的?”他绷紧的脸有了一点松弛,但仍然一言不发。我让他静静地想一想,然后问:“看到这一个个A+,你知道我是怎样想的?其他的老师是怎样想的?”他迅速地瞥了我一眼,还是没吭声。我接着说:“我感觉一个明星就要诞生了。我感觉到几年后中国足球队可能真的有希望了。”我长叹了一口气说:“唉,看来我错了。”这一下,他深深地埋下了头。好一会儿,我才问他:“周末你很忙吗?”他低声回答道:“不是。”“那为什么不做英文作业呢?”“我不喜欢英文。”我笑了,说:“不喜欢就不做,很有个性。做人就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我很欣赏你这样的个性。”他惊讶地看着我。我盯着他,慢条斯理地说:“我跟你一样,也是不喜欢就不做。我就不喜欢帮没毅力的人,所以我决定取消我们的协议,不帮你啦!明天,我就去跟你的足球老师说,叫他也别教了,省得浪费精力。”他急了,结结巴巴地说:“老师,你不是说做什么事,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好吗?”“可是你做不好呀!”“所以要你帮我嘛!”“可你自己不帮自己啊!”他惭愧地低下头,说:“老师,我错了。”“错在哪儿?”“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还有,太任性!一个人有鲜明的个性很好,但不能由着性子来。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可以不理睬,什么事可以尽情做,都要有个分寸。最主要的是应认准目标,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你说对吗?”“对!”“那你能告诉我不喜欢英文的原因是什么吗?”“我觉得那个英文老师课上得不好。”我了解了他对英文老师的教学的看法,又征求了他的意见,告诉他一个人不能要求自己一辈子遇到的老师个个都是优秀的,就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每一堂课都上得很好,所以要学会主动学习。事后,我也把他的看法、建议转达给了英文老师,使他们之间得以沟通。

现在,老师、同学、家长一致认为张俊龙变了。家长评价说:学习比以前自觉了,爱看书了;同学评价说: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安静多了,不缺交作业了,踢球技术越来越高了;老师评价说:学习比以前自觉多了,但基础还不够扎实;他自己的评价则是:学习态度较以前端正,已成为一个学习比较自觉的小球迷。

[思考]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像我们学校里的这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接触面广,眼界较开阔,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更渴望与父母、老师沟通,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作为老师,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思想品质,更要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兴趣特长。不要居高临下地命令或训诫,更不能粗暴冷硬地削弱他们的兴趣热情。要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一个大朋友,以赏识、尊重为基础与他们平等自由地交流,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或分担他们的快乐与忧伤,热情地为他们出谋划策,但最终要把选择的权利交还到他们的手里,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消除,对于老师的建议便会非常重视,认真对待。正是在这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新型育人理论的指导下,我才根据张俊龙的个性特点,引导他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并引导他按照自己良好的意愿塑造自我,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标签:;  

引导设计促进学生转型--以学生自我形象设计为例_张俊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