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时空耦合关系研究_耕地面积论文

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耕地论文,劳动力论文,中国论文,县域论文,时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10-08-05

1 引言

发展经济学认为,推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和乡村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在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1-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据全国农业普查数据:1996-2006年农业从业人员减少19.42%,达8253万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然而,在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同时,非农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因素造成了耕地面积大量减少[4]。1986-1995年中国耕地年均净减少395.1万[5],1996-2006年年均净减少82.63万。作为人口与农业大国,中国耕地面积的大幅减少将威胁世界1/5人口的可持续食物安全[6],因而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也是乡村地域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业劳动力非农流转和耕地流失理应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区域单位耕地承载的劳动力数量也应有一个适宜区间。特别是在区域耕地快速减少的同时,农业劳动力能否随之非农转移,促进劳耕比例的适应性调节,成为保障乡村系统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现有研究侧重对农业劳动力或耕地变化的单要素分析,如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7],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8-9]、时空格局[10]与经济增长效应[11],或深入开展农户生产空间行为与特征的微观研究[12],以及围绕耕地保护战略,分析揭示耕地变化规律[13]、时空格局[14-15]、社会经济驱动力[16-19]、综合效应[4,20]、耕地保护体制与政策[21-22],也有学者提出了基于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耕地资源调控策略[23],而关于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耦合关系的研究欠缺。尽管已有研究通过构建劳耕弹性系数模型,揭示了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效益增长的内在动因[24],或探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量与耕地非农化量的时序变化特征[25],但二者耦合关系的定量分析与模拟研究亟须深入开展。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力变化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揭示其差异性特征有助于甄别特定乡村地域系统生产要素变动的协调性。本文基于地理学综合视角,侧重从县域尺度探讨中国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格局,深入分析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耦合特征,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来源

1996年、2000年和2005年的全国分县农业劳动力、耕地面积统计数据来自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分县地形属性数据来自《中国县(市)社会经济年鉴》(2008)。同时,利用相应年份全国分省统计年鉴对部分县域的缺失值进行了插补,最终获得1914个非市辖区县域单元的基础数据。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行政区划空间数据,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建立了空间分析数据库,以更为准确、快速、直观的模拟分析中国县域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变化及其耦合特征。

2.2 分析方法

2.2.1 劳耕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指标变化速度的比率,可衡量一个变量的变化幅度对另一个相关变量变化幅度的依存关系。本文基于劳耕弹性系数模型,通过分析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方向及其相对速度,进而揭示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特征。劳耕弹性指数(Labor-Farmland Elastic Coefficient,LFEC)可定义为一定时期乡村农业劳动力变化率与耕地面积变化率的比值[24],计算公式如下:

在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下,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劳均耕地增减状况可作为评判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力相对变化合理性的依据。为此,将有利于增加劳均耕地、促进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劳耕变化过程视为“增长型”;反之,则视为“衰退型”。具体而言:①在耕地减少区。若农业劳动力增加或其减少速度慢于耕地变化,都会导致劳均耕地减少,通常可评判该区域为衰退型区域;若农业劳动力减少速度快于耕地减少速度,则劳均耕地增加,为增长型区域。②在耕地增加区。若农业劳动力仍在增长且增速更快,则为劳均耕地减少的衰退型区域;若劳动力在下降或增速小于耕地变化,则为劳均耕地增加的增长型区域。

2.2.2 劳耕变化耦合类型分区 劳耕变化耦合类型分区,将从区域层面揭示中国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差异特征,提出协调耕地和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调控思路,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相关政策的制定。本文选取耕地面积变化率、农业劳动力变化率、劳耕弹性系数、人均耕地面识及县市地理类型等5项指标,在ArcGIS和Matlab软件支持下,利用1996-2005年分县数据开展基于SOM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26]的聚类分析,并进行县域劳耕耦合关系的区域类型划分。

图1 1996-2005年中国县域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

Fig.1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China's farmland change at county level during 1996-2005

注:图中斜线为“胡焕庸线”(下同)。由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27]。此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县(今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此线东南部36%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6%的人口。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

1996-2005年全国县域耕地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态势,其空间差异也十分明显(图1)。

(1)1996-2000年,731个耕地面积有所增加的县市带动全国县市耕地面积总量增加2.70%。从其空间格局变化来看,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导致南方地区耕地普遍减少;受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因素的影响,四川北部山区、陕西大部、内蒙古东北部耕地快速减少;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导致黑龙江松嫩、三江平原农区、内蒙古西部农牧区、山西大部、新疆大部、苏北和南方部分省际边界欠发达县域的耕地面积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2)2000-2005年,1343个耕地面积减少的县域带动全国县市耕地总量减少1.51%,其空间差异较前一阶段有所加剧。建设用地不断增长造成了南方地区耕地的持续减少;生态建设使“胡焕庸线”穿过省区(除黑龙江之外)县域耕地大幅减少;耕地后备资源的大量开垦导致黑龙江大部、吉林西部、内蒙古东北部及西部、新疆东部地区县域耕地明显增加,河南、湖南、广西的部分县市耕地面积也有小幅增长。

1996-2005年,尽管63.79%的县市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县市耕地总量仍有小幅增加,年均增长0.13%。该时段内我国耕地面积快速减少主要发生在城市市辖区内。从大区域格局来看,耕地增加区主要分布在东北松嫩、三江平原农区、辽河平原、内蒙古西部农牧区和新疆大部,在江苏北部、河南、山西、湖南、广西也有分布;耕地减少区主要分布在除黑龙江外的“胡焕庸线”穿过的省区,快速减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内蒙古中南部、河北北部、陕西、四川盆地及其北部山地丘陵区。总体而言,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县域耕地增减变化呈现明显的差异格局。在短期经济利益驱动下,当前县域耕地面积增加仍以北方生态脆弱区后备资源的开垦为主导,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和气候威胁亟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农业劳动力的时空变化

1996-2005年全国县域农业劳动力呈先缓增后速减的态势,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变化也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图2)。

图2 1996-2005年中国县域农业劳动力变化的空间格局

Fig.2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abor change at county level during 1996-2005

(1)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人口快速增长造成1996-2000年新增劳动力数量较多,全国仍有54.34%的县市农业劳动力呈增长态势,带动县市总体增幅达1.40%。快速减少区多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川东山区、陕南—渝北山区、湖北大部、江西大部、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和吉林大部,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主;快速增加区主要是河南大部、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大部、川西山区、安徽北部、广东内陆山区及雷州半岛,以北方地区和南方部分省际边界欠发达的山区县域为主。

(2)2000-2005年,农业富余劳动力非农转移进一步加快,有63.43%的县市农业劳动力呈净减少态势,全国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少8.18%。从其空间分布看,农业劳动力快速减少的县市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陕西大部,以及中部粮食主产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黄淮海地区劳动力也迅速减少,以长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增加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尤其以东北地区西部和新疆大部相对集中分布。

1996-2005年,全国县市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少6.90%。工业化、城镇化是川东—重庆—陕南—湖北—江西—皖南—江苏等地区和东部沿海鲁浙闽等省区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主导驱动力;而沿“胡焕庸线”带状区域及其西北地区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甚至大部分县市农业劳动力仍呈增长态势,主要是因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就业吸纳能力弱,以及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产生了农业劳动力滞留效应。

3.3 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耦合特征

基于劳耕弹性系数,按照耕地增加区和耕地减少区两种情形,进一步分析各时段中国县域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耦合特征。

(1)1996-2000年劳耕弹性系数的空间格局特征(图3):①在731个耕地增加的县市,280个为农业劳动力减少(FCR>0且LFEC≤0)的增长型县市,主要分布在苏北、浙西、湘赣粤边界、黔湘边界南部、吉林,以及内蒙古和山西的近京津县市,山地丘陵县市占77.14%;劳动力增速更缓(FCR>0且00且LFEC>1)的衰退型县市有252个,山地丘陵县市占78.97%,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大部、新疆、河南及云南的部分地区,并零散分布于省际边界地区;②在1183个耕地减少县市,农业劳动力仍在增加(FCR<0且LFEC≤0)的衰退型县市有588个,山地丘陵县市占76.36%,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安徽北部、河南大部、广东内陆和环京津地区;148个县市劳动力减少慢于耕地减少(FCR<0且01)的相对良性增长型县市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该类型将是今后县域劳耕变化的主导类型,68.68%为山地丘陵县市,前90%的县市LFEC的中位数为4.58。衰退型县市占县市总数的51.62%,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附近的山地丘陵区、北方新垦农区、黄淮海农区和南方省际边界偏远欠发达的山地丘陵区;增长型县市占县市总数的48.38%,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省区。

图3 1996-2000年中国县域劳耕弹性系数空间格局

Fig.3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labor-farmland elastic coefficient at county level during 1996-2000

图4 2000-2005年劳耕弹性系数的空间格局

Fig.4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labor-farmland elastic coefficient at county level during 2000-2005

(2)2000-2005年劳耕弹性系数的空间格局特征(图4):①在571个耕地增加县市,农业劳动力减少的增长型县市(FCR>0且LCI≤0)有340个,山地丘陵县市占68.62%,主要分布在广西大部、湖南中部丘陵、河南中部平原和浙江山区;农业劳动力增速更缓(FCR>0且00且LFEC>1)主要分布在南疆农牧区与东北松嫩平原区,79.09%为山地丘陵县市;②在1343个耕地减少县市,农业劳动力仍在增加(FCR<0且LFEC≤0)的衰退型县市有469个,山地丘陵县市占77.83%,主要分布在云南大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广东内陆、环京津地区;369个县市劳动力减少慢于耕地减少(FCR<0且01),呈相对良性的增长型,山地丘陵县市占74.06%,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北、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且90%的县市LFEC的中位数为2.97。经非参数检验发现该类型区劳耕弹性系数的数据序列与前一阶段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在该时段耕地非农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效率明显下降。总体而言,本期内衰退型县市占县市总数的49.53%,主要分布在沿“胡焕庸线”带状区域、东北和新疆部分地区;增长型县市占县市总数的50.47%,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省区,黄淮海地区大部分县市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迅速,呈增长特征。

(3)1996-2005年劳耕弹性系数的空间格局特征(图5):①在692个耕地增加县市,农业劳动力减少(FCR>0且LCI≤0)的增长型县市有317个,山地丘陵县市占66.25%,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苏北平原和浙江部分山区;农业劳动力增速更缓(FCR>0且00且LFEC>1)的205个衰退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河南东部及新疆西部地区,山地丘陵县市占79.02%;②在1222个耕地减少县市,农业劳动力仍在增加(FCR<0且LFEC≤0)的衰退型县市有473个,山地丘陵县市占77.59%,主要分布在云南大部、广东内陆、四川西部、甘肃南部、环京津北部和北疆部分地区;261个县市农业劳动力减少慢于耕地减少速度(FCR<0且01),呈相对良性增长型,山地丘陵县市占74.39%,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省区。在整个时段内,衰退型县市占县市总数的49.06%,主要分布在沿“胡焕庸线”带状区域,以及新疆、东北部分地区;增长型县市占县市总数的50.94%,主要分布在邻近我国经济发展“T”型主轴的南方地区。

图5 1996-2005年中国县域劳耕弹性系数的空间格局

Fig.5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labor-farmland elastic coefficient at county level during 1996-2005

综合分析各时段劳耕耦合变化的区域格局可以看出,各耦合类型的空间分布相对稳定。“胡焕庸线”可作为刻画中国耕地变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差异格局的重要分界线;沿“胡焕庸线”的带状区域内大部分县市受退耕还林政策影响,耕地快速减少,但由于该类型区多属山地丘陵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之退耕还林工程缺乏相应的非农就业促进措施,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远滞后于耕地减少;后备资源开垦、劳动力转移滞后导致该线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呈现耕地和劳动力“双增加”态势,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与生产效率提升,且在此劳耕耦合态势下,该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会进一步滞后;长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延续着耕地减少且劳动力转移速度更快的态势,劳均耕地呈增长特征。黄淮海地区近年农业劳动力转移明显加快,在耕地小幅波动的情况下劳耕关系趋于协调,且渐呈增长态势;南方部分省际边界山地丘陵县市的劳动力转移滞后,衰退型特征明显,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图6 1996-2005年中国县域劳耕变化耦合类型分区

Fig.6 Divisions of coupling cas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abor and farmland change during 1996-2005

3.4 劳耕变化耦合类型分区与调控

采用SOM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法,将劳耕变化耦合类型区划分为9大区域(图6),各类型区耕地与劳动力变化耦合特征及其差异见表1。优化调控劳耕关系的基本导向:①Ⅰ区和Ⅱ区,其耕地面积增加,农业劳动力增速更快,呈衰退型特征,应严格划定生态保育区,限制耕地开垦,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发展土地和技术集约型现代农业;②Ⅲ区以青藏高原区为主体,耕地略有增长,但农业劳动力转移滞后,应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业经济;③Ⅳ区以沿“胡焕庸线”邻近区域为主体,耕地快速减少,但农业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呈衰退型特征。应加强山区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着力发展多功能特色农业;④Ⅴ区在耕地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需进一步利用邻近经济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高效现代农业;⑤Ⅵ区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省份的内陆山区及海南省,耕地减少而农业劳动力未实现快速转移。应严格控制耕地流失,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发展特色高效农业;⑥Ⅶ区、Ⅸ区分别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冀鲁华北平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耕地减少的同时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劳耕弹性系数分别为2.49和2.64。应严格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提高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度与效率,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加快推进衰退型县域劳动力转移;⑦Ⅷ区主要分布在苏北、皖北和河南大部,后备资源开垦和农村土地整理促使耕地增加。因邻近经济发达区,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快速转移。但该区人口众多、乡村发展落后,促进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与稳定就业,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协调农村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

3.5 2005-2015年劳耕弹性系数(LFEC)预测

在新增非农就业岗位有限和耕地快速减少等因素影响下,2000-2005年增长型(FCR<0且LFEC>1)县市的劳耕弹性系数明显减小,而未来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仍呈增长态势,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北方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势必减少,因而耕地减少势头仍将加剧,而且在农村劳动力剩余程度大大降低的情况下[28],劳耕弹性系数可能进一步下降。分析预测未来时期LFEC的变化,可为协调劳耕关系和县域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按照3种假设来预测2005-2015年劳耕弹性系数:①基于空间聚类分区,随机抽取1996-2005年我国耕地与劳动力同向减少的355个县域样本,假定2005-2015年这些县域耕地和劳动力年变化率保持不变,预测LFEC值;②假定2005-2015年这些县域仍按各自1996-2005年的耕地和劳动力年变化率,选取2005-2015年的LFEC序列中位数;③假定2005-2015年间耕地和劳动力年变化率与2000-2005年全国总体的年变化率相同,预测LFEC值。经预测,3种情景下的LFEC值分别为2.57、2.44和2.63,其平均值为2.55。该值可作为确定中国城乡转型期耕地保护标准及调控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关系的基本参数。在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LFEC值的社会经济学意义在于评判耕地面积和劳动力变化的相对合理性,尤其是耕地非农化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带动效应,据此提出农村人地关系调控的区域性与阶段性策略。在耕地减少进程中,若劳动力减少速度不足耕地减少速度的2.55倍,则表明耕地减少过速或劳动力减少缓慢。因而需要结合具体县域特征适度控制耕地减少速度,或在合理耕地减少速度下加大农业劳动力转移力度。通过对耕地面积和劳动力要素的双向调控,达到有效保护耕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之目的。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1996-2005年中国县域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总量均呈先增后减态势:1996-2000年县域耕地总量增长2.70%,劳动力数量增长1.40%;2000-2005年耕地总量减少1.51%,劳动力数量减少8.18%。“胡焕庸线”是刻画中国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变化区域格局的重要分界线。沿此线带状区域受退耕还林等因素影响耕地快速减少,而农业劳动力转移滞后;其西北部区域耕地快速增加,农业劳动力仍在增长;其东南部区域耕地普遍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速度更快,仅此区域农业部门呈现劳耕良性耦合、劳均耕地增加的增长型特征。

(2)选取耕地面积变化率、农业劳动力变化率、劳耕弹性系数、人均耕地面积及县市地理类型等5项指标,采用SOM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县域劳耕变化耦合特征划分为9大类型区。各类型区应当结合劳耕变化耦合特征、自然地理条件、地域系统功能和经济发展态势等主导因素,积极促进农业劳动力适度转移,科学协调劳耕关系,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农业与乡村可持续发展。

(3)1996-2000年和2000-2005年,分别有447个和505个县域呈现耕地减少和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态势。剔除奇异值后,按照90%的县域计算得出劳耕弹性系数(LFEC)的中位数分别为4.58和2.97,结合非参数检验发现近年县域耕地减少过程中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效率明显下降。多情景预测分析表明,2005-2015年LFEC的趋势值为2.55。该值可作为科学确定我国城乡转型期耕地保护标准及调控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关系的基本参数。

4.2 讨论

(1)本文基于乡村系统发展的要素视角,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劳耕弹性系数在全国县域的应用,并预测了2005-2015年中国县域劳耕弹性系数的趋势值。综合应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劳均耕地及劳动弹性系数3项参数,可以更有效地调控农村人地关系。最小人均耕地可用以调控耕地绝对数量的变化,以保障粮食安全;劳均耕地和劳耕弹性系数可用来调控农业耕地与劳动力两大类生产要素的变动关系,以科学协调人地关系,提高农业生产率。

(2)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生产要素流动格局、机制及效应仍是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的前沿领域。由于农业劳动力兼业化较为普遍,农业劳动力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LFEC的趋势预测及其支撑决策还需考虑未来农业劳动力转移态势、就业弹性、农民工务工生命周期及耕地保护制度等因素。在获取丰富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后,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乡村系统发展的效应值得深入研究。探讨不同类型区县域适宜的劳耕弹性系数和最小劳均耕地面积,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与协调农村人地关系亟需深入探讨的命题。

*责任编辑注:如对本文图示有所疑问,请参照原刊彩图。

标签:;  ;  ;  ;  ;  

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时空耦合关系研究_耕地面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