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闷塞感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李大军1 冯涛2

1.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河南 南阳473000

2.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河南 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分析耳闷塞感的诊断手段,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耳闷塞感患者56名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耳闷塞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治愈的患者有48例,有效的患者有4例,无效的患者有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治疗前后患者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耳闷塞感症状,因此对耳闷塞感的患者,要早起诊断早期治疗。

关键词:耳闷塞感;诊断;治疗;中耳炎;鼓膜穿刺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420-02

耳闷塞感(aural fullness)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症状,主要表现为耳部有阻塞感、压力感及胀满感,大多伴随听力下降、模糊、耳鸣或头晕等症状[1],其发病率大约为1%-4%,其中女性较多,40-45岁人群为好发人群[2]。耳闷塞感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分泌性中耳炎、内耳缺血和膜迷路积水[3]。目前临床对于耳闷塞感的诊断和治疗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本文就56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耳闷塞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科学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耳闷塞感患者56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名,女性31名,年龄在37-5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5.12±0.17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耳内检查、纯音测听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有22例,内耳缺血的患者有19例,膜迷路积水的患者有15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临床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有耳闷塞感症状;(2)男女不限;(3)年龄在18周岁以上;(4)病程超过30天。

1.2.2临床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临床纳入标准或者没有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2)合并其他系统恶性疾病的患者;(3)有受试药物过敏史的患者;(4)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或者中途退出的患者。详细全面采集病史,检测咽鼓管的功能,

1.3耳闷塞感的诊断方法 根据耳闷塞感的形成依据,常见的发病原因有内耳、中耳、外耳及精神情绪疾病等。(1)根据患者的主诉及临床症状基本可以进行初步判断,耳闷塞感逐渐加重,并伴有痒感、疼痛及流脓等,常常为外耳或者中耳源性,常见原因为中耳炎;若患者耳闷塞感出现缓慢且较严重,当吞咽、打哈欠时症状可减轻,且伴有听力模糊、下降或者低频耳鸣症状多为中耳源性,若耳闷塞感时轻时重,伴有渐进性的或者突发性的听力下降或者头晕耳鸣等症状,多考虑为内耳源性。(2)专科体检科进一步明确耳闷塞感的原因,可以依靠鼻咽喉纤维镜、纯音测听、咽鼓管测压、盖来试验及瘘管试验等手段,前庭功能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1.4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比如鼓膜穿刺抽液,改善循环,脱水等。(1)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主要采取骨膜穿刺抽液的方法。嘱患者平卧,头偏向健侧,对患侧耳朵按照耳廓-外耳道-鼓膜的顺序进行消毒,并对外耳道及鼓膜进行麻醉,在耳内镜的监视下,在患者鼓膜前下象限位置用切开刀做一2mm左右的切口,抽吸干净鼓室内积液。然后注入适量地塞米松与α-糜蛋白酶混合液,4-5分钟后,抽吸干净,每天3次相同方法冲洗耳腔。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持续用药1周左右。(2)对于内耳缺血患者:主要以改善内耳血液灌注为主,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比如甲酸倍他司汀12mg,每天3次;(3)对于膜迷路积水的患者:主要以脱水治疗为主。可以给予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和改善耳蜗微循环的药物,常用利尿剂消除膜迷路积水。

1.5疗效评价 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症状、体征、纯音听阈测试及声导抗测试进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情况。其中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为:(1)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听力下降、耳闷塞感、鼓膜混浊及鼓膜膨隆等症状有明显改善,鼓膜完全愈合,纯音测听气骨差小于10分贝;(2)好转:治疗后,患者患者的听力下降、耳闷塞感、鼓膜混浊及鼓膜膨隆等症状好转,鼓膜愈合情况良好,纯音测听气骨差大于10分贝;(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听力下降、耳闷塞感、鼓膜混浊及鼓膜膨隆等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鼓膜不愈合。其中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人数+好转人数)/总人数×100%。纯音听阈测试:其中25以下为正常,25-40为轻度,40-55为中度,55-70为中重度,70-90为重度,90以上为极重度。声导抗测试分为A型、B型和C型。

1.6统计学方法 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治愈的患者有48例,有效的患者有4例,无效的患者有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治疗前后患者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耳闷塞感的治疗应该以对因治疗为主,对症处理为辅[4]。外耳道疾病的患者大多可以通过进行局部清理[5],对于病因明确的患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以手术穿刺抽液治疗为主,内耳缺血的患者以药物改善内耳缺血症状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膜迷路积水的患者主要以脱水治疗为主,常常应用利尿剂来达到治疗效果。

本研究发现,经过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治愈的患者有48例,有效的患者有4例,无效的患者有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后患者耳闷塞感的症状及各项检查项目的结果明显好于治疗前,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资料说明对于耳闷塞感的患者,及时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

但本文的研究时间过短、样本容量过少,没有对各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探讨,因此仍然需要长时间、大样本容量的研究来详细阐述各种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具体操作与注意事项,为临床选择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魏政红,韩光,李本农等.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4):1145-1146.

[2]植少娟,黄银芝,刘艳娟等.鼻咽癌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观察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9):2418-2421.

[3]王爱初,王煜婷,郭桂明等.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及治疗[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513.

[4]梁鸣.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0例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09(23):145.

[5]高云鸿,高占梅,饶胜国等.鼓膜穿刺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598-1600.

论文作者:李大军1 冯涛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耳闷塞感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李大军1 冯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