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及其对我们的启示_文科专业论文

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及其对我们的启示_文科专业论文

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战后论文,学科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国高等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文科、轻视理工。甚至有人认为,战后英国经济发展缓慢是与这一特点分不开的。两年前国家教委高教司委托我所研究国外高等文科教育的概况及其发展。利用这一机会,我考察了战后英国高校学科结构的状况及其变动,现将部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一.重文科轻理工的强大传统

人们认定英国高教最大特点之一是重文科轻理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以文科见长的牛津和剑桥大学享誉世界,但却没有任何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大学可与之匹敌;英国的高校培养出了莎士比亚、拜伦等一大批名震全球的文豪,培养了亚当·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等众多长期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家,等等,但出自英国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仅有牛顿、达尔文等为数较少的人,至于工程技术人才,属于世界级的人物实在找不出几个。

上述现象确实反映出长期以来英国高教存在着重视文科轻视理工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已形成一种传统。反映这一传统的最直接证据,莫过于在校学习文理工各科的学生比例,即学科结构的失衡。

英国最古老、最有名的牛津、剑桥大学是适应教会培养主教、牧师等需要于十二、三世纪创办的。其它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如教堂学校、天主教四大托钵修会、四法学协会等,也是适应教会和培养政府官员、律师等需要而创立的。因而,在整个中世纪,高等学校实施的基本上就是文科教育,各门课程通常建立在七门人文学科的基础上。十八、九世纪后,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高校中文理工开始分科。与此相应,剑桥大学设立了科学学科和卡文迪什实验室;新创立的以工业城市为依托并为其服务的十一所城市大学不仅是教学中心,而且是工商研究的中心。然而,尽管理工教育开始进入英国高等学校的讲堂,但文科仍牢牢占据统治地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大学各学科在校学生人数比例为例,1925—1929年;1930—1934年;1935—1938年三个时期内,文理工科学生之比分别为(以文科为1)1∶0.32∶0.17;1∶0∶0.34∶0.18;1∶0.35∶0.2。如果将理工作为一大学科,那么,同期文科与理工科之比分别为1∶0.50;1∶0.51;1∶0.56。这表明, 十四年中虽然理工科略有增加,但二者在校生合计也仅及文科的一半左右。特别是工程学科,学生人数更少,尚不足文科的20%。

诚然,我们不能用现今的学科比例标准去判断六、七十年以前的比例,但是,即使与当时英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比,或与美国、德国相比,英国高校学科结构也严重失衡,文科过于突出,理科特别是工科相对弱小。

不同高校和不同学科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不同地位和身份,从另一侧面反映出英国重文科轻理工,特别是轻工科的倾向和传统。

长期以来,英国大学文科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收入始终高于理科和工科,这种状况甚至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例如,1564年对7000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和薪金状况所作的调查表明,在化学家、电子工程师、数学家、民用工程师、经济学家、化工工程师、会计师和文人等8 种专业分类中,如果按年龄大小将他们分成5个年龄组的话, 文人的起点年薪就比化学家多400英镑,到第四个年龄段时, 他们至少比其他专业人员平均高出600英镑〔1〕。不同学科毕业生不同的收入水平清楚地揭示了英国重文科轻理工的传统。

这一传统还可以从不同学科在英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反映出来。英国大学,特别是牛津和剑桥这两所以文科为主的大学是英国社会“精英”的摇篮,是培养各层官吏的主要基地,对维护和强化大英帝国的统治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1815年至1914年,有15位首相毕业于这两所大学;1584年在大约400 名下院议员中,有145人来自牛津和剑桥;1918—1935年,在抽样的1003 名保守党议员中,一半左右有大学学历。相反,作为工业革命或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祥地的英国,其大学却置身于创造发明之外。例如,对工业革命发挥巨大推动作用的蒸汽机、纺织机和火车等都是由大学以外的从事实践的能工巧匠发明的,“大学没有发挥过任何作用”(阿什比语)。在以电气为标志的十九世纪末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英国大学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不同学科所起作用的巨大反差既是英国重文轻理更轻工这一传统的反映,又是它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中世纪各国的高等教育,最初几乎都是适应宗教或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而创立的,因此,当时的大学教育基本上就是文科教育;近代科学技术问世后,理工科开始引入大学教育之中。这表明,各国的高等教育都曾有过偏重文科的历史。问题在于,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国家(例如美国、德国)逐步加大了科技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淡化了过份偏重文科的传统,文理工之间达到了较为均衡的发展,为什么直至二次大战前后,英国仍固守这一传统不放呢?我认为,这与英国特定的国情密不可分。

凭借着十七世纪中叶最早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随之以能工巧匠为先锋的工业革命,英国建立了庞大的“日不落帝国”,聚敛了巨额的财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摆在英国统治集团面前的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如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的各级各类官吏和专业人员,以维护和巩固大英帝国的统治。正是在这一特定国内国际条件下,主要担负培养官吏的高校,特别是大学文科备受英国社会和统治集团的青睐。十九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虽然对英国有所触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它的利益。这是因为,尽管英国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它仍然可以凭借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大英帝国范围内的各种商业特权继续掠夺大量财富,称霸一方。笔者认为,这是英国长期以来轻视科技教育、轻视理工、偏重文科的传统难以淡化,高校学科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

二.五、六十年代高校学科结构的调整

二次大战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战争摧毁了它的25%的财富,它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和贸易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尤为重要的是,战争期间和战后,殖民地纷纷摆脱英国统治而宣告独立,“日不落帝国”土崩瓦解,从而使英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大为衰落,在某种程度甚至不得不依附美国。这一切意味着,英国种种保守传统赖以生存的基础已彻底动摇。面对着这种生死攸关的形势,英国统治集团开始认识到,只有变革才有可能挽回颓势。在社会领域大力实施“福利国家政策”,在经济领域实行国有化政策,在政治领域更加鲜明地推行两党政治等,这是英国政府实施改革、缓和阶级矛盾、调整生产关系、恢复经济活力、力图东山再起的基本战略措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强科技教育、调整高等学校学科结构,也是这一基本战略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

战后不久,英国政府和教育界的许多人士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时普遍认识到,现代战争的胜败和国家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科技教育的发展及其应用,因此,要振兴英国,首先应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科技教育。这一认识虽不全面,但确有一定道理和针对性。当时英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发展缓慢,二是学科结构严重失调,科技教育滞后。

英国高教当时大大落后于其它发达国家,例如,二次大战前夕,全国在校大学生总计只有5万,将近1000名居民中才有一名大学生, 这不仅低于美国200名居民便有一名大学生的比率, 而且低于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

英国科技教育滞后既表现在高教学科结构失衡、理工过轻,也表现在专业划分过窄、过细和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严重割裂。例如,英国的大学通常为攻读荣誉学位的学生仅仅开设一门主要课程,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在这门学科上,而这些学科的学生又占学生总数的70%;学习两门学科课程的学生很少。由此相应,高校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学习严重分割,互不相通。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后的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上就是围绕着上述问题展开的。

为了扶植和推进高校科技教育,英国政府和教育界首先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舆论宣传,努力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重文科轻理工的旧观念。战后不久,政府便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调研,相继发表了有名的《帕西报告》和《巴洛报告》。这两个报告的主要结论是,为了振兴英国经济,克服科技人员数量和质量都严重不足的问题,大学和技术学院必须联手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中央政府应提供更有力的财政支持。与此同时,政府首脑也亲自出马,大力宣传科技教育。例如,前首相邱吉尔在一次演说中公开提出:苏联的技术教育和技术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了避免落伍,英国人民必须奋起直追。当时的在职首相艾登则更明确宣称:“胜利不属于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属于拥有最佳教育制度的国家”,“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弥补英国以往在这方面的缺陷”。

在较充分舆论准备的基础上,英政府于1956年2 月颁布了技术教育白皮书,不仅进一步阐明了发展高等科技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规划了发展的蓝图。同年,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按地方、地区、大区和高级技术学院等四个层次发展高等科技教育;决定设立10所可以开设第一级学位和研究生课程的高级技术学院,提高科技教育的学术地位和档次。与此同时,政府决定选择帝国理工学院等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作为重点扶植和资助的对象。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五十年代科技教育形成了一次发展的高潮,科技教育的水平和所占比重,特别是工科比重明显提高,学科结构失衡问题初步得以纠正。例如,1957年,英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文理工科的比例为1∶0.29∶0.51(或文科占55.3%、 理科16.5%,工科28.1%);文科与理工的比例为1∶0.81。 到了1960年,文科所占比重续降至53.8%,而理科和工科分别增至17.2%和28.9%。这与二次大战前夕相比的1∶0.35∶0.20或1∶0.56的比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十年代英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1963年发表了影响深远的《罗宾斯报告》。该报告提出,“所有具备入学能力和资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该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应成为英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办学原则。政府接受了该报告的基本原则和它提出的发展目标规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加速高校的发展,另一方面着力纠正专业划分过窄、过细和文理彼此割裂的弊端。在种种举措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创建10所“新大学”。

前已谈及,英国大学发展极为缓慢,从十二世纪剑桥大学创立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大学总数才增加到20多所;除牛津、剑桥和伦敦大学外,其它大学规模都不大,1962年,全部在校生仅有11.8万。六十年代创立的10所新大学平均规模为5000人,这意味着,它们的创立使大学在校生人数10年间猛增了50%,成为英国历史上大学发展速度最快的十年。

新大学“新”在它打破了大学由民间团体和私人举办,以及大学必须经过多年“学徒期”这一英国近代大学的传统;新大学均由国家创办,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是正规大学。新大学“新”在办学思想新,新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采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力图解决大学专业过窄、过细的问题;二是加强文理交流,克服二者割裂的问题。

与老牌大学通常只为学生开设一门主要学科(单科)的荣誉学位课程不同,新大学大多按学群为学生提供学位课程。学群带有强烈的跨学科的特点:每个学群包含许多单科,以便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术和知识基础。理工学群除了向学生提供更宽广的理工基础,还要提供文科课程;同样,文科学群除了向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文科基础,还要提供理工课程;同一学科往往设在不同学群中,以便使各个学科的知识相互贯通。

总之,新大学在加速高教发展,加强文科和理工科的联系,克服文理割裂方面成绩斐然。

此外,英国在六十年代还创立了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为大学以外的学位课程学生授予学位; 正式实行高等教育的“双重制”(thebinary system);五十年代的10所高级技术学院升格为正规大学。 它们都对英国高教发展产生了明显作用。

三.七十年代的再调整

六十年代英国高等教育获得迅猛发展,文理分割、专业过窄过细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纠正。然而,过快的发展却使五十年代刚刚得以大致均衡的高教学科结构再度失衡。例如,文科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53.8%上升至1965年60.5%,更升至1970年的65.0%,比十年前增加了11.2个百分点,与此相应,理工科特别是工科大幅度下降。这种再度失衡是与新大学的创建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这些新大学都是文科所占比重超过理工科的综合大学,从而导致整个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再度严重失衡。

人们通常把七十年代称作英国高教的调整期,实际上,这种调整主要不是体现在放慢发展速度,而是体现在学科结构的再调整和端正高校理工科科研方向上。

二次大战后,英国政府始终把加强科技教育,扭转高教学科结构失衡作为推进高教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十年代工科教育无意中的再度跌落以及七十年代经济形势的恶化,促使它采取更果断、更有力的举措,力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创立和发展多科技术学院便是更重要的举措。在1965至1973年的短短几年内,正式成立的多科技术学院有30所,经过5—6年的发展,其在校学生数已与所有大学在校生数大体相当。多科技术学院主要为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制学生提供第一级学位、研究生学位和国家高级文凭等高级技术类和职业类课程。当然,基于重视文科的传统,也为了满足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多科技术学院也提供一定数量的文科特别是应用文科的课程。由于这类学院在校生数量众多,提供的课程水平较高,理工科的学生明显多于文科学生,因而,它的创立和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英国科技教育的水平,而且再次扭转了文科与理工科学科结构失衡的局面。例如,到1975年,高校文科学生所占比重已从5年前的65.0 %降至48.7%,下降了16.3个百分点,而理工科则从35.0%增至51.3%。从七十年代中期至今,英国高校文科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这一水平上。它表明,此次学科结构调整比较成功。

此外,这一时期创办的蜚声世界各国的开放大学,也对英国高级职业和技术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由上可见,对英国重文科轻理工的说法应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从时间上看,七十年代以前这一问题确实较为实出,但在此后,如果仅从学科结构看,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文理工比较均衡(见附表)。再从成效看,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到1980年,如按人口平均计算,英国始终是该奖项获奖最多的国家,这是英国理科科研水平和成就的最重要标志。实际上,说英国轻理工一是相对于对文科的过分偏爱,二是指在科技教育中重基础研究而轻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理论研究与开发应用严重脱节。众所周知,英国在物理学、化学、海洋和环境等基础学科领域中,其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它们大都停留在实验室中,许多成果却很快被日本和西德拿去实验应用了。

英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许多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从七十年起开始把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作为推进科技教育,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政府采取措施,将以往大学关门搞科研的模式改为由政府部门确定所需研究项目,特别是具体的应用开发课题,而由有资格的专家学者提出申请,获准后,由政府拨付研究经费的新体制,从而将高校科学研究与科技的工商业应用比较密切地联系起来。八十年代后,英国高教的许多改革措施,诸如设立教学公司、与企业签订科研合同、实施研究生综合培训计划、建立科学园等,都是立足于克服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严重脱节的弊端、加强科技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一战略方针展开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七十年代高教学科结构再调整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方针已取得一定成效。

总之,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英国高教文科和理工科基本上各占半壁河山,即一半对一半;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理工科之间有所调整:理科略有下降而工科相应提升,工科明显高于理科(见附表)。与此同时,文理相互联系、渗透有所加强,科技教育与实践的联系进一步紧密。这一切意味着,英国高教学科结构的调整已告一段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英国社会长期存在的重文轻理更轻工的传统也大为改变。

四.几点启示

考察英国高教学科结构的调整,从中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1、 学科结构合理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大局。长期以来,大英帝国的统治为什么比较巩固?人们为什么普遍认为英国统治手腕“高明”?重要原因之一,是英国极为重视文科教育,培养了大批得心应手的官吏和专业人员。为什么二次大战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及七十年代以前英国在工程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和西德,其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英对理工科,特别是工科重视不够,且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严重脱节。八十年代后,英国经济形势较许多发达国家为好,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它调整后的高教学科结构较为合理,各类人才的需要都能得到相应满足,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不能不说是重要因素之一。这就清楚表明,学科结构应当合理调整,不能倚重倚轻,否则,将影响全局。

2、何为学科结构合理?这是学科结构调整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英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的考察研究表明,不存在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和职业结构,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通常,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时科技人才需求量较少,因而文科所占比重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增大,文科比例将会下降,而理工科相应提高,二者比例处于相对均衡之中,目前发达国家大都处在这一阶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未来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员将逐步减少,而从事经营管理的人员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人们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享受闲暇的时间更多,因而,高教文科人数将逐步增加,理工科人数则将相对减少,从而形成新的学科比例结构。当然,这只是国际上的一般趋势,具体到一个国家,则必须根据特定的国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例如,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其文科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其它发达国家,而理工科则远远低于其它国家。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政府采取了大力发展私立高教的方针。那些渴望上大学而又难以支付私立大学理工科专业高昂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只好选择收费较低的文科专业,因此,战后以来,日本理工科所占比重始终大大低于文科。显而易见,这种文重理轻的学科结构是与日本政府发展高教的特定方针有关的。

3、学科结构调整绝不是一项纯技术的工作, 而是一个艰巨的不断使教育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不断地与某些旧文化传统决裂的过程。英国重视文科,重视培养等级分明的绅士式人物的传统是很强大的,要扭转绝非易事,它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使学科结构调整基本告一段落。例如,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政府确定的理工科招生人数明显超过文科,但大多数学生都宁愿报考文科而不报考理工科。因此,应充分认识高校学科结构调整的艰巨性,积极、耐心地做好工作,特别是决策者的观念转化工作。

4、学科结构调整中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市场经济和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无疑对学科结构的调整、旧传统观念的改变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政府的认识、态度、决策和措施却是直接起作用的因素。政府不应屈从落后的旧传统和某些眼前利益,而应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调查研究,采取果断的正确措施,同时,应广泛动员舆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以保证政策和措施的贯彻执行。

5、考察各国高教学科结构,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政府文件,报告和官员们口头上最强调政治思想工作,最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和前苏联,却最不重视主要承担干部培养和精神产品生产的文科教育,其文科仅占高教学生总数的大约30%,而口头上似乎不怎么强调政治思想工作的资本主义大国,却普遍比较重视文科,其文科学生通常占学生总数的一半或一半以上?

附表:若干国家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在校学生人数所占%数)

年份

学科1957

1960

1965197019751980

1990

英文55.3

53.8

60.565.048.749.9

48.8

国理16.5

17.2

15.214.724.421.6

17.7

工28.1

28.9

24.120.226.828.6

33.5

法文48.1

54.160.058.2 - 59.9

理33.1

27.418.616.7 - 21.7

国工18.7

18.521.425.0 - 20.6

西文42.1

42.944.942.848.8

47.8

理16.9

17.022.120.915.1

15.3

德工40.9

40.034.436.236.5

36.8

日文58.6

65.366.365.465.2

65.6

理8.37.6 7.8 7.8 8.07.3

本工33.1

26.925.826.726.7

27.1

美1

文54.2

55.256.054.353.3

56.9

理27.3

27.326.024.419.5

17.3

工16.0

17.518.013.719.0

25.9

前文23.2

23.322.8 - 31.8

苏理15.5

15.014.6 - 68.2

联工61.3

61.662.6 -

注1:1975年以前的数字为大学本科学科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UNESCO统计年鉴(1965、1970、1978—79、1985、1993年)的数据计算。

注释:

〔1〕参见王承绪:《战后英国教育研究》,第300页。

标签:;  ;  ;  ;  ;  ;  ;  ;  

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及其对我们的启示_文科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