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胫前外伤后溃疡伤口个案护理体会论文_刘祥庆

一例胫前外伤后溃疡伤口个案护理体会论文_刘祥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9医院 010051

摘要 目的:胫骨前区是软组织损伤的常见部位,因此部位软组织薄弱,血液循环差,外伤后极易形成慢性创面。且常由于局部伤口较小,或无明显伤口而早期被忽视,直至伤口出现坏死、感染、疼痛、破溃。本文分析1例胫前外伤性溃疡伤口患者护理体会。方法:对一例胫前外伤性溃疡伤口运用湿性愈合理论,根据伤口的特点在伤口的不同阶段使用百克瑞,银离子藻酸盐,泡沫等湿性敷料在抗感染,吸收渗液,促进上皮爬行,减轻疼痛方面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在伤口的不同阶段运用新型敷料,在抗感染,吸收渗液,促进上皮爬行,效果明显,对创面的渗液吸收和愈合关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 胫前外伤;湿性愈合理论;新型敷料;护理体会。

溃疡是指皮肤或钻膜组织损伤且合并感染,导致伤口不能及时愈合。溃疡不仅从肉体和精神上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胫骨前区皮肤解剖结构特殊,往往相对轻微的胫骨前区创伤都能导致外伤性溃疡。临床上患有胫骨前区外伤性溃疡且多年不愈的患者并不少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长期不愈者还有恶变的可能。在早期治疗时,主要由我们护理人员进行处置,因此必须加深对胫骨前区外伤性溃疡的全面认识.以提高护理和治疗的水平。胫前皮下脂肪层较薄弱,血供容易受阻,使血液循环不畅,导致伤口愈合较慢。 在生活中胫骨前区损伤常常发生,由于患者对患处未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使患处疼痛加剧,出现血肿并伴有潜行性溃疡伤口〔1〕,给后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如果一旦伴有感染,愈合更难。因此,本研究对胫前外伤患者运用湿性愈合理论,使用新型敷料,观察愈合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患者 男 65岁,无业。身体健康,完全自理,BMI指数30。询问病史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在正常范围内。拒绝完善血管彩超及相关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一月前爬楼梯时磕到了台阶上导致的外伤,当时出现了疼痛血肿的症状,但因无明显伤口及表皮擦伤,未引起患者的重视未予处理,一周后血肿破溃,在外院治疗效果不佳于转诊到医院门诊换药治疗。

1.2患者右下肢小腿胫前可见大小4.5cmX4.5cm,组织类型黄色75% 红色25%。少量脓性渗液,伤口边缘增生,周围皮肤浸渍

2、护理

碘伏清洁伤口周围皮肤,清洗用生理盐水伤口,无菌纱布擦干,彻底清除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伤口创面百克瑞纱布湿敷平铺,纱布外层覆盖,纱布绷带固定〔2〕。每日换药一次,连续使用5天后,评估伤口组织类型黄色50%红色50%渗液变清,感染情况得到控制,因为患者有糖尿病,给与银离子藻酸盐藻酸盐银进行伤口填充以预防感染,管理渗液。外层水胶体覆盖,为伤口创造湿性愈合环境。2天后伤口周围浸渍明显,给与更换泡沫敷料,因为此类敷料具有多孔性,表面张力低,富有弹性具有高吸收性能,并且可以缓冲外界压力,起到保护的作用〔3〕。根据伤口渗液情况每三天更换一次敷料。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状况情况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保证患者饮食健康,多食用一些含蛋白质、维生素C等食物,保证患者每天食用1.5~2 g/(kg.d)的蛋白质,1.5 g的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及毒素排出;患者休息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有利于静脉回流,嘱患者尽量不要久坐,每次30分钟最佳;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从慢走开始,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当调节行走的速度及时间。

对伤口进行处理时,应按照国际伤口评估原则对伤口状况进行评估和记录。包括组织类型、感染或炎性反应、潮湿度、伤口边缘,每次换药予以拍照和测量,对伤口进行对比,准确记录伤口变化,包括:伤口大小、颜色、渗液、气味、边缘、外敷料情况;采用胫前外伤性溃疡伤口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表格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技术服务、沟通协调、环境管理4个项目;对伤口愈合结果、伤口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估。

3、结果

治疗21天后,伤口为新鲜肉芽组织,创面明显缩小,湿性愈合理论应用新型敷料对伤口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缩短愈合时间,达到患者减轻疼痛,保护创面不受细菌侵袭,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从而促进肉芽生长,使伤口尽快愈合。防止感染现象发生。

4、讨论

大部分胫前外伤都是由于意外摔伤所致,摔伤后患处往往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但无明显伤口及表皮擦伤;因患者未及时对患处进行任何处理,导致患处疼痛加重,甚至会出现局部外伤性溃疡伤口,给后续治疗带来较大困难;若患处出现血肿并伴有潜行性溃疡伤口时,在处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患处血肿的情况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避免伤口情况继续加重;伤口未出现溃疡时,可应用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及伤口愈合,达到消肿的作用。湿性愈合理论是应用保湿敷料对伤口采取保湿处理措施,敷料与创面周围皮肤紧密贴合,使创面形成微酸、低氧、湿润的环境,达到减轻患者疼痛,保护创面不再受外部细菌侵袭,抑制创面细菌得生长,从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是伤口尽快愈合,防止感染现象发生。

4.1控制感染时创面愈合的关键,百克瑞纱布,银离子藻酸盐对感染的控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百克瑞是生物复合酶制剂,主要由溶葡萄球菌酶和溶菌酶组成,这两条酶共同作用形成对致病菌双重破壁杀菌,能迅速杀菌,并使致病菌极难产生耐药性。另外,溶葡萄球菌酶含有锌离子,具有促进细胞分裂、胶原蛋白合成和上皮细胞生成的作用。酶安全性也比较好,无刺激、无细胞毒性,利于组织细胞的生长。银离子藻酸盐能够低浓度持续释放银离子,起到杀菌,吸收渗液,促进愈合的作用。

4.2控制血糖是创面愈合的基础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高血糖,影响组织细胞的能量利用,降低防御能力,极易感染,糖代谢紊乱是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综上所述,对所有胫前外伤患者均应用湿性愈合理论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胫前外伤性溃疡伤口的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 昕,蒋琪霞,彭 青.湿性疗法在低温烫伤伤口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5(04):215-216.

[2] 翟翠球,朱燕英,何金爱.湿性疗法在胫前外伤性溃疡治疗中的运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0(06):365-366.

[3] 胡素琴,蒋琪霞,周 昕,等.湿性疗法结合整体干预治愈全身41处伤口的护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11(06):211-212.

[4] 宁强华,陈得一,唐华丽,等.湿性愈合理论在治疗压疮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3(09):132-133.

[5] 张晓琳,蔡 鑫,丁秀红.湿性愈合治疗压疮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7):147-148.

[6] 王艳霞.湿性愈合疗法在老年性压疮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8(16):197-180.

[7] 赵海霞,董秀萍.湿性愈合对深度溃疡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16(S3):33-35.

[8] 李红梅,周光旭.实行与和方法对外伤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18(33):176-177.

论文作者:刘祥庆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一例胫前外伤后溃疡伤口个案护理体会论文_刘祥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