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探究论文_谢军娥

社区医院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探究论文_谢军娥

吴中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谢军娥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医院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性予以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心理护理情况。结果:经护理后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惧怕疼痛、担心预后不良等情绪反应均得到很好的控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结论:社区医院手术室护士应当重视对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心理状态,做好围术期心理干预工作,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手术进程顺利,促进术后康复。

关键词:社区医院;手术室护士;心理护理;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CR

随着当前医疗模式的不但转变,临床护理技术也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1-2]。对于手术患者而言,实行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显得极其重要。长期临床实践表明,患者的手术成败与其心理因素存在有密切的联系[3]。本院通过对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予以心理护理,探究社区医院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与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患者年龄在18~81岁,平均年龄45.7±14.2岁;其中包括45例骨科手术患者,36例外科患者,19例妇科患者。手术麻醉类型选择中,接受全身麻醉患者34例,行椎管内麻醉患者39例,行臂从神经干阻滞患者14例,行颈丛神经阻滞患者5例以及行复合麻醉患者20例。术程在30min~7h,平均术程3.19±1.72h。纳入患者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术前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对病历资料认真阅读,在充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后,对其心理情况进行初步评估。通过亲密交谈解决患者对手术治疗的心理包袱,尊重患者的个人意见。术前护理人员同时也要对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注意事项。强调手术安全性与预后结果,让患者对其将进行的手术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从而降低恐惧感。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也需对其介绍相关的手术设备、麻醉方式,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以及护士情况。术前对其介绍此类手术以往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轻术前焦虑感。护理人员同时应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与疏导工作,取得家属的支持与信任,减少患者来自家庭的压力。

1.2.2术中心理护理干预。术中护理过程要求护理人员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且温馨的手术环境。术中护理人员对患者应加以安慰、支持以及鼓励,说话注意语言艺术性,适当通过幽默诙谐的话语让患者保持心情放松。护理过程注意倾听患者的倾诉,并恰当通面部表情(点头、微笑)进行回应。术中掌握好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根据其病情预测心理动态发展情况。当患者在术中因过度激动导致哭泣时护理人员应予以安慰,诱导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稳定其情绪,使其能积极地配合进行手术。医护人员的交谈中尽量谈对手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类话题,避免涉及到患者的隐私。

1.2.3术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清醒的患者应当告知其手术进展顺利,术中一切正常。在转回病房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好术后的各项注意事项,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交代患者家属的内容要避开患者,以免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此外,还要做好对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尽量取得其家属对护理过程的配合,通过患者家属对患者具体心理变化进行了解,共同完成心理护理干预,增强患者对病情恢复的信心,实现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

了解患者在心理护理前后的情绪反应,对比护理前后差异。通过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该量表评分满分100分,以90分及以上表示对护理极为满意,60~89表示对护理满意,60分以下表示对护理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情绪反应调查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对比应用x2检验,P<0.05表示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惧怕疼痛、担心预后不良等情绪反应均得到很好的控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93例非常满意、7例满意、0例不满意)。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情绪反应比较

时间 例数 患者的情绪反应 紧张焦虑情绪 担心预后不良 惧怕疼痛 心理护理前 100 69 13 30 心理护理后 100 5 1 2 x2 - 87.859 11.060 29.167 P - <0.05 <0.05 <0.05 3讨论

对于手术患者而言,不论年龄、病情情况、文化背景以及经济条件等的差异,在术前均会存在有紧张、恐惧的心理[4]。此类情绪往往是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缺乏对手术知识的了解与担心手术的预后所致。当发生精神紧张、心理恐惧时,患者的交感神经会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其血压值升高以及心率加快等,因此患者在临上手术台时可能会表现出四肢发冷、发抖等,严重甚至导致患者陷入意识模糊等不良情况。因此,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术中的不良情况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惧怕疼痛、担心预后不良等情绪反应均得到很好的控制。在术中一旦患者陷入恐惧、焦虑,易表现为哭泣、惊惧等状态,其严重干扰到手术进程,极易造成手术操作失误,因此,术中应做好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处于一个安静、清洁、舒适且温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进程的顺利。在术后,同时也应对患者进行安抚与鼓励,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因此,也不能忽视术后的心理干预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社区医院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案充分得到患者们的认同与肯定。

综上所述,社区医院手术室护士应当重视对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心理状态,做好围术期心理干预工作,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手术进程顺利、促进术后康复等。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7(30):259-260.

[2]李胜男.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7,4(1):154-155.

[3]容淑娟,赵倩,苏芳.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0):259-260.

[4]王凤珍.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14-215.

论文作者:谢军娥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社区医院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探究论文_谢军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