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历程_社会心理学论文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历程_社会心理学论文

中国社会心理学九十年代前期历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心理学论文,中国论文,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前期是中国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的5年, 也是取得丰硕成果的5年。在此期间,据不完全统计, 大陆共出版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和教科书13种,〔1〕还翻译、 撰写了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十余种专著。国内学者撰写并出版本学科专著,这在前十年是为数不多的。〔2〕这一新事物的出现, 表明我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表明了研究者研究能力的提高、洞察层次的加深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另外,还翻译、编写、出版了400余种分支社会心理学、 应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和读本。(参见表1)

这一期间还有众多的研究成果或探索性文章发表,以及对国外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动态的介绍。据对《报刊文献索引》中社会心理学文章〔3〕的不完全统计,5年期间共发表研究性、探索性、评价性文章4134篇,平均每月达80篇。(参见表2)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活动同样比较活跃。1990年8月, 全国学会于天津市南开大学召开了第3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4届学术年会。1992年6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湖北省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研究》编辑部3方联手, 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研究讨论会。1994年8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与内蒙古心理学会联手,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研究讨论会。后二次会议均出版了论文集。自8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历次学术会议,均未出版论文集,这一方面是因为经费缺乏,更重要的是论文质量参差不齐。90年代两本论文集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达到了较高的层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机构有了较多的增加。自8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建社会心理学研究室,广州师范学院成立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等成立社会心理学教研室之后,90年代,天津市社会科学院于1991年6 月成立了社会心理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成立了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也于1994年成立社会心理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等单位则成立了社会心理学教研室。

表1 1990-199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和读本

年份

类别 19901991

1992

社会心理学基础理论、教科书 1

5 4

社会心理学某一方面的理论16 6 8

心理学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9

10 5

人格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学 5

10 3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3

8 12

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4

7 7

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9

14 5

领导、管理、经营方面的社会心理学29 27 25

劳动、人事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2

4

情报、新闻、传播方面的社会心理学3

4

消费、广告、销售方面的社会心理学7

9 3

日常生活、交往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5

10 9

婚姻、家庭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2

5 4

改革、政治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2

3 3

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13 19 7

犯罪、劳改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1

6 8

某类某群的社会心理 1

1 3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4

4 4

其他方面的社会心理学4

1 1

年份

类别 19931994合计

社会心理学基础理论、教科3 13

社会心理学某一方面的理论11 41

心理学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24

人格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学 5 23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5 23

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9 29

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3

1 32

领导、管理、经营方面的社会心理学11 1 93

劳动、人事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1

7

情报、新闻、传播方面的社会心理学7

消费、广告、销售方面的社会心理学1 20

日常生活、交往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26 50

婚姻、家庭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7 18

改革、政治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8

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6

3 48

犯罪、劳改方面的社会心理学 2 17

某类某群的社会心理 3

8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3

1 16

其他方面的社会心理学3

9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新书目》1990-1994年的书名目录统计。

表21990-1994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性、探索性文章

范畴分类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合计

心理学 175124135148125707

社会学 145130113117 81586

管理学、领导学 59 87 54 58 33291

经济57108 70 70 21326

政治

112120132108104576

科学、文化 18 43 49 53 20183

教育

169310249296183

1207

体育 2 9 16 9 35 71

犯罪44 35 52 34 22187

总计

781966870893624

4134

其中译文28 30 29 19 10116

平均每月71 88 73 81 78 80

90年代后两个研究、教学组织的成立,在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史上具有“新标志”的意义。在8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机构基本上隶属于社会学研究或教学系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研究人员的学科训练尽管事实上与心理学具有更多的联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力量尽管主要分布于心理学系、所,但是这些系、所却不“情愿”成立“社会心理学”的专门机构。而在社会心理学力量相对薄弱的社会学的系、所,则比较重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系、所之所以不情愿建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教学机构,有着深层的原因。一些心理学者将心理学视为纯粹的自然科学,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模式,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实验的、精密的研究,得出可以重复、验证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社会心理学由于将个人、群体与他人、群体、社会之间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社会环境与行为反应方面难以进行精确控制和测量,因而被认为是不科学的。这使得社会心理学在与心理学有关的单位被放在“另册”,或者是有“神”没“庙”。上述后两个机构在心理学地盘内的出现,表明了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态度的变化,表明了社会心理学学科力量的扩张。

进入90年代,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者进入了社会心理学领域,传统的心理学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内容,心理学者的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地进入社会心理学范围。作为心理学核心学科的普通心理学,现在不但研究一般性的感觉、思维、信息加工,也研究社会活动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不同特点,介入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4〕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心理卫生学这些更富于“自然科学”色彩的学科,不但研究由心理因素导致的生理、心理疾病,还探讨社会心理特点与心理疾病的关系,社会环境因素对心理疾病的影响,社会心理环境和社会心理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及其治疗、干预效果。〔5〕发展心理学不但研究个体自我意识、 思维等的发展,而且探讨家庭环境、父母哺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等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对不同国家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社会交往倾向与交往对象的发展等。〔6 〕教育心理学不但研究知识的掌握、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探讨社会关系、社会群体对被教育者社会心理的影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社会心理关系和相互作用。〔7 〕这些现象不仅反映出心理学在传统课题的基础上向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延伸,同时还反映出其研究重点在向社会心理领域偏移。

其他学科也有向社会心理学领域发展的类似趋势。尽管一些心理学者对社会心理学存在上面提到的否定看法和回避倾向,但是70年代末期首先提倡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学者。1982年4 月成立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前身)时,会员也绝大部分是心理学者。在一些心理学者眼里,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领地,只有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才是正统的社会心理学,而从其他学科出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则“更不科学”。〔8〕到了90年代,这类倾向已经明显改变。不论是心理学出身的社会心理学者,还是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出身的社会心理学者,均达成了一种共识,即:一位学者不论是哪一学科出身,不论采取哪一研究取向,只要他研究的是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规律和与此相关的社会行为,都是在从事社会心理研究,都是社会心理学者,都欢迎加入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当前,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队伍的状态是,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者依然占主流地位,社会学、教育学取向的在逐渐增加,其他学科取向的也在发展,各方面的队伍构成了一个“进攻”社会心理的“集团军”。

在队伍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在提高。80年代中期,一些院校陆续招收了社会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他们在学校受过比较系统、严格的学科训练,专业基础扎实,研究思路敏锐,创新精神较强,成为社会心理学学科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分析学科研究报告中使用的统计方法可以发现,80年代的很多研究报告不使用统计方法,即使使用统计方法也多是描述性统计。到了90年代,不但使用推论统计的学者和研究报告增加,而且一些学者还采用了高级统计,包括因素分析、多元回归、多变量变异数分析、聚类分析等。〔9 〕这些统计方法和技术是老一代学者较为生疏的,采用的多是中、青年学者。

学科队伍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科培训。与80年代的培训多属普及型、启蒙型不同,90年代出现了对社会心理学者的再培训,培养专门的、高水平的教学与研究人才。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杨国枢教授以及其他香港、台湾学者联合举办的社会心理学高级研讨班。该研讨班力图通过相当于博士课程的严格训练,实现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学科规范化,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社会心理学教学与科研骨干队伍,推动大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研讨班学员几乎都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其中60%左右具有中级职称,其余为正在攻读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这一被称为“杨国枢模式”的高级研讨班,为大陆社会心理学高级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90年代前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哪些内容呢?有哪些题目引起了研究者的更多关注呢?表3中每一类内容中文章的数量, 表明了研究者的关注点。其中,得到较多研究的内容分别为:价值观,激励,社会观念,群体心理,社会心理引导,人格,思想动态,需要,人际关系;研究较少的内容是:权利,满意度,人际内耗,印象管理,公平,脸面,从众,控制点,接受影响,人际感染。

一些内容或课题为什么会比其他的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分析研究者选择题目的着眼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从学科体系和理论出发的研究

这是从现有的,特别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出发进行的研究。其一般“程式”是:根据文献考察前人的成果,分析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有资料和逻辑分析形成研究假设,通过实验、测量、调查、文献档案分析等方法收集资料,检验或者修正假设,形成研究结论。这属于社会心理学最规范的研究。

这类研究可以分为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出发的研究,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出发的研究和从文化人类学的社会心理学出发的研究。从心理学出发的研究多集中于人格与社会心理特征,社会化,需要、动机与情绪,社会认知、归因与控制点,自我意识,社会态度等。其中,社会认知的学科倾向最为明显。从社会学出发的研究多集中于群体心理,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人际沟通,人际内耗,社会角色,社会行为,行为方式,社会相互作用等。其中,对人际关系、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心理的研究较为深入。从文化人类学出发的研究主要涉及跨文化研究,社会文化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国民性等等。其中,跨文化研究和微观环境对社会心理影响的研究,理论色彩较为浓厚。

(二)对前人理论或思想的吸收性、评价性研究

这一角度上的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是已有理论、思想本身,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挖掘、理解、介绍和评价,或者以前人创造的理论知识为工具,运用于分析社会现实。其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中国社会思想家的思想和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以后者的范围更为广泛。究其原因,一是西方学者的理论被认为是正统的社会心理学,二是在开放环境下西方的东西更“吃香”,三是西方的一些理论在时间上更为“现代”。

(三)从社会问题出发,迎合社会需要的研究

一些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意识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问题提供答案,因而开始了从社会心理学与社会问题结合点上出发的研究。这方面的题目是社会生活中所存在问题的晴雨表。

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比较低落,降低了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因而有关工作积极性的社会心理机制、社会影响因素等的研究占有很大比重。从80年代中期之后加速的经济与社会改革,打破了社会结构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平衡和社会心理内部的平衡,社会成员在心理不平衡中感受到这种困惑,对于改革措施和社会变革本身产生心理的抵抗和阻碍,一些研究者就迎合改革的需要,探讨了社会心理平衡、公平感、公平心理机制等问题。社会变革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比如卖淫、嫖娼、吸毒、赌博、离婚、重婚、迷信等,因而研究这些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和特点的文章占有一定的比重。〔10〕

表3 90年代前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发表文章数量

内容 199019911992

1993 1994 Σ

学科对象、方向 8 5 5 5 831

方法论 9 7 9 8 639

方法 12 25 20 181994

跨文化研究13 14 14 161269

国外理论评介 32 44 33 4224

175

国人思想评介 13 4 5 7 534

基本概念 12 13 9 10 448

社会化25 23 33 2723

131

需要 30 46 36 3426

172

动机 16 25 21 3212

106

积极性22 43 28 2313

129

社会认知 23 25 20 2822

118

归因

7 7 6 8 634

控制点 3 4 3 4 317

情绪 33 25 23 2932

142

满意度 3 2 1 3 110

态度 11 17 7 171466

社会心理状态 31 39 32 2124

147

社会心理特征 40 42 29 3219

162

思想 37 45 38 2528

173

观念 37 45 47 6049

230

意识 27 53 25 2515

145

价值观46 43 53 7373

288

品德 24 18 16 2523

106

人格 26 29 39 5141

186

国民性 3 29 10 9 253

自我意识 29 31 21 1830

129

社会角色

8 22 16 242191

社会规范

1 7 6 9 124

犯罪心理 45 26 33 3219

155

社会、心理压力 4 4 4 5 724

应付

4 4 4 5 623

挫折

2 8 11 7 533

从众

8 2 2 416

逆反 16 13 5 5 645

脸面

2 3 5 4 115

公平

3 4 4 2 13

权利 1 1 1 3

心理平衡

9 10 7 81145

心理困惑

5 4 4 7 222

心理阻力 10 10 15 15 555

心理障碍 21 23 16 3541

136

性心理 6 5 6 6 427

人际关系 23 39 37 5419

172

人际交往 14 15 11 131366

人际沟通

2 18 6 15 950

人际感染

6 3 4 5 220

人际内耗

2 5 2 1 111

社会心理对社会心理影响 5 11 11 7 539

社会心理对社会行为影响13 9 14 16 658

行为的社会心理41 27 31 2620

145

活动的社会心理 6 7 12 13 543

社会行为 13 13 15 15 864

行为方式 16 26 28 2113

104

他人行为对社会心理影响14 23 12 171480

宏观环境对社会心理影响18 23 25 4254

162

微观环境对社会心理影响33 29 37 3715

151

社会地位对社会心理影响10 12 15 191470

社会活动对社会心理影响 8 1 7 111138

相互作用

7 13 14 151463

印象管理

2 5 1 2 212

影响力16 17 12 161778

激励 33 74 58 5126

242

社会心理调节 20 32 26 3629

143

社会心理引导 22 37 45 4342

189

社会心理控制

7 14 20 201980

接受影响心理

3 5 6 3 219

群体心理 47 44 52 4221

206

平均每月数量

内容位次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学科对象、方向 53

0.8 0.5 0.4 0.5 1.0

方法论47.5

0.9 0.6 0.8 0.7 0.8

方法28

1.2 2.3 1.7 1.6 2.4

跨文化研究 34

1.3 1.3 1.2 1.5 1.5

国外理论评论 7

3.2 4.0 2.8 3.8 3.0

国人思想评价 50.5

1.3 0.4 0.4 0.6 0.6

基本概念43

1.2 1.2 0.8 0.9 0.5

社会化 21

2.5 2.1 2.8 2.5 2.9

需要

9.5

3.0 4.2 3.0 3.1 3.3

动机 25.5

1.6 2.3 1.8 2.9 1.5

积极性22.5

2.2 3.9 1.9 2.1 1.6

社会认知24

2.3 2.3 1.7 2.5 2.8

归因 50.5

0.7 0.6 0.5 0.7 0.8

控制点 61

0.3 0.4 0.3 0.4 0.4

情绪19

3.3 2.3 2.4 2.6 4.0

满意度 67

0.3 1.8 0.3 0.3 0.1

态度 35.5

1.1 1.5 1.4 1.5 1.8

社会心理状态15

3.1 3.5 2.7 1.9 3.0

社会心理特征 11.5

4.0 3.8 2.7 2.9 2.4

思想 8

3.7 4.1 3.2 2.3 3.5

观念 3

3.7 4.1 5.0 5.5 6.1

意识 16.5

2.7 4.8 2.1 2.3 1.9

价值观

1

4.6 3.9 6.1 6.6 9.1

品德 25.5

2.4 1.6 2.1 2.3 2.9

人格 6

2.6 2.6 4.3 4.6 5.1

国民性 41

0.3 2.6 0.8 0.8 0.3

自我意识 22.5

2.9 2.8 1.5 1.6 3.8

社会角色29

0.8 2.0 2.0 2.2 2.6

社会规范 55.5

0.1 0.6 0.8 0.8 0.1

犯罪心理13

4.5 2.4 2.7 2.9 2.4

社会、心理压力55.5

0.4 0.4 0.3 0.5 0.9

应付57

0.4 0.4 0.3 0.5 0.8

挫折52

0.2 0.7 0.9 0.6 0.6

从众62

0.8

0.2 0.2 0.5

逆反 44.5

1.6 1.2 0.4 0.5 0.8

脸面63

0.2 0.3 0.4 0.4 0.1

公平64

0.3 0.4 0.3 0.2

权利680.1

0.1 0.1

心理平衡 44.5

0.9 0.9 0.6 0.7 1.4

心理困惑58

0.5 0.4 0.3 0.6 0.3

心理阻力40

1.0 0.9 1.3 1.4 0.6

心理障碍20

2.1 2.1 1.3 3.2 5.1

性心理 54

0.6 0.5 0.5 0.5 0.5

人际关系

9.5

2.3 3.5 3.1 4.9 2.4

人际交往 35.5

1.4 1.4 0.9 1.2 1.6

人际沟通42

0.2 1.6 0.5 1.4 1.1

人际感染59

0.6 0.3 0.3 0.5 0.3

人际内耗66

0.2 0.5 0.4 0.1 0.1

社会心理对社会心理影响47.5

0.5 1.0 0.9 0.6 0.6

社会心理对社会行为影响 39

1.3 0.8 1.2 1.5 0.8

行为的社会心理16.5

4.1 2.5 2.6 2.4 2.5

活动的社会心理 46

0.6 0.6 1.0 1.2 0.6

社会行为37

1.3 1.2 1.3 1.4 1.0

行为方式27

1.6 2.4 2.3 1.9 1.6

他人行为对社会心理影响30.5

1.4 2.1 1.0 1.5 1.8

宏观环境对社会心理影响11.5

1.8 2.1 2.1 3.8 6.8

微观环境对社会心理影响 14

3.3 2.6 3.1 3.4 1.9

社会地位对社会心理影响 33

1.0 1.1 1.3 1.7 1.8

社会活动对社会心理影响 49

0.8 0.1 0.6 1.0 1.4

相互作用46

0.7 1.2 1.2 1.4 1.8

印象管理45

0.2 0.5 0.1 0.2 0.3

影响力 32

1.6 1.5 1.0 1.5 2.1

激励 2

3.3 6.7 4.8 4.6 3.3

社会心理调节18

2.0 2.9 2.2 3.3 3.6

社会心理引导 5

2.2 3.4 3.8 3.9 5.3

社会心理控制 30.5

0.7 1.3 1.7 1.8 2.4

接受影响心理60

0.3 0.5 0.5 0.3 0.3

群体心理 4

4.7 4.0 4.3 3.8 2.6

* 本表根据论文、研究报告等的中心内容分类, 某些文章的中心内容有两个以上,则分别归入两个以上分类。例如,“家庭教育方式与子女心理特征”,就分别归于“微观环境对社会心理影响”和“社会心理特征”两类。“需要、价值与行为方式”,则分别归于“需要”、“价值观”、“行为方式”3个类别。所以,表3中的文章总和大于表2 中的总数。

(四)社会刺激学科反应性研究

这类研究的起源是社会生活对研究者产生刺激,研究者在较强烈的刺激下引起对某类社会现象的注意,当意识到这类现象可以进行社会心理学定向的研究,可能通过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得到解释时,就确定其中感兴趣的现象作为课题加以研究。90年代前期对研究者产生较强烈刺激并且成为课题来源的社会现象基本有3个方面,这就是社会变化、 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和所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

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迅速变化,社会结构、群体结构的某些方面与以前不同了,行为的方式也不同往常了。它们对社会心理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影响,会是什么样的呢?行为方式变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社会心理机制和所引发的对他人的社会心理效应又是什么呢?根据这一思路,一些研究者对社会结构、群体结构变化的社会心理效应进行了研究。

社会变化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问题,这些与以往不同的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和探讨。例如,社会变化导致了妇女追求的变化,也导致了对妇女的社会压力,这些因素引发了妇女的社会角色冲突。因之,在90年代前期的文章中,探讨妇女角色冲突的占有较大比重。同时,新出现的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也成为研究选题。例如,对外开放中西方社会思潮逐渐涌入国境,对一些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发生了影响,受到这一刺激的作用,有较多的文章探讨了西方社会思潮、理论观点对人们、特别是对最先接触这些思潮的大学生的影响。

重大社会事件是又一类社会刺激。这些事件的社会心理根源、社会心理机制和所导致的社会心理效应,成为研究者的选题之一。1989年中国出现了“六·四”政治风波,一些研究者探讨了风波中的群体行为、群体心理问题,以及风波过后的社会心理状态和社会心理变化。

(五)从学科本身的问题出发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也引起了一些学科理论问题,包括研究对象问题,发展道路问题,方法论问题,研究方法和技术问题等等。这些也成为一个缘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80年代在初级层次上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不同,9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更侧重于理论问题的探讨,从较高的层次上提出见解。这方面研究的重点之一,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

考察5年期间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到,社会认知、 社会态度和社会观念,宏观环境、社会地位和社会活动对社会心理的影响,社会压力导致的社会心理问题及其调节等,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基本概念,积极性,满意度,逆反,犯罪心理,人际内耗,激励,群体心理等的研究趋向减少。这些领域是中国社会心理学在80年代后期的研究重点,其减弱趋势不表明这些社会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而是研究者们感受到了困境的存在。

90年代前期的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有哪些不足之处呢?今后它应该向哪些方向努力呢?

在对80年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回顾性文章中,笔者曾经分析过当时的某些不足,即学习多,独创少;务虚多,务实少;应用多,理论少;对方法论与研究方法的研究不够重视。〔11〕分析此后5年的研究, 可以发现这些不足尽管有所改观,却依然存在。本文不拟重复这些看法,而利用有限篇幅分析几个具体问题。

问题之一是照搬他人的观点,特别是照搬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较少进行独立性、创造性的探索。在书籍方面,表现为编写教材多,由中国学者写的、研究中国某一方面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著作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教材体系很多是跟随西方的社会心理学,列出的理论和材料也绝大多数来自西方,很少有作者自己的研究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有些社会心理学论文是理论性的,但基本上是阐述和发挥西方学者的概念,例如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民族无意识”等,而较少创造性的发现和重大修正。有些研究报告可以算做上乘,但它们的出发点多来自西方的同类研究,是对西方研究的验证和引申,而不是“开创性”研究。〔12〕

在所发表的文章中,理论评价性的占有一定比例(参见表4)。 这些文章尽管加入了作者的评论和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之作,却也有不少文章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从作者先后发表文章的题目和内容看,他们没有或者较少有本领域的研究历史和资料积累,也没有在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意向,评介只是“一次性”的活动,浅薄和随意性在所难免。作为评价者,他们不能理解被评论对象的完整内涵,缺乏对被评论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研究思路的设身处地,往往是“以己为心,度人之腹”。在评价中,他们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理论框架,经常是以被评论的对象为支点,提出一些关于意义、启发以及是非性的零散判断。评介者既应该“吃透”被评价对象的“精神”,又应该站在被评价对象之上,在这方面还应努力。

90年代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规范性研究少,感悟性研究多。规范性研究指通过客观、有效的方法收集资料,以这些资料为基础进行学科定向的描述乃至解释,获得接近于研究对象实际的知识或理论。感悟性研究的起点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感觉或感受,这些感受与先前的经验等相联系,激发出某种感想或领悟,被记录下来就变成了研究成果。这种研究类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个别性和随意性,所得出的结果既似非而是,又似是而非,较少对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积累做出贡献。有些文章探讨社会观念、价值观念等的变化,然而变化的揭示不是根据资料的证明和纵向的比较,而是凭借研究者的感觉和感受;有些文章对社会观念等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这种预测也较少是根据本质、规律的把握和理论模型,而是根据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灵感。社会心理学研究不排斥感悟,也需要经验和灵感,但只靠这样的感悟来发展社会心理学是困难的。

表4 90年代前期社会心理学文献的类型

文献分类

内容研究 社会 理论 文献 理论 翻译 感悟 Σ

报告 调查 探讨 综述 评介 文章 探讨

社会心理学对象、方向

172 2

10 31

方法论 192738 29

方法 82

261

263

28 94

跨文化研究

327

164172 69

国外理论评介24

944

71 175

国人思想评介12

26 5 34

基本概念

16161

24 48

社会化

46

5199

154

33 131

需要 16

3074

132 100 172

社会动机 6

127335

70 106

积极性8

31

16 12

71 129

社会认知 4443

10

135

34 118

归因 16133110 34

控制点6 141 5 17

社会情绪 27

136247

83 142

满意度23 1 13 10

社会态度 11

1743 3

28 66

社会心理状态 4

524 2

85 147

社会心理特征 20

1692 2 113 162

思想 1

648 100 173

观念 10

40

16113 167 238

意识 5

28

29 22

79 145

价值观

17

76

24313 164 238

品德 22

19

123743 106

人格 337

178

2992 186

国民性 9 1

43 53

自我意识 187

16545

74 129

社会角色 62

14 31

65 91

社会规范 226 1

13 24

犯罪心理 2

10

15 15 122 155

社会、心理压力4512 39 24

应付 1273 19 23

挫折 14 1 27 33

从众 5 2 18 16

逆反

2

43 45

脸面3 1

11 15

公平 1 21 18 13

权利 111

3

社会心理平衡 232 1

37 45

社会心理困惑

11 20 22

社会心理阻力

55 55

社会心理障碍 19

13

10293

80 136

性心理4

1121 18 27

人际关系 216

13429 117 172

人际交往 658141

41 66

人际沟通 3 2 1

44 50

人际感染31 1

15 20

人际内耗9

2 11

社会心理对社会心理影响7252 23 39

社会心理对社会行为影响

1013 11

42 58

行为的社会心理8

195 12 110 145

活动的社会心理 1 42 43

社会行为 186

14335

15 64

行为方式 177

14463

53 104

他人行为对社会心理影响

1239112

52 80

宏观环境对社会心理影响

10

11711

132 162

微观环境对社会心理影响

36

24

102 1

78 151

社会地位与社会心理影响821 1

58 70

社会活动对社会心理影响71

30 38

相互作用 317 2

50 63

印象管理 1 4

7 12

影响力1 5 72 78

激励 77

194

166 183 242

社会心理调节 3 2 138 143

社会心理引导 916111 170 189

社会心理控制 3 3 74 80

接受影响心理 2 5 12 19

群体心理 53

19143 171 206

所占百分比

研究 社会 理论 文献 理论 翻译 感悟

内容

报告 调查 探讨 综述 评介 文章 探讨

社会心理学对象、内容54.8 6.5

6.5 32.3

方法论 48.7 5.1 17.9 7.7 20.5

方法

8.5 2.1 27.7 1.1 27.7 3.2 29.8

跨文化研究46.4 10.1 23.2 5.8 1.4 10.1 2.9

国外理论评介 1.1 2.3 53.7 2.3 40.6

国人思想评介 2.9 5.9 76.5 14.7

基本概念33.3 2.1 12.5 2.1 50.0

社会化35.1 3.8 14.5 6.9 11.5 3.1 25.2

需要

9.3 17.4 4.1 2.3 7.6 1.2 58.1

社会动机

5.7 11.3 6.6 2.8 2.8 4.7 66.0

积极性 6.2 24.0 12.4

0.8 1.6 55.0

社会认知 37.3 3.4 6.8 8.5 11.0 4.2 28.0

归因 47.1 2.9 8.8 8.8 2.9 29.4

控制点35.3

5.9 23.5 5.9 29.4

社会情绪 19.0 9.2 4.2 1.4 2.8 4.9 58.5

满意度29.0 30.0 10.0 10.0 30.0

社会态度 16.7 25.0 6.1 4.5

4.5 42.4

社会心理状态

2.7 35.4 2.71.4 57.8

社会心理特征 12.3 9.9 5.6 1.2

1.2 69.8

思想

0.6 37.0 4.657.8

观念

4.2 16.8 6.7 0.4 0.4 1.3 70.2

意识

3.4 19.3 20.0 1.4

1.4 54.5

价值观 5.9 26.4 8.3 1.0 0.3 1.0 56.9

品德 20.8 17.9 11.3 2.8 6.6 40.6

人格 17.7 3.8 9.1 4.3 15.6 49.5

国民性 17.02.0 81.1

自我意识 14.0 5.4 12.4 3.9 3.1 3.9 57.4

社会角色

6.6 2.2 15.4

3.3 1.1 71.4

社会规范

8.3 8.3 25.04.2 54.2

犯罪心理

1.3 6.5 9.7

0.6 3.2 78.7

社会、心理压力16.7 20.8 4.2 8.3 12.5 37.5

应付

4.3 8.7 30.4 13.0

4.3 39.1

挫折

3.0 12.1

3.0

81.8

从众 31.3 12.5

6.3 50.0

逆反4.4 95.6

脸面20.06.7 73.3

公平

7.7 15.4 7.7

7.7 61.6

权利 33.3 33.3 33.3

社会心理平衡

4.4 6.7 4.42.2 82.2

社会心理困惑4.5 4.590.9

社会心理阻力

100.0

社会心理障碍 14.0 9.6 7.4 1.5 6.6 2.2 58.5

性心理14.8 40.7 7.4 3.7

3.7 29.6

人际关系 12.2 3.5 7.6 2.3 1.2 5.2 68.0

人际交 往 9.1 7.6 12.1 1.5 6.1 1.5 62.1

人际沟通

6.0

4.02.0 88.0

人际感染15.0 5.0

5.0 75.0

人际内耗81.818.2

社会心理对社会心理影响17.9 5.1 12.8 5.1

59.0

社会心理对社会行为影响17.2 1.7 5.2

1.7 1.7 72.4

行为的社会心理 5.5 13.1 3.4

0.7 1.4 75.9

活动的社会心理 2.3 97.7

社会行为 28.1 9.4 21.9 4.7 4.7 7.8 23.4

行为方式 16.3 6.7 13.5 3.8 5.8 2.9 51.0

他人行为对社会心理影响15.0 3.8 11.3 1.3 1.3 2.5 65.0

宏观环境对社会心理影响 6.2 6.8 4.3 0.6 0.6 81.5

微观环境对社会心理影响23.8 15.9 6.6 1.3

9.7 51.7

社会地位与社会心理影响11.4 2.9 1.41.4 82.9.9

社会活动对社会心理影响18.4 2.6 78.9

相互作用

4.6 1.6 11.13.2 79.4

印象管理

8.3 33.3 58.3

影响力 1.3

6.492.3

激励

2.9 2.9 7.9 1.7 6.6 2.5 75.6

社会心理调节

2.1

1.496.5

社会心理引导

4.8 0.5 3.2 0.5 0.5 0.5 89.9

社会心理控制

3.8

0.892.5

接受影响心理 10.5 26.363.2

群体心理

2.4 1.5 9.2 0.5 1.9 1.5 83.0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同时也应该是哲学家,能够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理性的、深邃的思维,对现有成果进行批判性思考,对研究道路和朝向目标进行哲理的定向。然而,我们的研究者中哲学家太少。一些文献综述在论述前人的研究时,思想的历程和学理的碰撞变成了条条的罗列;一些研究报告在承继西方的概念和研究题目时,缺乏“母体”中所富于的神韵;一些挖掘性研究在探讨中国先人的社会心理学思想时,削减了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在某些研究选题中,较少哲学的宏观背景把握、长远战略思考和整体全景思维,而是想起什么课题就做什么,什么课题好做就去做。一个思想浅薄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缺乏理性的学科也是没有前途的。

90年代前期的社会心理学中存在着概念混乱的情况。学习西方时引进了西方概念,挖掘遗产时承继了传统概念,研究日常生活现象时借用了日常概念。这些概念混杂在一起,使人有混乱和无所适从之感。比如,价值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道德观、观念、思想、意识、态度、信念等,这些概念的内涵都是什么?其间的区别、相同点或联系是什么?没有人对此作出回答。这尽管与社会心理学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关,与多学科共同探讨同一对象有关,但毕竟是不正常的。没有人专门做概念界定、区分工作是不正常的,一些研究者在使用某一概念时,不事先界定它也是不正常的。一个充斥着多种多样概念的学科是不成熟的学科,也是难以迅速发展的学科。

理论的构建成为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薄弱环节。不少社会心理学研究可以称为“没有厚度”的研究。某些最具规范性的研究给人的印象是,通过引述多方面的资料和设计完善、操作精细的实验,证明了某种社会心理现象的存在和某些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相关,至于内在的联系和运行的机制,似乎不在研究者关注的范围之内。一些社会调查限于罗列足够多的数据,将理论构建工作留给读者去做。大量感悟性文章缺乏现象的客观描述,也缺乏思想的提炼、抽象和概括。总之,90年代前期的社会心理学缺乏理论,较少概念的创新和修正,较少模型、结构图或“流程图”。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形成理论,积累知识,即使是应用也是理论的应用。〔13〕如果没有新理论的不断出现,怎么谈得上发展?

这些年,围绕社会心理学本土化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某些共识。不过,真正“本土化”的高水平研究寥若晨星。在实际运作中,务虚多,务实少;论证意义多,具体操作少;讨论、提倡多,切实研究具体课题少。有些人大力提倡本土化,甚至提出了众多研究课题,然而没有实际的研究结果问世,或者在研究时所用的概念、方法、程式等都是美国的。我们既需要哲学家的头脑,又需要现在就实际地做起来。

世界上有两类学者。一类是开创型的,他们根据自己的敏锐感觉和深邃思维提出课题,开创这方面研究的新纪元。另一类是积累型、集成型的,他们执著于某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建立杰出的理论。在我们的社会心理学领域,这两类学者都不多。分析所发表的文章发现,持续探讨某一方面课题的研究者至多不超过10名。〔14〕多数情况是,研究者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之后,自己没有接着研究,别人也没有因受到启发而跟随下去的意向。一些研究者运用游击队战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缺乏对某一问题的浓厚的、稳定的兴趣。这种现象反映出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欠缺,以及研究的功利性和工具性色彩。

最后,近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缺乏学术讨论,更没有学派的分化、形成和争论。某些研究者习惯于“自己做自己”的研究,不关心别人在做什么。某些研究者尽管引述他人的研究,但时常是作为一种历史的说明,而没有学理的分析和批判。有些人将“事”和“人”混在一起,认为争论“事”会伤害“人”,为顾脸面而“偃旗息鼓”。有些人则将国人追求“统一”、“一致”的倾向搬到学术会议上,对发表与自己观点不一致意见的人不无怨言。在这5年中, 社会心理学界(实际上是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学科)发生的学术讨论只有两场,一场是关于“非智力因素”的讨论,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出身的数十位学者就此发表了文章。另一场是关于是否存在“犯罪心理结构”的讨论,撰文参加者不超过5个人。前一方面的讨论持续时间较长,后一问题的争论只进行了一两个回合,就不了了之。知识是在交流、讨论和批判中增长起来的,受中国自然经济影响的小生产者式的个别研究方式,有可能阻碍“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作为结语,本文希望中国社会心理学在今后的研究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不断反省走过的道路,明确前进的方向。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是本文对中国社会心理学在本世纪最后几年发展的展望。

注释:

〔1〕根据《全国新书目》的书目统计。其中,翻译著作是:威廉·S·萨哈金著,周晓虹等译:《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S·奥斯坎普著,乐国安等译:《应用社会心理学》;安倍淳吉著,罗大华等译:《犯罪社会心理学》。大陆学者编写的著作、教本是:赵国祥等主编:《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综合探索》;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马广海主编:《应用社会心理学》;乔德群等主编:《社会心理学教程》;龚浩然等著:《青年社会心理学》;张大钧等主编:《青年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吴江霖主编,戴健林等著:《民族社会心理学: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史》。

〔2〕根据《全国新书目》中的书目统计。其中,翻译著作是:M.H.邦德主编,张世富等译:《中国人的心理》;Kaija Kalimo等著,腺引林等译:《工作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和健康》;川本胜著,郭云绵译:《流行的社会心理》;南博著,刘延州译:《日本人的心理》;南博著,王维平译:《日本的自我》;阿瑟·亨德森·史密斯著,吴湘州等译:《中国人的性格》。国内大陆学者编写的是:张大钧等著:《改革的社会心理研究》;乐正著:《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修订本);张明儒等著:《官兵人际关系心理学》;许玉珍著:《企业人际关系心理学》;何显明著:《中国人的死亡心态》;刘豪兴等著:《人的社会化》。

〔3〕某一文章是否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探索范围, 其性质认定是根据两个标准。第一是社会心理的概念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是具有研究、探索性质,不包括应用性和通俗性文章。

〔4 〕这方面的趋向可以下列研究报告或文章的发表为例:杨鑫辉:《心理科学应该面向社会生活》;程学超:《成功和失败对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刘金花:《上海市中学生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台湾父母教养态度的比较》;郭德俊:《四组中国被试的归因在维度上相对位置的评定》;庞丽娟:《幼儿不同交往类型的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王登峰:《心理控制源倾向对责备与辩解的影响:进一步的证据》。

〔5 〕这方面的趋向可以下列研究报告或文章的发表为例:罗增让:《中学生特质焦虑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姜乾金:《集体心理治疗在癌症和慢性病人中的应用》;郭晋武等:《大学生心理控制区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初步研究》;黄敏儿:《论社会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结合》。

〔6 〕这方面的趋向可以下列研究报告或文章的发表为例:方富熹:《中澳两国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跨文化研究》;郭淑琴等:《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婴儿的心理-社会行为观察实验》;高月梅等:《4-6岁离异家庭儿童心理特点研究》;陈权:《儿童青少年的交友需要和友伴群的研究》;张日:《关于青年期心理特征的中日比较研究》;李晓东:《关于目标结构对6-9岁儿童合作与竞争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林崇德:《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林国彬:《北京农村4-6岁幼儿性格发展与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

〔7 〕这方面的趋向可以下列研究报告或文章的发表为例:沈祖樾等:《当前中学师生心目中好教师形象的比较研究》;张积家等:《学生口音给教师产生的印象》;周丹:《师生关系与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李济才:《集体促进青少年自我教育的社会心理机制》;李家永:《学校风气及其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何平:《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行为的影响》; 董泽芳:《家庭环境对学生成功的影响:对1991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家庭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8〕1984年,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了一次讨论会,在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时,有些学者的发言中就包含这样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应该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社会心理学会应该重点吸收心理学者作为会员。

〔9〕使用这些统计方法的学者和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可以举例如下:黄合水等:《电视广告效果预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张建新等:《指向具体人物对象的人际信任:跨文化比较及其认知模型》;丁长江等:《小学儿童对他人道德行为归因的发展研究》;吴增强等:《学业不良学生类型特点的聚类分析》;范存仁等:《西安市小学生中独生和非独生子女个性品质的比较研究》。

〔10〕仅探讨卖淫行为的研究性文章就有十余篇。其中包括,林绍春:《626名卖淫妇女的心理特征初探》;王金玲:《新生卖淫女构成、身心特征与行为之缘起:389名新生卖淫女性析》; 雷平宇:《卖淫妇女的人格特征:使用卡氏-16PF对卖淫妇女人格特征的初步分析》;杨晓岚等:《卖淫现象初探:社会造因和个人动机》;汪志华:《上海地区卖淫青年女性人格维度研究》;吴炽林等:《论内地来深圳卖淫妇女的社会心理因素》;宁东:《在卖淫妇女的心灵深处》;安金水等:《卖淫妇女心态浅析》;袁国华等:《探讨卖淫者的畸变心态》;王行娟:《卖淫少女的心理特征分析》;陈洪声:《知识型女青年卖淫心态透析:卖淫女青年的文化结构正在悄悄地向高层次发展》。

〔11〕石秀印等:《中国社会心理学十年回顾与展望》,《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12〕这方面的现象已经有学者指出,参见孙健敏:《试论社会心理学研究课题的中国化》,载于李庆善主编《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论集》,香港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3。

〔13〕参见杨中芳:《论发展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研究》,《社会心理研究》1990年第1期。

〔14〕从文献中看到,持续某一方面课题研究的学者有王登峰、方富熹、翟学伟、周晓虹、葛鲁嘉等。其中,翟学伟集中研究了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王登峰集中探讨了心理控制源方面的问题,方富熹集中探讨了个体认知(社会认识)的发展问题,葛鲁嘉集中探讨了中西心理学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蕴涵问题,周晓虹集中探讨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道路问题。

标签:;  ;  ;  ;  ;  ;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历程_社会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