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盐包热敷法加主动功能锻炼等综合中医方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朱晖

朱晖

(江宁区湖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时,采用针刺盐包热敷法并辅以主动功能锻炼的中医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是某社区医院2017.1至2017.8之间收录的64例诊断为肩周炎的病例,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包括32例病例,对他们实施的是一般的推拿的方式;另外为是实验组,包括32例病例,他们采取盐包热敷的治疗方法,同时辅以主动功能锻炼。结果:一定周期后,调查和统计疗效,其中,实验组的所有病例总的有效率是 93.75%,而对照组的为65.63%,统计学分析得到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对患者的肩部疼痛感以及运动机能进行评分,发现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即疼痛感降低,并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肩周炎进行治疗过程中,采取针灸配合盐包热敷的治疗方式,同时辅以主动功能锻炼的中医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盐包热敷法;主动功能锻炼;临床疗效

0引言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部位产生的酸痛感,尤其在夜间发生。主要是由于肩部关节过度劳损,从而导致关节软骨部位以及肩部肌肉出现炎症。中医上对于肩周炎的治疗中多采用针灸推拿的方式,旨在促进患者肩部血液流通,促进肩部关节恢复。本文针对中医方案针刺盐包热敷法,并辅以主动功能锻炼的治疗方式进行了研究,现在将详细的研究报告叙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是某社区医院2017.1至2017.8之间收录的64例诊断为肩周炎的病例,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包括患者32名,男性有15名,女性有17名,年龄分布在42-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5. 6±2. 3) 岁,发病时长在2-13个月,平均发病时长( 6.3±2. 3)月,对他们的肩周炎进行评估,发现轻度患者有15例,中度患者有10例,重度患者有7例;另外一组为对照组,包括患者32名,男性有16名,女性有16名,年龄分布在4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6. 3±4. 0) 岁,发病时长在1-12个月,平均发病时长( 5.3±3. 3)月,对他们的肩周炎进行评估,发现轻度患者有17例,中度患者有9例,重度患者有6例。两组在非研究因素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以下实验流程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推拿的治疗方式,医生立于患者的一侧,一只手握住患者的手臂,微微向外延伸,另外的一只手对肩部进行推拿,然后立于患者后方,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换换上抬,逐渐加快频率以及幅度。最后对肩部进行揉搓,充分进行肩部肌肉的活动,治疗周期为一个月。实验组患者则采取针灸配合盐包热敷法,并辅以主动功能锻炼。按照热敷的配方将药包配好,随后将其进行铁锅炒热,然后将其包裹在单层的棉布中,待温度降至约六十度,制成盐包敷在患者的肩部,每次热敷三十分钟,一天一次,治疗周期为一个月;另外对患者的肩部需要进行局部的针刺,疏通气血,每次三十分钟,一天一次,治疗周期为一个月,针刺治疗时叮嘱患者做肩部康复操,每次做操十至十五分钟,周期为一个月。

1.3 治疗结果统计

1.3.1 疗效评判标准

效果显著:患者的关节疼痛现象完全消失,运动机能完全恢复,手臂前屈高于150度,外展大于150度,后伸程度大于40度。有效:患者的关节疼痛现象基本消失,运动机能也基本恢复,手臂前屈高于130度,外展大于130度,后伸程度大于30度。好转:患者的关节疼痛现象有明显减轻,运动仍有些许障碍,手臂前屈高于150度,外展大于110度,后伸程度大于20度。无效:患者的关节疼痛现象并没有改善或者疼痛加重,运动机能没有改善。

1.3.2 肩部疼痛感及运动机能评判

治疗一个月以后,对患者的肩部疼痛感以及肩部的运动机能进行测评,对比两组的评分结果。肩部疼痛感评分方式: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肩关节运动机能评定根据:疼痛(P)、ROM(R)、ADL(A)、肌力(M)和关节局部形体(F)等5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总分为100分,P:根据患者自觉疼痛和影响活动评分,总分30分;R:根据患侧肩关节ROM评分,总分25分;A:根据7项ADL评分,总分35分;M:根据Lovette分类法,徒手肌力检查肩关节5大肌群(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和外展)的肌力进行综合评分,总分5分;F: 根据肩关节有无脱位、畸形、假关节形成及其程度进行评分,总分5分;然后在治疗前后分别对病人进行评测,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采取的统计学计算软件是SPS13.0.检验方式为χ2 检验。对于两组的P值小于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一定周期后,调查和统计疗效,其中,实验组的所有病例总的有效率是 93.75%,而对照组的为65.63%,统计学分析得到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1 为两组治疗效果统计表。

表1 治疗效果统计表

3 讨论

肩周炎引起的严重疼痛感给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无法做任何事情。传统中医治疗方式多为针灸推拿的方式,针灸疏通经络,推拿帮助关节活动以恢复运动机能。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采取针刺盐包热敷的方式进行肩周炎的治疗,同时辅以运动机能锻炼,能够有效提高肩周炎的治疗效果,同时肩部的疼痛感减轻以及运动机能恢复评分都要高于对照组,这证明了中医联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能够改善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运动机能,降低疼痛感,在临床治疗中有很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郭建丽.针刺盐包热敷法加主动功能锻炼等综合中医方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03):168-170.

[2]梁楚西. 针刀治疗肩周炎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方案文本的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论文作者:朱晖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针刺盐包热敷法加主动功能锻炼等综合中医方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朱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