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正不断提高,所以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种种原因,行业内电气误操作问题频繁发生。为了避免发生中断电力供应及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对变电运行中电气误操作事故所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电力行业整体的安全运行水平,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原因,措施
一、前言
电气误操作,是电力行业特别是变电运行的一大安全隐患,不仅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及设备寿命,还会危机人身安全,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会对电力安全产生带来负面影响。特备是恶性误操作,严重时还会导致电网稳定性遭受破坏,引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故。纵观电力系统的全部误操作事故,其中主要以变电站误操作事故为主,且屡禁不绝。为此,对变电运行误操作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其规律存在,杜绝事故的发生,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分析
2.1电气设备原因分析
2.1.1电气设备老化问题
变电运行误操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想到的是电气设备的问题,因为任何东西都有寿命,当然电气设备也不例外,平时要进行维护和保养,使用一段时间后及存在异常时,就必须要进行检修,如果维护、检修不及时,就会给电气设备的运行带来很严重的安全隐患。运行过程中防误闭锁装置经常会出现电脑钥匙传不了票、锁具打不开、位置异常等异常情况,如存在问题没有及时处理、维修,防误闭锁装置防误闭锁功能丧失,将大大提高误操作的风险。
2.1.2设备产品质量问题
国家、行业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就是电气设备必须具有标准的防误闭锁功能,而且要求防误闭锁设施必须与主设备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投入运行。这事绝对不能忽视的,然而还是有一些单位在生产、建设时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工程验收没有做好检查工作,导致不符合标准的电气设备及防误闭锁装置流入到实际的生产运行中,导致运行值班人员很难对误操作概率进行有效控制。
2.1.3设备无标识、标识不清或标识不规范
设备标识是变电站内各个设备的名字,在进行变电运行的倒闸操作中,是指引运行人员正确操作的名称指示。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单位都没有重视设备标识的重要性,有些标识模糊不清,标识不规范,都没有及时更换及整改。在开展日常工作或发生紧急情况、故障发生时,都会误导运行人员,造成运行人员走错间隔、误操作设备。
2.2人员的因素
2.2.1运行人员对制度、规程的执行刚性不够,执行不到位。不按照规程要求,在操作之前没有对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检查、核实,未按要求填写操作票并进行相关审核就进行操作。如“8.31”220kV某某变电站恶性电气误操作事件,操作人何某某未认真核对设备名称及编号,未核实汇控柜内刀闸分合状态指示,在220kV某某线273开关间隔就地汇控柜2732刀闸操作把手已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的情况下,仍盲目操2732刀闸至合闸位置,造成带 27327 接地刀闸合2732刀闸至带电运行的220kVⅡ组母线的恶性电气误操作。
2.2.2运行人员工作作风不严谨,麻痹大意不负责任。在执行操作过程中,操作人、监护人安全意识淡薄,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盲目操作。不按照操作票的步骤要求执行,随意跳项、漏项操作。如“4.10”500kV某变电站恶性误操作事件,就是典型的变电站运行人员违反操作票制度,刻意漏项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执行操作票时,贪图省事,想当然以为当天试验工作完成后不久就要合上504217 接地刀闸,未认真执行操作票的第5、第6项,即未退出500kV 第四串联络5042 间隔隔离开关操作总电源和闭锁电源,造成综自改造的安全措施发生改变,为 5227 母线接地刀闸合上埋下隐患,从而引发事故。
2.2.3变电站的防误闭锁装置解锁管理不严。有些员工为了方便,会出现自行解除防误闭锁装置的现象,这是非常危险的,系统一旦遭到破坏,所有的防误提示都会失效,误操作出现就不能得到控制,从而增加了误操作发生的概率。如“9.4”220kV 带地线合刀闸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施工人员陈某某和检修人员郝某某试合20664刀闸时,未核对设备名称编号错误走到20663刀闸处,使用短接线擅自野蛮防误闭锁装置解除闭锁回路,无视“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签随意强行合上刀闸操作电机交流电源空并进行合闸操作,造成带接地线合刀闸的恶性误操作事件。
2.3操作监护执行不到位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监护人员必须做好监护工作,在操作人员操作时,监护人员要认真观察,时刻警惕,提醒操作人员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一旦发现错误应立即制止,确保所有操作正常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变电站的监护工作和监护措施都执行不到位、不规范,人员技能水平不足,对防误闭锁装置的原理、结构不熟悉导致安全性事故时有发生。“8.31”220kV 某某变电站恶性电气误操作事件中,监护人邓某某不清楚操作内容与步骤,在操作过程中未要求何某某进行复诵,未确认操作设备状态,监护不到位,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
三、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防范措施
3.1加强防误闭锁装置设备的维护及安全管理
设备运行时间久了出问题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做好防误闭锁装置异常、故障情况等资料管理,及时联系处理,厂家每年开展专业维护是要进行认真检查、验收,确保防误闭锁装置可以正常运行。
3.2重视设备无标识、标识不清或标识不规范的情况,及时对无标识、标识不清或标识不规范的设备进行整改,确保设备标识准确无误。
3.3严格执行电气操作导则及操作票管理要求的相关规定,规范倒闸操作行为,强化责任意识,培养运行人员遵章守纪的行为习惯;
3.4加强执行力建设,提高运行人员对执行力的认识,树立对制度、规程的敬畏之心,提升员工责任心和自觉性,杜绝盲目蛮干。
3.5落实现场监督检查制定,认真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对现场发现的违章行为,进行记录、曝光、通报,推行“严是爱,松是害”安全监督理念,让违章者红脸脸、出出汗,有效遏制违章现象。
3.6做好运行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树立“教育培训是员工最好的福利”的思想认识,抓实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引导员工积极参加各级安全、技能、技术培训。根据工作要求及员工特点,制定教育培训及事故演练计划、方案,按时组织开展。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变电运行误操作概率的降低做足技术支撑及安全信念。
四、结束语
此文从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升变电站运行安全性,减少误操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针对性的制定措施,掌握好规范操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员工人身、电网、设备安全,还规范了工作习惯。通过防范措施的全面执行来为变电站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程文.探析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智能城市,2017,3(02):260.
[2]董中义.刍议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通讯世界,2016(18):116.
[3]陈国华,关婷婷.电力电气误操作的防范策略探究[J].广东科技,2014,23(24):29-30.
论文作者:陈朝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电气论文; 标识论文; 事故论文; 变电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