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院前急救和急诊科救治体会论文_赵欣

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院前急救和急诊科救治体会论文_赵欣

赵欣(山东省龙口市烟台龙矿中心医院急诊科 265700)

【摘要】目的 探讨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院前救治和急诊科内救治的组织与实施,以进一步提高批量伤员救治质量。 方法 2010年—2013年我院对8起突发事件中74例批量伤患者进行积极救治,着重做好以下环节:(1)院前、转运途中及院内实施动态检伤分类。(2)院前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解除气道梗阻、控制严重出血、建立静脉通道补液。(3)院内启动应急预案,急诊科内医护配合分组救治。 结果 74例患者中除1例院前死亡外,其余均成功获救。 结论 对突发批量伤患者采用有效的院前急救、急诊科内快速分区分组救治,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批量伤患者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批量伤员 院前急救 急诊科救治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265-02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治安事件。突发事件中,受伤人数多,伤情轻重不一,而对成批量伤患者的抢救是以急诊科为中心,需要全院相关科室参与的一个过程。本文回顾分析2010年—2013年我院接诊8起突发事件共74例伤患者,探讨其院前急救和急诊科内救治的组织与实施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起突发事件中车祸3起,爆炸1起,火灾1起,坠落1起,建筑物塌方1起,刀砍伤1起。每起受伤人数5~18人,年龄19岁~68岁。男性62例,女性12例,中重伤52例,轻伤21例,死亡1例。受伤部位:多发伤、复合伤16例,颅脑伤14例,躯干、四肢伤29例,胸部伤8例,面部伤7例。

1.2 院前急救和处理

1.2.1 检伤分类 出诊人员确定现场环境安全后,首先呼喊、指引能自行走动的轻症患者到一安全区域,对不能走动的患者按照呼吸—循环—意识的顺序实施检查,从而将现场患者分出危重、较重、轻症、死亡四种类型,分别给这四种类型患者挂上红、黄、绿、黑颜色的检伤分类卡片。

1.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活动性出血、快速建立有效地静脉通道 协助昏迷、呕吐患者取侧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误吸引起窒息;有伤口者及时加压包扎伤口,制止活动性出血;怀疑颈部损伤者给予佩戴颈托,并保持其身体成一直线;四肢外伤者用外固定支具固定,避免损伤加重;对休克患者使用20号留置针快速输注生理盐水和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抗休克。

1.2.3 途中转运

1.2.3.1 对伤员进行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后,均迅速转送医院急诊科,争取在“黄金时间”确诊和接受专科治疗[1]。在转送途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保持静脉通道、氧气管路通畅,保持患者舒适安全的体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2 出诊医生向急诊科汇报正在转送的人数、伤情、需要准备的特殊物资。

1.3 急诊科内救治的组织和实施

1.3.1 启动应急预案 急诊科根据120派车通知及出诊医生对伤员情况的汇报,立即通知医院突发事件领导指挥小组,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3.2 应急人员到位 参加突发事件应急人员除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外,还要根据突发事件现场受伤人员数量,由医务科调动各相关专业科室,主要是各专业外科应急队医生及麻醉手术科医生到急诊科待命;由护理部调动专业科室应急队护士到急诊科待命;同时由急诊科通知化验室及特检科人员到急诊科待命,通知其他辅助检查科室如CT室、放射科人员在自己科内做好应急准备。

1.3.3 急救物资准备 急诊科护士根据患者数量准备担架车、血压计听诊器、输液用物、患者标识带、各种检查申请单等,并将担架车推至急诊科门外准备接诊。

1.3.4 批量伤患者在急诊科内救治经过

1.3.4.1 开通绿色通道,分区救治 患者被转送到急诊科,由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指引医护救治小组将危重或较重患者搬运到急诊抢救室救治,将轻症患者指引到急诊门诊诊治。

1.3.4.2 医护救治模式:采用“三对一”及“二对二”方式 “三对一” 即由1个医生与2个护士组成一个救治组,处理一名危重或较重伤患者,其中2个护士是由一个急诊科护士与一个外科应急队护士组成;“二对二”即由1个医生与1个护士组成一个救治组,处理二名轻症患者。

1.3.4.3 医护组救治内容

危重及较重症伤者: (1)快速伤情判断(1—2分钟):评估神志、呼吸及循环情况,测量生命体征,同时完全暴露患者身体;(2)复苏(10分钟):保持气道通畅、吸氧、胸腔闭式引流,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处理活动性出血等[2];(3)全面检查及收入院:病情许可,填写检查单,佩戴腕带标识,护送做检查及住院治疗,病情不平稳者床边B超、X线片检查,对难以纠正的休克患者及时转入ICU(4)由急诊科护士做好患者信息登记和汇总。

轻症患者:(1)快速伤情判断,测量生命体征,佩戴腕带标识;(2)做检查、收入院或急诊科留观;(3)做好患者信息登记和汇总。

1.4 心理疏导

遭遇突发事件后,意识清醒者会产生无辜和恐惧感,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迫切要求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和家人的看护。因此,医护人员要以从容镇静、和蔼可亲的态度,熟练的操作技术,给予他们安全感[1],帮助他们尽快联系到家人,赢得其信任和配合。

2 结果

1例多发伤、复合伤院前死亡,15例经处置后急诊科留观,58例收住相关科室,其中23例急诊行专科手术。急诊抢救成功率98.1 %。其中急诊抗休克治疗5例,气管插管1例,清创缝合15例。患者在急诊科内滞留时间平均为35分钟。

3 讨论

3.1 检伤分类的重要性 突发事件现场救援的基本原则是为最多的伤者提供最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援服务。以最快的速度(每个伤员不超过30秒)对所有伤者实施检伤分类,分类过程中实施解除气道梗阻、控制严重活动性出血救命措施,然后根据分类决定实施进一步治疗及转运的先后顺序,即按照危重、较重、轻症、死亡顺序实施进一步救治和转运。且检伤分类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于事故现场、转送途中、院内救治全程。

3.2 急诊科内救治的组织实施 医院急诊科是院前急救的延续,我院急诊科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立即汇报指挥组,启动了应急程序,开通绿色通道,对所有伤员实行医护组队负责制,做到了组织有力、首诊准确、救治正确、分流快速,从而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机。分区救治避免了受伤轻重不一的患者过度集中,保证了急救仪器及时运用于危重症伤者;医护“三对一”模式,确保了各种急救措施及时实施于患者,2名护士的搭配(1名急诊护士与1名外科护士),既有利于治疗护理措施的实施,又避免了外科护士因对急诊环境物资的陌生而引起的救治措施延误。

4 小结

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的成功救治,需要院前准确的检伤分类和有效地初步处置,院内应急预案的快速启动及医护组队分区救治。

参考文献

[1]吉善合.暴力事件批量伤员院前急救和急诊科救治探讨.中国急救医学,2010,30(2):177-179.

[2]贺赛美,曹峰,许敏.护士双人定位法在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70?-71.

论文作者:赵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2

标签:;  ;  ;  ;  ;  ;  ;  ;  

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院前急救和急诊科救治体会论文_赵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