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苯磺酸钙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钱武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武警浙江总队医院皮肤科 314000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羟苯磺酸钙治疗淤积性皮炎的疗效和机理。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门诊就诊的淤积性皮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皿治林、维生素C及外用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观察治疗8周疗效和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1,P<0.05),治疗组出现3例(6.67%)短暂胃肠不适感,但均能很快缓解。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淤积性皮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安全方便,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关键词:淤积性皮炎;羟苯磺酸钙;血管活性药物;临床疗效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calcium dobesi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stasis dermatitis. Methods: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asis dermatiti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zolastine,vitamin C and external medicine,The treatment group increased the use of calcium dobesilate,observe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and treatment after 3 months after the relapse. Results: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recurre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 = 7.551,P<0.05). Conclusion:Calcium dobesilate has good efficacy,less adverse reaction,safe and conveni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dermatitis,with good prospect of treatment.

Keywords stasis dermatitis;calcium dobesilate;Vasoactive agents;clinical efficacy

淤积性皮炎(stasis dermatitis)是静脉曲张综合征中一种常见的皮肤损伤,发生在下肢静脉曲张后血液回流,静脉血流瘀滞积血,导致下肢及足部组织皮肤血氧含量及营养物质减少而引起[1],临床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循环、抗炎、抗过敏、局部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皮肤破损时多外用抗生素药膏预防可能的继发感染。由于静脉曲张的存在,症状较难改善或反复迁延[2]。我科门诊尝试利用羟苯磺酸钙治疗90例淤积性皮炎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均选自求诊我科时间均为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门诊病人,所有患者临床上符合《皮肤性病学》[3]有关于淤积性皮炎诊断标准:①双下肢下1/3处有典型湿疹样皮损。② 双下肢均有静脉曲张的临床体征。所有受试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必须自愿参加此项研究及遵守研究规定,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选90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的方式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1~67岁,平均为(54.23±8.22)岁;病程为4个月~8年,平均(33.65±7.28)个月。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2~65岁,平均(53.24±7.03)岁;病程为3个月~7年,平均(32.53±3.64)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及皮损程度的差异均经过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皮损合并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2)近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3)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3)对已知的药物成分过敏。(4)未能坚持长期治疗及随访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均使用皿治林胶囊10mg qd,维生素C0.2g tid,皮损无溃疡及渗出处青鹏软膏BID,出现溃疡及渗出处3%硼酸溶液湿敷TID,每次10~20min,待皮损干燥后外用莫匹罗星药膏每日2次。治疗组加用药物羟苯磺酸钙0.5gtid(宁夏康亚药业有限公司,0.25g,国药准字H20030809)。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

治疗过程中叮嘱患者不得使用其他口服或者外用药物,避免长时间站立。每周随访患者皮损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结束3个月后复发情况。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皮肤症状和不良反应,皮肤症状评分:按4级评分法记录[2]:皮损面积、皮损厚度、红斑丘疹肥厚度、皮肤瘙痒程度(主观症状),将每项按严重程度记为0~3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4项评分相加为临床总积分。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 100%。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皮损复发情况,有无皮肤萎缩发生。

1.5 疗效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8周症状、体征积分,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标准[4]分为四个等级,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瘙痒症状消失;显效:皮损明显消退或大部分消退,瘙痒明显减轻;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瘙痒症状改善;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瘙痒未见减轻或恶化,疗效指数≥90%为痊愈;60%~89%为显效;30%~59%为有效;疗效指数≤29%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对比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

2.治疗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2组患者的皮损面积、红斑丘疹严重度、瘙痒程度均有明显的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51.1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χ2=7.551,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对比

2.2 2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皮损表现包括色素沉着、瘙痒、渗出、脱屑、皲裂、双下肢肿胀等情况明显的好转,且好转的效果比对照组的效果更显著(治疗组治疗8周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皮肤表现对比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8例(17.78%)患者局部出现感染,考虑搔抓皮肤或其他诱因致皮肤破损引起,予局部加用莫匹罗星软膏 2次/日,连用1周。治疗组出现短暂胃肠不适有3例(6.67%),考虑加用药物后患者个体差异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均能很快缓解,均完成疗程,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的(χ2=2.589,P<0.05)。

2.4 随访情况

在完成3个月治疗,治疗组病人复发5例(11.11%),对照组病人复发11例(24.44%),两者相比治疗组病人复发率是明显低于对照组的(χ2=2.736,P<0.05),且长期治疗的效果比较满意。

3.结果讨论

淤积性皮炎又被称为“重力性湿疹、郁积性湿疹、静脉曲张性湿疹”,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我国淤积性皮炎的发生率高达2.37%~6.57% [5],而老年患者出现淤积性皮炎的比例更是高达 17.3% [6]。根据我国学者长期的临床调查研究显示[7],国内淤积性皮炎患者的发病趋势是逐年上升的。有学者认为淤积性皮炎是静脉高压与白细胞聚集活化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8]。静脉曲张引起局部静脉血管压力增高,使血液回流不畅引起淤血,致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壁发生损伤,纤维蛋白原渗出形成包裹血管周围的纤维蛋白鞘,阻碍了氧气弥散及营养物质输送,造成局部组织营养代谢的障碍,而移行到组织中的白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造成了损伤血管的皮肤炎症反应[9]。淤积性皮炎发病可急可缓,常出现水疱、渗出、糜烂等急性皮损,干燥、脱屑、皲裂、色素沉着等慢性皮损,明显瘙痒,溃烂不易愈合[10]。淤积性皮炎临床上常常给予抗生素、抗过敏、手术等治疗方案,虽具有可观的治疗效果,但多数复发率较高,大部分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差[11]。

羟苯磺酸钙是一种具有保护血管和营养静脉作用的合成静脉活性药物,通过调节体内的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内皮素、组胺等来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及间隙形成产生抑制,增强局部组织供血与供氧,抑制脂质的过氧化,促进微循环,减少血管内膜损伤[12];舒张患者动脉,提高红细胞的氧气分解能力及变形能力,提高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改善病理损害[13];羟苯磺酸钙可影响血小板聚集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与释放,降低了纤维蛋白水平,增加血小板环磷腺苷水平,从而降低血小板活性,减轻毛细血管内皮的损伤[14];也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合成血管舒张因子(如NO),具有抗氧化、保护细胞免于细胞内活性氧簇损伤的作用[15];此外羟苯磺酸钙还具有免疫调理功能[16]。

羟苯磺酸钙作为血管活性药物,在内分泌科、肾内科等科室广泛应用于微循环障碍相关的慢性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变、肾病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7],该药在临床应用报告的不良反应较少,黄琴斯等[18]2012年报告1例羟苯磺酸钙所致重症药疹,林婉贞[19]等2009年报告1例该药所致药物热。柳杰,梁卉等[20]2012年报告1例该药所致药物热。

本次资料结果显示,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淤积性皮炎,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减少渗出,促进上皮修复和溃疡愈合,具有治疗效果好、减缓复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我科尝试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淤积性皮炎患者,疗效满意,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35-936.

[2]赵德杰,淤积性皮炎临床治疗新进展.《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9):142-144.

[3]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4-115.

[4]王静.祛湿逐瘀洗方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1-36

[5]陈勇军,王辉,黄莉宁等.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炎性色素沉着236例疗效观察 [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791-1792.

[6]Polat M,?lhan MN. Dermatological Complaints of the Elderly Attending a Dermatology Outpatient Clinic in Turkey:A Prospective Study over a One-year Period [J].Acta Dermatovenerologica Croatica Adc,2015,23(4):277-281.

[7]于光远.驻京某卫戍部队战士淤枳性皮炎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 D ] .军民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0(2).101-104.

[8]王艳云,田分.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淤积性皮炎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12,33(2):96-99.

[9]邓景航,王菲,罗育武,高东好.青鹏软膏治疗淤积性皮炎疗效[J].北方药学,2015(2):14-15.

[10]杜荣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401.

[11]赵德杰.淤积性皮炎临床治疗新进展.《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9):142-144.

[12]崔凤云,石振东.赖诺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5):312-313.

[13]彭日红,佘军红,阳洪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9例[J] .医药导报,2013,31(12):1561-1563.

[14]陈玲,杨仁勇.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3):405-407.

[15]D Sinan,C Ahmet,G Orkut,et al.Can calcium dobesilate be used safely for peripheral microvasculopathies that require neoangiogenesis? [J].Med SciMonitBasicRes,2013,(19):253-257.

[16]孙素馨,王宏,孙晓芹.羟苯磺酸钙的药理和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2):100-101.

[17]刘向东,艾子敏,张燕,等.羟苯磺酸钙联合奥美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伴蛋白尿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3):517—521

[18]黄琴斯,杨静,曹俊,周小勇.羟苯磺酸钙所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11):666-667.

[19]林婉贞,元刚,陈孝.羟苯磺酸钙引起发热[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4):283-284.

[20]柳杰,梁卉,王艳.羟苯磺酸钙引起发热一例[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8):536.

论文作者:钱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羟苯磺酸钙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钱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