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李汉强论文_李汉强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李汉强论文_李汉强

李汉强

身份证号码:44122119741115XXXX

摘要:市政路桥施工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如何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成为全新的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方面进行研究,此次研究从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概述入手,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以次来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

由于建筑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研究对丰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具有理论性意义。

一、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概述

由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路桥项目面临严峻的挑战,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关注的焦点。

混凝土工程开始之前,需要对混凝土配比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对相关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加强,对混凝土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监管,对不同强度混凝土进行配置实验,根据混凝土实验的结果来对混凝土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好的满足路桥施工的要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保证施工材料选择的合理化、混凝土配比和供应的最优化,并且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方法来进行施工。除此之外,需要对混凝土采取保温养护的手段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从而使混凝土抗压抗拉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市政路桥的质量提供保障[1]。

二、市政路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弹性弱

目前,市政路桥工程中使用混凝土建设的道路桥梁,其压力在7.5到60MPa之间,这样可以满足城市一般交通运输的要求。除此之外,对重点路段利用其它手段处理之后,可以使其抗压力得到显著的增加,甚至可以达到100MPa。但混凝土建设的工程项目中存在一个弊端,即道路桥梁的弹性较弱,当路面不同位置之间受到的压力存在较大的压力差,并且压力的总值相对较大的话,就会出现工程断裂的情况[2]。

(二)抗拉性能差

市政路桥建设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混凝土抗拉性能低,从而导致道路桥面开裂的情况出现。混凝土就是将碎石、泥浆和水通过充分均匀搅拌而成,当其发生硬化之后,用于路桥施工建设之中,砂石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其对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抗拉性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通常会选择水泥浆来对骨料表面和骨料间进行填充,但由于水泥浆相对脆弱,当有较大拉力在路桥上产生时,就会有开裂的情况出现。

(三)易变形

路桥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的成分主要是碎石和水泥,其受到外界温度影响比较明显,当外界温度发生巨大变化时,会使混凝土发生收缩变形,从而导致道路和桥梁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形[3]。除此之外,当混凝土搅拌完成之后,会有一定程度的水分蒸发,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使得混凝土自身的温度降低,从而引发混凝土遇冷缩小、体积减小等情况发生,进而导致道路桥梁发生形变。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一)原材料质量检测和模板施工

为了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得到保证,需要对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的使用标准进行严格制定,并且需要有质保单来证明,严格禁止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水泥在建筑施工中被使用,除此之外,杜绝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水泥进行混用的现象。另外,在施工工作进行之前,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化验,确保使用的水资源和外加剂都符合相关规定的标准。

模板的制作和安装需要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从而为模板的刚性和强度符合标准奠定基础。在具体安装之前,需要在基上安装稳定基础,并保证模板连接处的严密性,杜绝灌浆时漏浆的现象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降低模板的形变程度,需要保证模板外表面的整齐性,从而为接缝的完整契合性提供保障。

(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配比

钢筋用于不同的位置,其受力程度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在连接的时候,需要对焊接措施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要使得焊接品质实现效果最大化和节约钢筋材料。在焊接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保证整个过程中都严格遵守规定,为工作质量达到最大化提供保障[4]。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配比进行严格管控,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设计章程的因素,而且要结合混凝土的耐久度来进行混凝土的配置,除此之外,原材料的规定配比方式需要严格遵守,并且对相关实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为混凝土的配比满足施工要求奠定基础。

(三)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应该尽量的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混凝土在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验算,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对其采取合理化的温度控制措施,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浇筑方案的合理选择,从而尽可能的杜绝有害裂缝的出现,进而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得到最大化的保持。另外,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水平进行分析比对,进一步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进行确认,使混凝土配制质量得到有效监控。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混凝土更好的融合,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不断的浇筑,利用不断出现的混凝土对已浇筑的混凝土施加外力,从而为混凝土的完整融合提供保障。

(四)混凝土后期养护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混凝土硬化后经过日晒雨淋的天气影响后,会出现收缩膨胀等现象,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裂缝等情况,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就是杜绝这样的现象出现。混凝土后期养护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自然养护是指在浇筑完成12小时之内进行的养护方式,在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规定之前,严禁任何碾压现象的出现;加热养护是指利用对混凝土进行覆盖的形式,以实现保暖加湿的目的。在薄膜进行拆除之后,对其侧面还需进行养护,从而使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都可以得到保证,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干缩现象的出现,杜绝裂缝问题的发生。

(五)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管

除了对混凝土本身的质量要素进行监管之外,还需要用科学的管理来对技术进行辅助,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就在于其是施工过程中的最后屏障。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混凝土的施工做好详细的规划和进度,当施工开始之后,按照规定的计划进行,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进度进行是适当的调整。其次,需要制定应急方案,当出现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出现的状况,并且把出现问题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另外,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共同合作的将工作更好的进行下去,并且要在各个部门之前选取适当的人员来组成监察小组,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管,这样可以使监督工作更加的完整和准确。除此之外,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使得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得到稳定的提高,从而使得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掌握和提高,为基础建设项目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原材料质量检测和模板施工、钢筋绑扎和混凝土配比、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后期养护、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管。希望能为同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金诗瑶.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7):118,121.

[2]孙 冶.混凝土施工技术于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267-267.

[3]崔瑞文.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8(15):206.

[4]卢楷.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与质控举措之研究[J].科技风,2018,26(12):84.

论文作者:李汉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李汉强论文_李汉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