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唱“特色歌”积极发展育种产业_特种养殖论文

努力唱“特色歌”积极发展育种产业_特种养殖论文

努力唱好“特色歌”积极发展种养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色论文,努力论文,种养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皮动物主要指产品为制裘原料的动物,我国毛皮动物有近百种,但人工饲养品种主要是水貂、蓝狐、银黑狐、貉、獭兔等。水貂皮、狐皮是世界裘皮界公认的精品,是世界裘皮三大支柱(水貂皮、狐皮、波斯羔羊皮)中的前两个,有“软黄金”的美称。

近年来,临沂市河东区凤凰岭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市区东扩、北上的有利时机,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团结带领全办事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农业生产稳步提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这其中,我们努力唱好“特色歌”,积极发展种植、养殖业,让不少农民腰包鼓了起来,实现了农村经济的新增长。

一、地理位置优越,饲料来源充足

临沂地区地处北纬35度以北,东经118度至119度之间,一年四季季节分明,自然光照和温差非常适宜水貂、狐狸、貉子等毛皮动物繁殖生长,可以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而且本地肉类屠宰场非常多,鸡、鸭、鹅、兔、猪、牛、羊等肉类动物脏肠及骨架价格便宜;黄海的海杂鱼从临市日照发货,每天一趟,价格非常便宜,此外,膨化饲料及谷物菜蔬供应充足,这些都适合毛皮动物的饲养。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食物原料,造就了本地特种动物饲养的不断发展壮大。

二、饲养历史较长,发展势头迅猛

河东区凤凰岭街道办事处的特种养殖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一直持续发展,近年来,养殖规模和品种不断拓展,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早在1979年,原临沂县外贸局组织推广,前兴旺村老党员干部王玉如突破思想禁锢束缚,率先从临近乡镇引进了水貂,并筹建了村办养殖场和个人的水貂养殖场。乘借着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科研工作的春风,经过几年的发展,迅速成长为附近闻名的养殖大户,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带动了该村及部分临近村居敢拼敢闯的年轻人走上致富路。“六五”以来,国家、部委和地方在特种动物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共取得科技成果500余项,使我国特种动物养殖业的技术得到了完善、配套,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特种养殖业的发展。随后的几年,凤凰岭街道办事处的特种养殖逐渐新增了种鸡、狐狸、貉子、獭兔等,近两年又出现了奶牛等新兴的养殖品种。现在的凤凰岭办事处,特种养殖分布广泛,前兴旺、后兴旺、潘家湖、西许庄、大店子、张家黑墩、王家黑墩等村居都已形成不少规模较大的养殖场。

最早搞养殖的前兴旺居委,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有20余家,在当地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很多村民纷纷抛弃土里刨食的传统发展思路,走上特种养殖的路子。

三、出台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特种种养

近年来,办事处党工委、管委会着力于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和城郊特色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办事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后,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结合办事处现有的条件,积极出台政策大力扶持特种养殖业发展。通过大户带动小户,小户发展新增户等一系列措施,在全办事处有条件的村庄大力发展特种养殖。目前,全办事处特种养殖动物接近15万只,水貂、狐、貉子等养殖大户近200家,存栏种兽100只(头)左右的特种养殖户140余个。仅去年,新增养殖大户120户,养殖专业村1个,全年实现畜牧特种养殖业产值5000余万元,比2003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96元,同比增长16.8%。

四、投入低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

特种养殖属于经济效益比较突出的行业,经济投入与产出比例可以达到1:3。每只狐、貉子取皮后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80-200元;水貂取皮后纯收入每只可以达到100元左右;獭兔等可以达到30元。前兴旺居委的养殖大户王学伟、郁善义等,年存栏2500余只,种貂、种狐、种貉以及皮毛销往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等省份,然后经过加工可以出口俄罗斯、东南亚诸国以及台湾地区,年经济毛收入可达30多万元,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五、优劣互补,发展相关产业

特种养殖也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收入,但是特种动物的粪便让人头疼。于是街道办事处本着“品种调良、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提高”的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不断扩大高效、创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经比例进一步优化,达到6:4。近几年引进了花卉苗木、杞柳、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样可以变废为宝,动物粪便是高效绿色肥料,可以给花卉苗木、中药材、杞柳等提供有利的养分。养殖专业村前兴旺居委结合自己特种养殖也发展迅速的实际情况,通过招商,于今年引进了精品花卉盆景项目,既可以充分利用“绿色肥料”给花木提供养分,又解决了养殖户动物粪便不好处理的情况,还能带动该村村民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提高经济收入。占地近百亩的花卉培养基地已经规划设计,10月份动工基建。

2004年,全办事处新增农业经济作物面积1025亩,其中新发展杞柳665亩、中药材200多亩,新发展花卉苗木园2处,面积160余亩。原有的特种养殖和经济作物逐渐形成生态产业链,互补劣势,共同发展。

标签:;  ;  ;  ;  

努力唱“特色歌”积极发展育种产业_特种养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