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论文_田园芳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论文_田园芳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南街第四小学 048000

依照新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在上课时经常会提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虽说这是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如在教学《沙漠的绿洲》时,一上课,我考虑到学生对阿联酋这个国家比较陌生,所以选了图片,直观了解阿联酋的位置及特点。随后板书课题,重点点出“沙漠”、“绿洲”问学生:沙漠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体会沙漠当时恶劣的环境。然后,我问学生:绿洲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体会绿洲的风景如画、景色宜人,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对比,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继而设问: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样荒凉的沙漠变成美丽的绿洲的?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又如,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教学开始,我就问孩子们,你从课题中看出重点是什么?孩子们不假思索地说:是樟树。我又问:文章开篇一直在谈“树”,但在三自然段才出现“樟树”。再则,说樟树就说樟树,为什么却说“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些问题,我又让学生通过读书、查阅大量的资料相互交流,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由介绍她故居的两棵樟树来怀念宋庆龄。这样一品读,潜移默化地烘托了主题。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论文作者:田园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  ;  ;  ;  ;  ;  ;  ;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论文_田园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