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千篇一律的小城镇中突围——以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为例论文_陈祖立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襄阳分院 41003

摘要:快速城镇化浪潮推动城镇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也淹没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本文以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为研究对象,剖析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须增强精品意识,既要面向现代化,又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形成自己独特的吸引力。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谷城县庙滩镇;

1、我国小城镇发展情况

1.1 小城镇发展情况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在1996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后,城镇化进程更是较之以往呈现出显著加快的趋势。当前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而且这种快速发展趋势还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

图1 1978-2015年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情况一览表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2克隆的小镇

高速城镇化为小城镇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更新改造的原动力。然而,在我们城镇化加速进行的同时,我们也直面一个历史性的挑战,那就是中国城市的同质化的问题,在我国,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简单拷贝大城市建设,丧失了千百年形成的个性,“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从南方到北方,不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管其气候和自然条件,一座座城市被“克隆”成一片片“水泥森林”,同样的广场,同样的建筑,同样的绿化……处处都曾相识,城市的个性与魅力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被无情的抹去。

2、如何形成小城镇的独特魅力

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纵观城镇发展的历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自己的独特性,突出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例如法国格拉斯小镇,重点打造花卉种植及香水工业,为法国赢得了“香水之国”的美誉;法国依云小镇,因为依云矿泉水逐渐形成了以依云水、旅游、疗养等主导的文化旅游小镇;中国乌镇,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江南水乡韵味成为旅游古镇。

3、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总体规划的实践

3.1 总体分析

3.1.1 基本概述

庙滩镇为襄阳市谷城县的重点镇,位于谷城县东南部,襄阳市西北部,既览一江汉水之秀丽风光,又为古城襄阳通往谷城县城的要塞。庙滩有着两千多年建制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且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有汉江“夜明珠”和华中“小江南”的美称。

庙滩镇镇域面积为218.19平方公里,现状镇域范围内村镇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3.25平方公里。现辖4个社区、30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2013年,全镇人口57277人,全镇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约为21.6亿元。

图2 谷城县庙滩镇区位图

3.1.2 现状情况分析

3.1.2.1 发展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庙滩镇东邻汉江,北与谷城县城关镇相连,区位良好;省道303穿镇而过,向南连接襄阳市中心城区。

(2)资源优势:

农业资源——生态蛋鸡为庙滩农业支柱产业,在2007年畜禽养殖基地被湖北省科协、省财政厅确定为“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项目;2008年,庙滩镇为湖北省第一批生态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在其它农特产上,南川贡芋、茅坪莲藕、黄畈板栗等质优物美。

矿产资源——重晶石、硅石、石灰石等矿藏众多,有利于形成以矿产开发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生态资源——庙滩镇一条汉江,环镇流淌;三万亩滩涂,一望无垠;三大溶洞,景观别致;四处古寺,内涵丰富;八大景观,惟妙惟肖;“上南川,下南川,四十八个大泉眼”,“油砂土,活水田,赛似小江南”,久负盛名,享誉甚远。

文化资源——庙滩镇人文景观丰富,红色人文景观方面:郭峪村的襄阳航天42所(襄樊红星化工厂)为原国家重点保密军工单位,是庙滩镇内唯一一处红色旅游基地;反扫荡时期刘胡兰式的女英雄陶二姐等等。历史古迹方面:庙滩的来历与四寺(灵山寺、古乐寺、古林寺和承恩寺)有渊源关系,虽然四寺大多已经消失在历史潮流中,但依然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发展机遇:

政策机遇——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全省战略格局“两圈一带”升级为“两圈两带”,汉江生态经济发展带的建设带动庙滩镇的产业拓展。

区域机遇——庙滩镇位于襄阳市总体规划划定襄阳都市区的东部片区,担负成为襄阳市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任;汉江上游的“红河谷”城市组群、河谷新城等城市组群的建设为庙滩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建设机遇——新集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将极大的改变庙滩沿汉江沿线的景观风貌,庙滩应以此为契机,着重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产业。

3.1.2.2 制约因素研究

(1)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发展差距大: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难以持续增长,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均衡,形成了城乡分割、工农分割的现象。

(2)村镇基础设施不足:村镇道路交通建设外联尚可,内通不畅,镇村之间道路系统尚未形成,通而不畅,级别低;市政设施建设滞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公共设施分布不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别依然存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还面临较大问题。

(3)特色资源有待开发利用:良好的特色资源是庙滩镇最大的优势,但庙滩镇的优秀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利用率较为低下,休闲旅游业有待进一步提升。

(4)工业后劲不足、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庙滩镇虽然形成硅矿加工、纺织服装、纯净水饮品等等产业,但是其规模都较小。庙滩镇整体产业发展尚未有明确方向,支柱性产业不明显,产业未形成相关产业链,制约经济发展。

(5)周边城镇竞争的挑战:庙滩镇面临与周边乡镇石花(谷城县副中心)、茨河、盛康(谷城县重点镇)等在产业、公共服务配套、城镇综合竞争、对外道路衔接等要素方面竞争。

3.2 城镇思路

3.2.1 规划目标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抓住“红河谷”城市组群、河谷新城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毗邻汉江、北接谷城县城区、南连襄阳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和庙滩镇特色产业优势,统筹城乡发展,成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庙滩镇打造为谷城县中心城镇、汉江流域重要节点城镇、现代贸工特色城镇及汉江沿线生态观光旅游小镇。

3.2.2 发展规模

规划近期(2020年),镇区人口发展规模为3.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为3.87平凡公里;远期(2030年),镇区人口发展规模为4.5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5.40平方公里。

3.2.3 功能定位

庙滩镇的功能定位为“谷城县的中心城镇,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滨江休闲旅游业为主的沿江特色小镇”。

3.2.4 规划策略

(1)功能重组——完善城镇功能,提升镇区品质

根据庙滩打造沿江特色小城镇的总体定位,并且以汉江生态经济发展带的建设为契机,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对镇区空间与功能进行重新整合,通过整合居住、商业金融、教育医疗现有功能,并注入文体科技、休闲旅游等新功能,提升镇区的生活环境和品质。

图3 用地规划图

具体而言,居住功能上,规划熊家营、夕照、聚秀、宣武和灵水五个居住社区,既展现“华中小江南”的水乡民俗特色,又结合滨江打造汉江特色;在商业服务业功能上,规划在镇区中部相对集中布置商业金融用地,并沿庙盛路、宣武街设置带状特色商业街;公共服务功能上,保障公共服务配置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行政办公、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设施,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旅游休闲方面,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滨江景观资源,打造滨江旅游服务中心,设置旅游服务站、游乐设施,为居民和游客提休憩娱乐的场所。

(2)道路交通策略——完善交通体系,营造慢行系统

图4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

规划在现状道路网的基础上,完善现状道路体系,规划路网形成方格网的结构,并对省道303进入镇区段向西进行改线,将过境交通分流至镇区外围,减轻镇区交通压力。同时结合汉江优秀资源,远期沿汉江防洪线外侧控制一条20米宽的沿江大道。

规划通过与城镇绿地、汉江岸线结合,建立片区的生活性及休闲游憩性慢行交通系统,充分保障步行与自行车的路权空间,实施良好的快慢分离。通过连续的慢行空间,营造优美、舒适、安全、便捷宁静的城市环境。

(3)文化挖潜策略——挖掘文化潜质,重现古镇遗迹

规划恢复襄阳航天42所,新增革命蜡像馆以缅怀革命活动,打造庙滩红色文化之旅;依据相关传说重建古寺,打造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重现庙滩的寺庙文化。

(4)风貌彰显策略——塑造水乡特色,彰显地域风貌

整体景观塑造“水乡园林”特色,重点突出“水”:采用活水、联水、显水策略;“林”:利用现有林道、林带和林网打造格网系统。

规划提出“水林路契合,城镇沟通郊野,绿带相融百川”的空间景观概念,以水、路、林平行棋盘式格局的作为空间景观原型,通过水网——贯穿城镇各组团的滨水风貌带,路环——串联功能片区的景观道路网,林带——环绕城市各组团的滨水绿带,构筑成生态型的具有突出水乡园林风貌的城市景观系统。

图5 绿地系统规划图

规划形成“三廊、两带、两心、多节点” 的网络状绿化空间格局。三廊指连通山体与水体的生态景观通廊,将山水景观引入城镇,突出华中“小江南”的水乡园林特色;两带指沿303省道及朝霞路形成城镇特色生态景观带,形成镇区的绿色屏障;两心指庙滩镇入口景观核心及滨江绿化景观核心,结合道路绿地,依靠绿廊、绿带连接,形成网络状结构,体现了城镇“绿肺”的功能;多节点指各居住社区内的公共绿化空间,规划以“小规模、高密度”为特色,形成功能丰富、各具特色的绿化节点,作为居民日常休憩、休闲的公共活空间。

4、结语

对于一个城镇来讲,外部环境的改变,往往是一个“触媒”,会促进该镇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不基于自身特点把握好优势资源,增强城镇独特性,城镇发展将陷入瓶颈。本文以庙滩镇为对象,意在总结小城镇在快速发展同时,应根据小城镇的自然特征、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等特质来突出风格塑造,构筑小城镇鲜明特色和品位,增强小城镇的独特性,不至于迷失在新一波城镇化浪潮中。

参考文献:

[1]从中国城市同质化谈创意城市的构建.能向群.城市科学论坛.2005

[2]“新四化”引领下的贤庠镇发展之路.陈珍珍 赵国裕 毛磊波.规划年会论文集.2013

论文作者:陈祖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千篇一律的小城镇中突围——以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为例论文_陈祖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