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中风患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论文_秦克娟

健康教育应用于中风患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论文_秦克娟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 天津滨海新区 300480

摘要:脑中风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该疾病主要包括三大类,即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以及脑梗死,其中脑梗死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从而导致我国中风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该疾病易导致患者躯体和心理受到双重打击,而中风患者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为抑郁症,抑郁症不仅对患者精神造成痛苦,对患者生活质量也造成严重影响。将健康教育应用于中风患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是手术及药物等治疗手段无法代替的康复疗法。

关键词:健康教育;中风;抑郁症;护理干预

在心理障碍疾病中,抑郁症十分常见,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研究大量资料显示,抑郁症对脑中风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严重影响,且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传播正确、健康、科学的知识,使患者了解健康的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建立康复理念,并自愿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消除危险因素,同时起到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疾病的作用[1]。因此,本文对健康教育应用于中风患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

中风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该疾病具有发病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将抑郁症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度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20分,且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言语悲伤、多愁善感等症状)、中度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27分,且伴有衣冠不整、对治疗失去信心、情绪不稳定等症状)、重度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35分,临床表现为绝望感、自杀倾向以及终日不语等)。

由于脑中风患者发病后易出现一系列肢体活动障碍,如口齿不清、语言障碍以及口角歪斜等,若经治疗后,患肢功能未发生改变,则可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如悲哀、焦虑、压抑、注意力不集中、对生活失去自信、痛苦等。由于脑中风患者受到疾病影响,进而导致其内分泌、神经以及体液发生改变,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为较为正常的现象[2]。中风后的抑郁常见心理反应主要包括易激动、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怀疑感、幼稚、焦虑、抑郁等,且抗拒治疗,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对治疗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学对脑中风研究不断深入,临床治愈率得到显著提高,且有效降低了临床死亡率,但致残率仍较高[3]。而如何提高我国脑中风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适应能力为临床上广泛讨论的话题。脑中风的康复措施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给予其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研究显示,中风患者在早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并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关爱,同时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与鼓励,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做好相关健康教育,从而获得家属的配合度,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减少心理负担,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健康教育对中风后抑郁的作用

研究显示,照顾者的情绪和责任心对中风患者抑郁情绪具有严重影响,由此说明,脑中风患者抑郁后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能够使中风后抑郁症的危险性明显下降[4]。

健康教育在脑中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其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知,不对躯体症状进行过度关注,而将注意力转移至自身个性的调整,对环境适应因素发生较大改变。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危险因素减少,进而起到防治脑中风的作用[5]。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各项不良情绪,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病程以及改善患者心理障碍,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外,健康教育还能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得到提高,对改善患者心理障碍以及不健康行为均具有重要作用,为临床上一种十分有效的康复措施。

健康教育能够将中风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进而达到防治中风的治本措施。临床大量资料显示,健康教育对改善中风患者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健康教育中,不仅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还需对患者家属加强教育力度,使其能够参与到患者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营养、物理康复等均具有重要影响[6-7]。通过对中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进而达到缩短病程和减轻患者心理障碍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有充分的认知,由此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对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够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为临床上一种十分有效的康复措施。通过对中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使其能够了解心理平衡、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以及适量运动等健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使其能够增强对战胜疾病的自信,降低脑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8]。对伴有抑郁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疗效,促进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实验证明,工作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地位对患者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心理障碍与患者的生活水平也具有密切关联,而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的支持对提高患者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中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辅导,消除家属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并告知患者家属,家人的鼓励、陪伴和支持能够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和抑郁症状,使其心理和生理均得到满足,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9]。

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支持干预,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从而充分认知患者恶劣以及痛苦的心境过程,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并取得社会和家庭的认同、支持、鼓励等,使其提高打败疾病的自信,消除心理障碍,减轻负面情绪对身体负担的影响,使其能够重新认知疾病,纠正异常心理状态,配合抑郁的治疗,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10]。

3.小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年龄逐渐呈老龄化趋势,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的关注程度未达到理想水平,老年人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导致机体各方面出现下降情况,且出现一系列慢性疾病,且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抑郁症为脑中风患者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该种情绪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而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将健康的知识传播给患者,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使其能够尽快回归社会,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左满花.健康教育应用于中风患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6(5):616-618.

[2]李新杰,乔钦增,王静等.健康教育照护者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8):744-747.

[3]邓焕车.健康教育干预对中风后抑郁障碍效果观察[J].内科,2017,02(6):940-941.

[4]施瑞珍.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性痴呆病人情绪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8(5):120-120.

[5]王淑艳.中风患者抑郁症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0):5948-5949.

[6]温清秀,李丽蓉,陈静文等.病情标识化在中风康复病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0(13):1732-1734.

[7]王恩虹,崔俊波,马洪城等.健康教育在中风患者治疗及康复中的地位[J].天津中医药,2014,28(3):218-220.

[8]王泽颖,赵曼丽.中医卒中单元下的健康教育对气虚型中风病人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5(3):203-204.

[9]姜绪红,黄小惠,黄育娟等.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中风患者及照顾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1(10):125-126.

[10]高晓汀.43例中风恢复期拔出尿管排尿困难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2):94-94,95.

论文作者:秦克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应用于中风患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论文_秦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