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讨厌数学”后的思考论文_覃观

学生“讨厌数学”后的思考论文_覃观

广西南宁市仙葫学校 覃 观 530000

【摘 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简单地说,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由于生活和劳动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简单的计数,并由用手指或实物计数发展到用数字计数,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近年来,有些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还有不少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关键词】;数学、学生、家庭、原因、生活、

近年来,有些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还有不少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这样认为,以前在小学时,学习的数学容易,可是到了初中,发觉学习数学越来越难了,感觉数学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是苦闷的事。

由此导致的现象是:上数学课时,老师在上面讲,有的学生在搞小动作,有的在睡觉;布置作业,有的一道题只有两个“版本”;练习册只写了选择填空题;考试成绩不理想,平均分低,优生人数少,高、低分差距拉大。

对学生中产生这样的想法、存在这些不良情况,结合我们学校学生情况,我们数学教师也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原因之一、学生本身的原因

1、个性因素:外向型的学生性格活泼开朗,易于和同学、老师交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经常性的保持一种乐观向上与自信的心态。反之,内向型的个性特点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在通过对本校的几百名同学的跟踪调查中,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有40%左右呈现内向型个性特点。

2、数学学习能力因素:“逻辑推理、思维、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三项最重要的能力,尤其是思维中的抽象概括能力,是三大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其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多元智能”理论也证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的喜好也是各不相同的。

原因之二、家庭因素

由于我们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很多学生的父母本身教育文化程度不高,思想意识不够先进,而且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长时间不在家里,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使得这些学生不重视学习,在没有父母监督教育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产生懒惰的情绪,对学习不重视。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反思,并全力想办法去改善和解决。首先从自身找原因,从课堂找原因,想方设法使我们的课堂生动活跃,使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策略一:以数学历史、人物故事吸引学生

例如:七年级下学期,书本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所提到的笛卡尔。我们可以用十分钟这样的时间大致的介绍笛卡尔。笛卡尔不仅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方法,还指明了其发展方向。他在《几何学》中,将逻辑,几何,代数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讨论作图问题,勾勒出解析几何的新方法,从此,数和形就走到了一起,数轴是数和形的第一次接触。解析几何的创立是数学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转折。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正是解析几何得以创立的基础。直角坐标系的创建,在代数和几何上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使几何概念可以用代数形式来表示,几何图形也可以用代数形式来表示,于是代数和几何就这样合为一家人了。

虽然现在学生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微积分”、“解析几何”,什么是代数与几何的“桥梁”,但是可以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印象,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激发他们自己去探索求,也为以后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策略二:联系实际,从生活出发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读懂的老师不教,学生自己会做的老师不教,学生相互能学会的老师不教。以这样的理念指导我的数学教学,发现学生在课堂里常常学得喜笑颜开。在上课时尽量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以及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去观察,探究。

例如: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三角形》知识及稳定性。说到三角形,学生们都不陌生,要求:观察并举例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们都争着回答,生活中的三角形有:三角形屋顶、铁门、铁桥、铁架床、红领巾、自行车的中框、交通标志牌、圣诞树、山坡等等。接着提出疑问:为什么这些东西是三角形的呢?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这时就来做书本67页探究。(1)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不会改变。(2)用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用力拉这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形的形状改变。从而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可见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甚至与我们的安全有关。这样,学生即轻松的学到知识,又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的实用性。

对于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我们从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去教育学生,使他们对社会、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看法。让他们知道知识是财富的基础,知识是生产力,有知识才能真正的拥有财富,才能长久的拥有财富。而对家庭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电话或家访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里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我们还使家长们理解学校的教学目的、并能配合学校共同监督、教育他们的子女。

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去研究和分析原因,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数学也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大纲》

2.《学会学习》,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李道仁著

3.《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6期。

4.《广西教育》

论文作者:覃观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学生“讨厌数学”后的思考论文_覃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