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学生管理 强化规则教育论文_冯月芹 张红会

落实学生管理 强化规则教育论文_冯月芹 张红会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初级中学 441528

规矩一:清晰物权

传统养育者,特别是爷爷奶奶,对孙辈特别具有牺牲奉献精神,导致很多学生的自我意识刚刚萌芽时,形成了爷爷奶奶的东西可以不打招呼,随时随意取用,他们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只要是学生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只要看到东西被别人拿走了,学生就会有怨言……

这个时候,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意识,可以拿着室友的物品,学生的物品,和公用物品告诉他:“这一件是你的,这一件是室友的,这个是公用的。”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等学生已经能清楚地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时,给他立下规矩: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寝室公用物品,所有室员都可以使用和维护,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物权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更懂得尊重他人。

规矩二:物品归位

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好,自己使用过的东西乱扔,用完了也不收拾残局。在家里,很多养育者都不会说什么,觉得“孩子还小,也不懂收拾,帮他收反而更省事”。这种宠爱和迁就,让他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学校,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给他立下规矩,每次用完物品要自己收拾好,写完作业要收拾书桌等等,让他学会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到哪里。

这样的规则能让学生学会照顾环境,最终形成的是对环境的尊重和自身的教养。而且学生在对东西进行归位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在收拾书桌的过程中,他可以自己决定什么东西要放在哪里,养成“归位”的好习惯,生活也会更加整洁,对他的创造力也有所帮助。

规矩三:先来后到

在家里,养育者总是“孩子第一”,什么事情都让着学生,饭先给学生吃,水果先让学生挑等等,但是,家长这样的一味谦让,只会让学生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觉得“别人都要让着我,我是最大的!”,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容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长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哟!

在学校,要克服“小皇帝”、“小公主”的坏习惯,班主任要给学生立下规矩,并且以身作则时时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比如餐厅买饭的时候,老师先到就先买先吃,如果学生总是不来,那就让他尝到没有菜吃的后果;刷牙的时候谁先到洗手间就先刷牙……这样慢慢地,帮助学生形成“先来后到”的习惯。

这样的规则可以避免他养成自私的毛病,让他懂得当别人先拿到东西的时候,必须学会等待,并形成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规矩四:请勿打扰

在家里,当孩子遇到好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很多父母还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表现出“孩子第一”,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在学校,如果发现学生有这样的坏习惯,老师要在平时交往中有意识地帮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很不礼貌的,你想想,如果你在睡觉,同学老是过来跟你说话,宝你会高兴吗?”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容易交到朋友。

规矩五:禁止粗野

有的学生在寝室里跟室友抢东西,室友不给,他就开始动手推打,还说道:“你要是不给我,我就让我哥哥把你变成残疾!”……这样的做法,就是粗野、粗俗的行为。在家里,这一类学生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学校,班主任首先要把学生带离集体场合,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你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让学生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比如老师可以问:“你现在知道错了,那么以后要用室友的东西,应该怎么做呢?”老师心平气和地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中,聪明的学生很快就能寻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这时候也要适当地给他鼓励,并给他立下这条规矩。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规矩六:做错道歉

在家里,家长们疼爱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处处让着他,就算孩子犯错不道歉,家长也会一心软就原谅他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家长会原谅我”,学生觉得他人原谅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承担任何行为后果,难免会为所欲为,犯更多更严重的错误。

在学校,班主任要抓住机会,教育他“做了错事要道歉,这样才是懂礼貌的好学生!”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命令学生对冒犯伤害者说一声对不起,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弥补行为。如果是老师错怪学生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学生一起遵守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学生学会礼貌待人,诚实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反省自己,开始思考行为与结果的关联,也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

论文作者:冯月芹 张红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3月总第1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落实学生管理 强化规则教育论文_冯月芹 张红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