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省伊春市 153000
【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全期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观察组采用全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32.50%,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期护理可有效降低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让患者满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甲状腺切除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29-01
甲状腺手术是外科常见手术,手术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的应激源,可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当这些反应过于强烈时,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护理工作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关注。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最佳体现。本研究对手术全期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均在手术中接受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期护理,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 41.5岁; 对照组30例,均在手术中接受常规护理,男性 16 例,女性 14例,平均年龄 42.7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本文对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进行研究。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为患者讲述手术前的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体位练习,让患者的手术中保持舒适的体位。对于观察组采用手术全期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与病情相关的知识,在手术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术中护理计划。在手术中,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麻醉时观察患者的体征、病情、给予患者鼓励和信心,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为手术器材、药物备置齐全,完成手术之后,为患者清洁皮肤,并进行消毒,针对并发症采取防治,观察患者的病情,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所得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口感染与出血与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组患者手足抽搐、喉头水肿与复发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前 SAS 与SDS评分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后SAS与SDS评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后显著性上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后 SAS 与 SDS 评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后显著性下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后SAS 与 SDS评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讨论
3.1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崭新的思维理念,尤其对于健康,优质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高,而手术患者更需要进一步深化优质服务。从手术访视、手术的全过程至术后回访中,手术室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支持与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安全感与手术治疗的信任度,效果要远远优于其他护理。手术全期护理通过术前访视,全面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心理生理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辅以严格的术中护理操作,降低患者术中风险,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加强术后回访与指导,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3.2手术全期护理
术前护理干预,提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均衡饮食,禁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忌烟酒,术前12h禁食,6h 禁水。术前2~3周予碘制剂口服,3次/d,首次3滴,逐日增加1滴,至15滴时维持此剂量,直至临床症状得到基本控制。为预防碘制剂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医务人员指导患者饭后冷开水稀释或就餐时滴在食物上服用。若2周后症状仍未有明显改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硫脲类药物,待临床症状改善后停服,继续口服碘制剂1~2周即可手术。
术中护理干预,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保持下颌、气管、胸骨位于同一水平面,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种参数的变化,同时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鼓励患者放松,尽量解除紧张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包扎、固定患者伤口,去枕,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行全身麻醉患者给予氧气吸入,保证呼吸道通畅,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及血氧饱和度,72h内病床旁必备吸痰装置及气管切开包,预防突发情况发生。局麻患者6h后可下床进行简单活动,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予患者雾化吸入及化痰药物。对于患者颈前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定期观察引流液的色、性、量,根据每日测定的引流液量更换引流装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引流液量<10mL/d时可将引流管去除,指导患者完成简单颈部运动,预防瘢痕形成。术后禁食、禁水6h,然后给予患者温凉流质食物,必要时给予患者钙剂口服,限制肉食、乳类及蛋类的摄入。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有甲亢危象及并发症的发生,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抢救。
参考文献:
[1] 毛彩荣. 手术全期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学, 2015(11):101-102.
[2] 陈合波, 苟菊香. 优质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20):60-62.
[3] 林萍, 周结贤, 莫雪梅. 全期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15):2077-2079.
论文作者:张静伟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甲状腺论文; 差异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