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力系统的设备比较多,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和内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故障,变电系统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担负着分配电能以及向用户传递电能的作用,变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变电系统结构具有特殊性,因此,维修起来成本较高,且维修的难度相对较大,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变电运行系统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1 前言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变电运行作为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会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对电网供电效率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消除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2 变电运行隐患及其预控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导致安全隐患发生的因素较多,无论是变电运行的场所、元器件,还是作业工具及人员操作等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首先如果在作业现场中,如果缺乏安全防范措施,对作业的机械设备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那么极易导致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其次是操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缺乏,再加之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在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必然形成安全隐患;最后变电运行作业的现场环境达不到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作业环境中存在着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具有直接或是间接危害的物质,这必然增加了作业人员患职业病的风险。
对于变电运行中安全隐患的存在,需要在作业前通过相关的技术方法及时找出隐患点,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估,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险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确保电网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3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1 变压器操作上存在的安全隐患
电力作为生活中常见的能源之一,在看见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之时,也应该意识到其危险性。在变电运行管理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差错,都将会给电站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要细化每一个相关的环节。在进行变压器操作时,值班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在一般的情况下,变压器的操作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两种形式之上:第一,切除空载变压器时会出现操作过电压的问题,这些会给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造成损害;第二,关合变压器时会产生大量的励磁涌流,这种情况同样会使变压器的绝缘受到损坏。因此,值班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慎重。
3.2 母线倒闸操作上存在的安全隐患
倒闸操作是指将设备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而母线倒闸操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母线倒闸操作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是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其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极大。通常情况下载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存在三种情况的安全问题:第一,带负荷拉刀闸;第二,由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切换错误而造成的误动;第三,对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和开关的断口电容造成的串联谐振。对于以上的三种安全隐患,在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时如果没有防患于未然,势必会给变电站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3.3倒闸操作票编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倒闸操作票编制是指在电力系统中进行电气操作的书面依据,包括调度指令票和变电操作票。变电运行中涉及几种不同状态的设备,具体可以划分为四种状态,即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运行设备根据具体的运行方式要求,在这几种状态中不断转变,这些状态的变化必须要填写到倒闸操作票。从以往的变电运行管理事故来看,值班的工作人员如果填写了错误的操作票,会最终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直流回路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所有的变电运行操作中直流回路操作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在操作的过程之中如果没有按照规程进行,出现失误,将会给变电运行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在直流回路操作中,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严格按照规程、规范作业,在最大限度上面避免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3.5 天气因素增加了变电运行管理的危险性
诸多外部的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到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性,例如:天气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导致充油设备的油面过低、导线过紧;夏季,气温则偏高,导致情况完全与冬季相反;另外的恶劣天气状况,如雷雨天气、台风天气等,事故发生率较高。大量事实证明,在天气突变和恶劣天气中,变电运行管理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最高的,因此,值班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
4 变电运行管理中安全隐患的防范
4.1 完善制度,落实工作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保证变电运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思想意识上对值班的操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其实际的操作行为。此外,落实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创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惩机制,把每项工作内容完全落实到实处,且经过对操作事项的量化、细化,在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维持各项操作形式的有序开展。全面贯彻执行不同的规章准则,维持各项制度发挥理想的作用,以此增强运行人员的责任意识。
4.2 增强素质,规范操作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每个变电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尽管当前我国的变电运行得到了严格的管理。但受到操作人员素质的影响,使得整个变电运行工作水平高低不一,这些都直接造成变电运行工作难以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变电管理者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培训措施,积极采取当前具备的技术条件,坚持认真培训以及种岗位的资格考试增强自身素质。另外,对不同的变电技术需要及时更新调整,以此不断改善变电作业能力。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也是提高操作者技能的必备措施,将不同变电站的人员聚集到一起,针对相应的问题开展讨论也是很有必要的,能不断增强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4.3继电保护,仔细对待
继电保护工作在电网运行中是不可缺少的安全屏障,一旦继电保护没有及时发挥相应的作用,则变电站存在的危险性将更大。因而,从各个方面完善继电保护工作,使继电保护装置长时间处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是很关键的。对于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我们需采纳“三个管好”和“三个检查”指标。对于压板、控制保护设备、直流系统、各个分支回路等都需要积极管理,避免出现误动操作而引起一系列的故障,未变电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4 加强变电运行的巡视监督工作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只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成立相应的监督纠察部门。监督部门要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查和巡视,评估各种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尽早发现变电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变电站通过技术监督部门的定期检查制度能及时掌握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安全情况,了解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使变电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变电站还应该加强技术监督人员的安全预防培训,提高他们安全责任意识,提高技术监督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操作事故的敏锐度,并能够掌握变电设备的维护工作,不断完善变电运行制度。
5 结束语
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对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要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完善各方面工作,加强变电运行的管理工作,加强操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从各方面加强管理,确保在变电的关键环节万无一失。安全第一,只有电力的安全得到保证,才能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乔从维.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事故方法措施探析[J].科技资讯,2015(02).
[2]荆哲.变电运行安全控制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2).
[3]邵军.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6(28).
论文作者:张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操作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母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