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现代矿业_漠河论文

李鸿章与现代矿业_漠河论文

李鸿章与近代矿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代论文,矿业论文,李鸿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鸿章在晚清洋务活动中举足轻重,所参与者门类颇多,近代矿业,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同治十一年五月十五日,李鸿章上《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奏称“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英国所以雄强于西土者,惟借此二端耳。闽、沪各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夥,中土所产,多不合用,即洋船来各口者,亦须运用洋煤,设有闭关绝市之时,不但各铁厂废工坐困,即已成轮船,无煤则寸步不行,可忧孰甚?南省如湖南、江西、镇江、台湾等处,率多产煤,特无抽水机器,仅能挖取上层次等之煤,至下层佳煤,为水浸灌,无从汲净,不能施工。诚使遴派妥员,召觅商人,购买机器开采,价值必视洋煤轻减,通商各口,皆可就近广为运售,而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至楚、粤铁商,咸丰年前,销售甚旺,近则外洋铁价较贱,中土铁价较昂,又粗硬不适于用,以致内地铁商十散其九。西洋炼铁、炼钢及碾卷铁板、铁条等项,无一不用机器,开办之始,置买器具,用本虽多,而炼工极省,炼法极精,大小方圆,色色俱备。以造船械、军器,土铁贵而费工,洋铁贱而得用,无怪洋铁销售日盛,土铁营运渐稀也。近来西人屡以内地煤、铁为请,谓中土自有之利而不能自取,深为叹惜。闻日本现用西法开煤、铁之矿以兴大利,亦因与船、器相为表里。曾国藩初回江南,有试采煤窑之议而未果行。诚能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此等日用必需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榷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此因制造船械而推广及之,其利又不仅在船械也。要之,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坐让洋人专利于中土,后患将何所底止耶?”〔1〕十二年九月二十日, 李鸿章又写信给山西巡抚包源深:“晋中煤铁矿产甚多,行销亦远,是否定有收厘章程?若用西洋机器挖取熔炼,足可推行于通商口岸及各路制造局,与洋煤、洋铁相埒,大利所在,地不爱宝而取用无穷,中土罕有知其理者。公盍留意,毋汲汲忧贫也。”〔2〕

十三年,日本武装进攻台湾。九月二十七日,清廷命李鸿章等于总理衙门条奏海防、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诸事,详议以闻。十一月初二日,李鸿章上《筹议海防折》,奏称:“曾国藩与臣叠奏,请开煤、铁各矿,……皆为内地开拓生计起见,……英国……运至中国……铜、铁、铅、锡,售银数百万,……各省诸山,多产五金及丹砂、水银、煤之处,中国数千年未尝大开,偶开之,又不得其器与法,而常忧国用匮竭,此何异家有宝库,封锢不启而坐愁饥寒?西土治地质学者,视山之土石,即知其中有何矿,窃以为宜聘此辈数人,分往遍察,记其所产,择其利厚者次第开挖,一切仿西法行之,或由官筹借资本,或劝远近富商凑股,合立公司,开得若干,酌提一二分归官,其收效当在十年以后。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近世学者鉴于明季之失,以开矿为弊政,不知弊在用人,非矿之不可开也。其无识绅民,惑于凿坏风水,无用官吏,恐其聚众生事,尤属不经之谈。刻下东西洋无不开矿之国,何以独无此病,且皆以此致富强耶?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3 〕同时,李鸿章还建议仿设电线、铁路。对于李鸿章的这些主张,文祥只是“目笑存之”,廷臣会议,皆不置可否,王孝凤、于莲舫独痛诋之。李鸿章为了争取最高当局的支持,拜访恭亲王奕,极陈铁路利益,奕亦以为然,只是说天人敢主持其事,李鸿章请奕向慈禧、慈安请求,奕说慈禧、慈安也不能定此大计,使李鸿章深为失望〔4 〕。

光绪元年,王大臣议准试办开采煤、铁,李鸿章联合两江总督沈葆桢,湖北巡抚翁同爵等积极筹办鄂东、皖南煤矿。十月二十三日,他复翁同爵的信中写道:“前家兄(案:即湖广总督李瀚章)与执事咨照札令盛道宣怀会同江汉关李道勘议,在广济官山试开煤矿,……顷盛道来津,面称……若归商办,久恐争利滋弊,请官为筹本督办,余利可充防饷等情,并据称过沪谒商沈幼帅(案:即沈葆桢),亦甚怂恿。因思开办之始,似须由执事会同南北洋大臣奏明立案,僭拟疏稿奉呈核定,……至兴国等处铁矿顺便叙及,应俟广济开采就绪后逐渐议办。”〔5 〕十二月二十日,在复沈葆桢的信中写道:“翁玉帅(案:即翁同爵)函复,以武穴开煤会奏为可行,……经执事详加开导,添购机器,暂雇洋匠,或更踊跃乐从。江西乐平煤矿,亦有可图,岘帅(案:即江西巡抚刘坤一)等疑虑多端,致生观望。今蒙咨商仲良(案:即新任江西巡抚刘秉璋),……凡此皆须大才就近察夺主持,力开风气,翘盼曷任。”〔6〕经李鸿章与沈葆桢、翁同爵会奏, 清廷于二年正月初七日发出上谕:据称湖北广济县所属阳城山产煤甚旺,兴国州所属山地兼产铁矿,即饬令盛宣怀妥为经理。煤、铁所售价银,即著照所拟,提还湖北、直隶资本。俟提清后,即以余利作为江海筹防经费〔7〕。正月初九日, 李鸿章在复盛宣怀的信中写道:“开挖煤、铁之举,既荷廷旨允行,……惟系开创利源,易招谤忌,务望实心实力,廉正为本,精核为用,先自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不移,庶几可大可久,执事为中土开此风气,志愿宏斯,勋名愈远矣!……议者以贵局杂费过多,将来恐难讨好,所虑未为无见。大才素精会计,谅必有胜筹妙算,不奢不刻,握定利权,使四方皆闻风取法,实所企盼!”〔8〕

七月二十六日,中英烟台条约签字。李鸿章在复丁宝桢的的信中写道:“从此妥为驾驭,二十年内,或不至生事耳。惟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弟前于磁州议开煤、铁,奈派人覆勘,矿产不旺,去河太远,故暂中止。旋奏请试采鄂省广济煤矿,经营年余,尚无佳煤,深为焦急。昨属赫德由英国代雇匠师,且俟到后酌办。稔知贵辖登、莱一带五金宝藏甚多,欲请设法筹开,窃为中原大局计,非执事雄心毅力,断办不到。兹来示以民情悍朴,多不晓事,恐有滞碍,老成慎重之见,不为天下先,固可敬佩,但此事迟之数年,或数十年,必有破群议而为者,仍望明公博谘远谋,留心试办为幸!前在烟台,威使谓英商法格圣讲究矿学,愿将禀谒台端,求为先容,旋接一函,照抄呈览。该商若赴省求见,可否略赐燕闲,俯询巅末,其意或求效用,暂可婉言答复,徐图商办。”〔9〕

李鸿章听说张家口外诸山,矿产甚富,派升用知县周世澂前往查勘,酌取矿砂送呈分炼,周世澂禀称科尔沁一带多产铅矿,矿苗畅旺,离民间村窑、庐墓甚远,开采毫无窒碍,李鸿章于三年七月十四日上《开采科尔沁铅矿片》,奏称天津、上海各机器局制造枪炮子弹及各项军器所需物料,以青白铅为大宗,中国矿产未开,历来皆购自西洋,价值、运费,岁糜巨款,一有缺乏,往往抬价居奇,费至数倍。民间器用,需铅亦多,现采科尔沁矿石化验,铅质之佳,不减外洋,且含银质,亦可分提,亟应设法开采以尽地利而济军需,拟拨银五千两为工本,派周世澂等试办,应否酌购机器及如何激劝地主等事,俟开采有效,再行妥定章程,奏明办理〔10〕。

李鸿章听说滦州之开平煤、铁矿颇旺,派候选道唐廷枢前往察勘,携回煤块、铁石分寄英国化学师化验,成色与英国上、中等矿产相仿,采办稍有把握〔11〕。三年八月初九日,派按察使丁寿昌,津海关道黎北棠与唐廷枢会同督办〔12〕。七年四月二十三日,上《直境开办矿务折》,奏称开平煤矿之煤可与日本头号烟煤相较,又挑运河一段,接筑马路一段,商旅、农民皆受其益,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洩,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实足与轮船招商、机器、织造各局相为表里。开煤既旺,则炼铁可以渐图,开平局务振兴,则他省人才亦必闻风兴起,似于大局关系非浅〔13〕。同一天,又上《请开平泉铜矿片》,奏称天津机器各局制造子弹、药帽等项所需铜料购自外洋,转运艰而价值贵,且恐不可常恃,自应就中国自有矿产设法开采,朱其诏查得承德府平泉州有铜矿,订购西洋抽水、起重、吹风机器试办〔14〕。十月二十六日,再上《吴炽昌调办矿务片》,奏称开平煤矿产煤甚旺,目前筹布海防、机器、制造各局,及购到快碰、蚊子等船,需用煤、铁甚巨,煤矿既办有成效,附近铁矿拟设法一并开采,以资利用。派唐廷枢亲赴迁安县属清凉山,滦州属之马家沟、陈家岭、风山一带勘验,均有铁苗,形质甚佳,业已取得百担,寄往英国试炼,如果合用,来春即逐渐开采。广西候补知府吴炽昌,老成干练,朴实精详,通晓西国语言文字,于矿务、商务尤为熟悉,请调来会办开平矿局〔15〕。

九年七月十三日,上《峄县开矿片》,奏称制造局道员王德均购买吸水机,开采峄县煤矿,较日本上等煤尤佳,与英国松白煤相仿,由台庄达金陵、上海,一水可通,此后扩充办理,不难敌洋煤而塞漏卮,可济南北洋兵、商轮船、机器、制造各局要需,免致远购外洋,并可备徐州利国矿局炼铁之用,冀以收回利权。该局地基不临江海,不虑洋人窥伺,万一海疆有事,洋煤不来,峄煤可源源接济。该处地瘠民贫,赖以生活者数千家。实为富强根本。课税之旺,系乎销煤之畅,欲广销路,宜轻成本,欲轻成本,宜减税则,拟援照台湾、开平、湖北等处开煤奏准成案,每吨完出口正税银一钱,各省兵、商轮船,机器、制造局用煤,准其一律免税〔16〕。

十三年四月十二日,上《请开淄川铅矿片》,奏称醇亲王奕譞等会议整顿钱法折内声明户部存铅不敷,应赶紧采购。李鸿章访闻山东淄川县檞木沟等处素有铅矿,函商山东巡抚张曜,曾取矿样寄至上海验视,皆称极好。请旨饬下张曜,迅即遴员酌带矿师确勘,妥定章程,速筹试办。又闻热河亦有铅矿,已派人带新募美国矿师前往察勘〔17〕。

黑龙江漠河地方有金矿,中俄匪徒连年偷挖。十一年秋季,清政府派兵驱逐,孽芽未净,驻俄公使刘瑞芬函称,若不及早筹办,久必为人占据。惟地处极边,集资不易,得人尤难。经黑龙江将军恭镗奏派道员李金镛前往查勘,并于十二年九月奏明,命李金镛至李鸿章处禀商,拟定详细章程,由李鸿章先行具奏。李金镛于十一月至保定面禀李鸿章,呈章程16条。十二月初五日,李鸿章上《漠河金厂章程折》,奏称他对李金镛所拟章程各条逐一覆核,认为皆该处开矿应办之事,其中自备轮船、开通陆路、募勇保护、招回流民4条,于边防尤有关系。 现拟仿照外国公司之法,招集股本20万两,由李金镛募六、七万两,恭镗筹借库款3万两,李鸿章向天津商人代借10万两。获利之后, 以十成之三交黑龙江将军衙门报充军饷。由山东平度州矿务道员李宗岱推荐美国矿师阿鲁士威前往。购置机器,建造厂屋。李金镛向随李鸿章办事,血性忠勇,不避艰险,调办珲春垦务,兼理中俄交涉,将及10年,边情熟悉,与俄国厘定48旗屯地界,尤能力持正议,动合机宜,即派李金镛总办矿务。金矿之兴,数十年来,兢推美国之旧金山,英国之新金山,俄国之悉毕尔部,皆系荒地,开采以后,日臻繁殖,遂成都会。新、旧金山近年出金渐少,而耕牧之利代兴,惟俄犹擅此,为国大利。漠河一带山脉,正接俄境悉毕尔诸山。从来疆场之间,常以虚实为强弱,俄自嘉庆季年创开金矿,至道光、咸丰之际,尼布楚遂为雄城,已有骎骎东逼之势,并议自阿穆斯克至海参崴兴筑铁路,漠河、奇乾河之间,尤所注意,若不及早经营,诚为可虑。实边之计在人,聚人之计在财,若金矿一开,人皆趋利,商贾骈集,屯牧并兴,可与黑龙江北岸俄城声势对抗,外以折强邻窥伺之渐,内以植百年根本之谋。且因此自行轮船,则江面不令独占,开通山路,则军府不至远悬,此皆防患未萌而不容稍缓者也〔18〕。

李金镛于十四年十二月初四日抵漠河, 金厂于十三日正式开工〔19〕。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李金镛向李鸿章作了报告, 李鸿章很高兴地给他复信说:“漠厂出金,验看成色颇佳,天气渐暖,更望日有增加,此举可振兴利源,杜遏邻衅,曷胜欣慰之至!俄矿师业经到厂,俄匠20余名亦经雇定,将来华人工作渐谙,即可无庸添雇,务须加意驾驭,无令喧宾夺主为要〔20〕。后来,俄国扣留漠河金矿的机器,总理衙门屡次交涉,不予理睬,经李鸿章与俄国官员函商,终将机器索回〔21〕。

十六年九月初四日,李金镛病死漠河,十一月十六日,李鸿章上《李金镛请恤折》,奏称漠河金厂十五年出金19000余两, 十六年正月至八月,出金18000余两,招回流民二三千人,商贩渐兴,兵民相习, 隐收实边兴利之益,请将李金镛从优议恤〔22〕。由李鸿章劄饬袁大化暂行接办漠河矿务〔23〕。

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李鸿章上《奏请保奖漠河金厂文武员弁折》,说漠河距俄国新设之博克诺夫克屯及阿勒巴金城仅一江之隔,久为外人垂涎。李金镛招回流民,募练护矿,建造房屋,广集商贩,设法垦种,屹然为边陲重镇。三年以来,出金62000余两,除陆续归还借款, 分给股商官利外,所有勇夫饷械、粮运及各局经费,均由该厂筹给,并提余利,解充黑龙江军饷。上自奇乾河,下至爱珲,沿江2000余里,员弁丁夫,来往不绝。所募护矿营勇,训练精强,沿边卡伦,声势联络,与黑龙江北岸俄城隐然对抗。有益于国计民生,殊非浅鲜〔24〕。

新疆计划开采南疆金矿,向李鸿章查取漠河金矿章程,问及矿师、机器等事,李鸿章复信给新疆布政使饶子维说,漠河金矿并未请外国矿师,拟办章程内虽有购机器一条,嗣因该处砂金居多,近在河沿左右,把头等多系熟手,自可辨认,无须鑽地机器,其吸水、淘金,则间仿俄人办法,自置机器,尚为得用。现派人在热河、蒙古地方采金,亦颇有效。仅购吸水机器,余皆纯用土法,与熟手把头、民夫四六派分〔25〕。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李鸿章对于兴办近代化矿业的迫切性、重要性,认识是比较早、比较明确的,他不但自己积极倡办,并且鼓动有关督抚积极倡办,手下集中了一批兴办矿业的人才,在资金、科技人才及管理经验严重不足、保守势力强烈反对的重重困难的情况下,披荆斩棘,作出了可观的贡献。余明侠发表的《李鸿章和中国近代化矿业》认为,李鸿章办理近代化矿业的宗旨是:一、用西法开采煤、铁,奠定富强基础;二、兴办矿业以堵塞财政上的漏卮;三、有利于巩固国防,解决军需、饷源;四、有利于国计民生;五、“权自我操”;六、逐步建立新型工业基地。李鸿章直接倡办或支持创立的新型矿业有:1、 直隶开平煤矿;2、湖北广济、兴国煤矿;3、山东峄县煤矿;4、 热河平泉铜矿;5、直隶临城煤矿;6、山东登州铅矿;7、山东平度金矿;8、黑龙江漠河金矿;9、山东淄川铅矿;10、热河承德铅矿;11、 吉林三姓金矿;12、热河建平金矿。其中,当时比较成功的有开平煤矿、漠河金矿,占2/12;很快失败的有广济兴国煤矿、平泉铜矿、登州铅矿、 平度金矿、淄川铅矿,占5/12;勉强维持生产的有峄县煤矿、临城煤矿、 承德铅矿、三姓金矿、建平金矿,占5/12。失败的原因有资金匮乏, 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封建主义的阻挠和压制,帝国主义的摧残。但是,不论是成功、失败、进展迟缓,都为中国带来了新机器、新技术、新知识、新希望〔26〕。余明侠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学术性很强的好文章。

注释:

〔1〕《李文忠公奏稿》卷19,第49页。

〔2〕《朋僚函稿》卷13,第21页。

〔3〕《李文忠公奏稿》卷24,第20页。

〔4〕《朋僚函稿》卷17,第13页。

〔5〕《朋僚函稿》卷15,第29页。

〔6〕《朋僚函稿》卷15,第36页。

〔7〕《洋务运动》(7)第103页。

〔8〕《朋僚函稿》卷16,第1页。

〔9〕《朋僚函稿》卷16,第25页。

〔10〕《李文忠公奏稿》卷29,第42页。

〔11〕《李文忠公奏稿》卷40,第41页。

〔12〕《洋务运动》(7)第128页。

〔13〕《李文忠公奏稿》卷40,第42页。

〔14〕《李文忠公奏稿》卷40,第46页。

〔15〕《李文忠公奏稿》卷42,第27页。

〔16〕《李文忠公奏稿》卷47,第10页。

〔17〕《李文忠公奏稿》卷59,第47页。

〔18〕《李文忠公奏稿》卷61,第45页。

〔19〕《洋务运动》(7)第332页。

〔20〕《李文忠公尺牍》卷11,第26页。

〔21〕《李文忠公尺牍》卷12,第60页。

〔22〕《李文忠公奏稿》卷69,第40页。

〔23〕《李文忠公奏稿》卷69,第43页。

〔24〕《洋务运动》(7)第333页。

〔25〕《李文忠公尺牍》卷28,第44页。

〔26〕余明侠:《李鸿章和中国近代化矿业》,见孔令仁主编《中国近代化与洋务运动》,第456页。

标签:;  ;  ;  ;  ;  ;  ;  ;  

李鸿章与现代矿业_漠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