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人高中的“存在”与“地位”_学习动机论文

论成人高中的“存在”与“地位”_学习动机论文

成人高中“为”、“位”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为”才能有“位”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渐为人认同的一种社会见识,以“为”求“位”也进而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一种工作思路。这从北京市成人高中的实践中可见一斑。成人高中是成人中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据粗略统计,我市1998年成人高中学校百余所,在校生约20000人。近几年来,成人高中校虽或生或灭、时起时伏, 但无论公办还是民办,总的看还是以认真办学、加强管理、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之“为”,求得自身生存发展之“位”。实践证明,要使教育教学之“为”行之有效,保质保量,办学者、从教者在奋力而“为”之前,应首先为自己的工作完成两个“定位”。

第一个“定位”,是教育教学起点——即学生学习基础的定位。教学大纲早就规定成人高中的教学起点是“初中毕业”,但他们之中相当数量(有的学校反映约占学生总数的30%~50%)并不具备初中毕业水平。仅以近年生源为例,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成人高中学生的中考成绩约低100~200分,给教学推进造成很大困难。因而,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对于顺利落实成人高中的教学任务是至关重要的。

这里所谓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仅包括中考书面试题测量出来的知识能力,还应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水平一般说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不能说成人高中没有学习习惯良好、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够自主、有效地学习的学生,但多数学生只是形式化地跟随教师经历预习、听讲、作业、复习等学习环节,缺乏实质性的学习思维,学习效率较低。甚至有一些学生不能适应最一般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决定了他们在课堂内外对教学呼应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制约着教学推进的快慢和教学效果的好坏。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应明确“定位”的一部分。学习积极性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的状态。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有内在动机(为满足求知欲、满足自我提高愿望而引起的学习动机)与外在动机(为通过学习求得他人的尊重、接纳或通过学习达到获得其他物质、精神利益的目的所引起的学习动机)两种类型。一般说,一个人的学习,总是同时受两种动机所驱动的,但是比较而言,内在动机成分大更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高昂和长久保持。

多数成人高中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不很成功,其中相当一些自认为是失败者,进入成人高中后,内在学习动机水平不高,对学习缺乏自信甚至怀有畏惧心理,决定他们到校学习的更多的是外在动机。外在动机的形成和水平往往受学习者的社会处境和社会心理发展水平制约。成人高中学生中,除了年龄、处境都成人化了的“成人”,也有提前就业,处境、心理都成人化、年龄却还差一点的“早熟者”(如外来青工),还有岁数已老大不小,却仍依赖家庭、毫无独立意识、一天浑浑噩噩,“不知到学校来干什么”的“晚熟者”(如近年离校待业在家的初中生)。心理成熟水平较高的学生(如成人和在职青工),即使内在学习动机不足,仅仅为了提高就业质量也会比较努力地学习。当然,引导不好他们也会表现出只要文凭,不顾水平的倾向。而那些“晚熟者”,则是“老师急、家长急,他自己却不急”,文凭、水平都不放在心上。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至良好状态,才能顺利推进教学。否则,其他准备再好,教育教学也会像对牛弹琴,劳而无功。

第二个“定位”,是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的定位。表面上看,成人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目标是既定的——学生考试合格拿到毕业证。有的学校为提高声誉,吸引后续生源,除毕业合格率之外,还关注学生就业率和升学率。具体目标定位应该因校而异,但实际操作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明确成人高中毕业证中应有的知识、能力含量。本市多数用人单位规定,就业须持高中(或中专等)毕业证书,这是因为首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不具备高中水平就难以取得职业资格,也难以继续深造。因此,成人高中学校应切切实实保证自己学校学生所持的高中毕业证的“文化含金量”,使学生具备适应工作和深造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那种为了降低教育成本而压缩课时、敷衍教育教学任务,只求发文凭、不求学生有水平,一心只想获得经济收益的办学指导思想是违背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即便出于“好意”想方设法降低教学和考试的难度,使低起点学生勉强通过考试拿到文凭,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实际上降低了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对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对社会都没有好处。

二是注意所定目标的可行性。学生毕业后能够入高校深造,固然为学校增光添彩,但入高校必须通过选拔考试,学生必须具备高中学业水平。如果学校生源质量较差,师资、教学设备等各方面的条件一般,那么不宜追求升学率。以往有的学校在本属于成人高中教学内容的学时内硬塞进初中知识补习和成人高考复习内容,结果老师、学生不堪重负,顾此失彼,给学校上上下下平添许多烦恼。

三是明确成人高中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任务。如果说普通高中校是通往高等院校的桥梁,学生离校后还去当学生,生活不会有质的不同。那么成人高中校则不同,它处在学校和社会的“接口”处,学生在成人高中校学习的阶段,正是他独立成人的“准备活动”阶段。成人高中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处境,建立基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成人高中”理解为“帮助人成为成人的高中”并不是曲解。以往我们习惯于仅以知识能力的教学为己任,但这种教育教学观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是不合时宜了。许多学校的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成为成人”的教育不仅有帮助学生心理成长的效果,而且能促进学生常规知识、能力的学习。

生源质量不佳,并且校校不同,甚至班班不同、届届不同是成人高中校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以后也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今后生源的数量及质量状况是客观存在的,学校生存的可能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此处境之中,成人高中校的办学者、从教者所能做的和最应该做的就是修炼“内功”,使自己适应这种办学条件,具备加工改造这种复杂生源的能力。而“定位而为”——从教学对象和教育目标的实际情况分析入手,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进行本校、本学科、本人的教学工作设计——应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操作方法,这已经被许多学校的成功经验所证实。采取这种工作思路,进行这种操作,对于想办好成人高中却还没有从普高办学教学的老套路中解脱出来的校长、老师们来说是必须做、必须亲自做而且必须尽快做的。

一些刚投身成人高中教育的退休普教干部、教师面对学校,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这是“高中”吗?这是“成人”学校吗?但是,干长了,把自己头脑中的普通高中模式搬开,换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新观念,望着毕业生稳步走入社会、走进生活的背影,就感到自己岗位的意义和价值了。这就是“成人高中”。在当前,它是帮助无缘进入普通高中的成人或马上就要成人的人具备基本高中学业水平的一种教育。它属于非普通教育。成人高中不是普通高中,两者间就像修理业和制造业,“术业有专攻”,各具其能。在当前,成人高中教育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在教育这个大市场中它偏踞一隅,供有志有为者插旗立足。随着新世纪首都终身教育体制的发展,当前成人高中的潜在生源可能会变成实际生源,成人高中教育可能会有较大的发展,成人高中教育工作也可能成为一个专门的岗位。由此观之,成人高中教育未必不是“朝阳事业”,投身其中的老教育工作者们未必不是“有为”且“有位”,余生也会格外绚丽多彩的。

标签:;  ;  

论成人高中的“存在”与“地位”_学习动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