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论文_邱舜标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510010

摘要:钟罩式地漏因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应明令禁止使用;要大力推广直通式地漏下设存水弯的做法。干区地漏的做法可采用与洗手盆共用存水弯。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存水弯;卫生间地漏;钟罩式地漏

引言:世界500强通信科技公司“华为”非常重视企业文化,每个华为人也在践行着华为的“工匠精神”,才得以使华为从一个年产几百万到年产4000亿,得以把华为打造成世界的品牌。笔者有幸参与了华为的一个设计项目,在项目给排水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在与业主华为人的接触过程中,体验了其中的“工匠精神”,并在一个小小的卫生器具上感触颇深。

工匠精神,这个词给我们第一联想可能是一个专注朴实的中年男子,坐在一个工作台前敲敲打打,沉静在自己的完美世界。对于这个词汇最好的诠释就是老罗的那句:“我不为输赢,我只是认真”。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周礼》曾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聚焦于事物是第一步,是成为好的设计师的必要条件。成为知者并创物是第二步,是成为好的设计师的充分条件。好的设计师应该是哲匠,既包含了匠人精神,也应具有哲人气质,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地漏,一个很细微的卫生器具,承担着排放地面积水以及阻断废气窜入室内空间的作用。规范中对地漏的选用只有寥寥的几句:1、应优先采用具有防涸功能的地漏;2、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3、严禁采用钟罩(扣碗)式地漏。对于钟罩式地漏,实际上是由S型存水弯改造而成。将S型存水弯的进水端和排水端断面叠加,再与内管套装在一起,用钟罩分割形成水封,就形成了钟罩式地漏。正因为其本身构造上的特点,这种地漏犯了存水弯结构上的两个缺点:有隔断曲折,内管扣上钟罩,在狭窄的环形通道内,造成其过水面积实际很小,地漏内水流速小,水流阻力大,排水能力差,自清能力差,加重沉积和清除困难;其次,因为钟罩为可移动部分,很容易造成移位或腐蚀损坏,水封无法保证。基于以上构造缺点,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排水不畅时,就直接将钟罩揭开或者丢弃,造成废气直接窜入室内,影响人体身体健康。钟罩式地漏是一种不良的地漏产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虽然已经明确禁止使用,但根据笔者对于市场的了解,目前钟罩式地漏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了90%以上。究其原因,就是很多人认为这种地漏在施工、清污等方面都较方便,且价格低廉,市场供需量大,而缺点也是可以改进的,譬如水封可加深到50mm,美其名曰“深水封地漏”。钟罩式地漏虽已被列行业标准《地漏》(CJ/T 186一2003),但对这种地漏产品的使用,笔者亦存在异议。水封加深到50mm,虽然满足了规范的要求。但是由于这种地漏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会导致排水阻力进一步加大,越深越堵,越深越难清理。笔者认为国家应该明令禁止这种钟罩式地漏的使用,更不应该将其列入行业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有规定“当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污水管道或其他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水管道连接时,必须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笔者认为,隔绝有害废气串入室内空间最经济实用的做法就是直通式地漏下设存水弯。这种地漏形式有几个优点:1、构造简单,无可移动件,水流通畅;2、自清能力强,水流直下,过水面积大,杂物不易沉淀;3、冲洗力强,排水量大;4、满足规范要求的水封深度50mm的要求。由于管道过水面积大,直接在下水管上设置存水弯,堵塞的频率比钟罩式地漏要低,同时亦因为过水面积大,排水阻力小,水力条件更好,排水更为顺畅。笔者建议应该大力推广这种地漏形式的做法。

在卫生间地漏的做法上,笔者也与华为业主共同商讨出一些优化措施。现代住宅卫生间,为了更合理的利用空间,一般会分为干区和湿区。湿区为淋浴区,干区则为洗手盆及马桶。干湿区之间则用挡水坎或者玻璃门隔断。给排水设计中,一般会在干区及湿区各设一个地漏,分别承担各自区域的地面组织排水。湿区地漏使用直通式地漏加设存水弯排水。而干区地漏的设置方式则值得商榷。因为湿区地漏经常有地面排水,存水弯不怕没有水。干区地漏则可能会因长期地面没排水而缺水,存水弯内水汽蒸发,导致水封被破坏,废气窜入室内,影响人体身体健康。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洗手盆的排水来补充地漏存水弯水源的方法来解决。即地漏与洗手盆共用一个存水弯,洗手盆不再另设存水弯。洗手盆是经常使用的卫生器具,这就解决了干区地漏存水弯补水水源的问题。这个共用存水弯的设置位置也是有讲究的。方案一是设置在洗手盆排水短立管下方,地漏排水通过支管排进来,如图一;方案二是设置在地漏排水短立管下方,洗手盆排水通过支管排进来,如图二。二者看来效果都一样,但笔者分别就两种方案做过试验,结果是第一种方案当水流较小时,会在存水弯处传来轻微的水流激荡声,而第二种方案则没有。经观察,方案一由于洗手盆排水位置较高,水流较小时,水流就会直接撞击存水弯处的积水产生激荡声。方案二洗手盆排水落到横支管,消耗了势能,再接入地漏存水弯,已经变成了附壁流,落差小,自然就没有噪音产生了。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产生的噪音也是很微小的。但对于一些敏感人群来说,这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方案实施中,需特别注意的是不得重复设置水封,有人认为设置双水封能加强水封保护隔绝排水管道中有害气体,结果适得其反,双水封会形成气塞,造成气阻现象,排水不畅且产生排水噪音。细节处的考量,才会造就一个好设计。

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爆发的SARS病毒事件,疑似为废气携带病毒传染。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重视水封保护!地漏应该靠管道存水弯来隔绝废气,要注重日常水封的补水!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当今社会比较浮躁,很多人梦想一夜暴富,很多企业追求眼前利润,“抄一把就走”,整个社会普遍缺乏工匠精神。在热闹喧杂的设计界,也存在急功近利的普遍现象,不重视设计文化传承,缺少设计创新精神,设计师过分注重包装,腔调十足而内涵不足成为业内通病。因此,提倡设计界的“工匠精神”有着十分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这个时代,太多人喜欢仰望星空,忘记了脚踏实地。

结束语:成功的设计师大多具有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设计师。但大多数成功设计师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赖广锐.排水系统中的钟罩式地漏[J].广东建材.2006.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JSCS-3.

[4]地漏.CJ/T 186一2003.

论文作者:邱舜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在设计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论文_邱舜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