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来源多元化视角下的成人学校教育改革(书面谈话)--2.学生多样化过程中成人学生学习经济能力的分析_成人教育论文

学生来源多元化视角下的成人学校教育改革(书面谈话)--2.学生多样化过程中成人学生学习经济能力的分析_成人教育论文

生源多元化视阈下的成人学校教育改革(笔谈)——2.生源多元化进程中成人学员求学经济能力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源论文,成人论文,笔谈论文,教育改革论文,学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成人学校的发展是需要资金支持的,由于许多成人学校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一大批成人,特别是一些经济上的弱势群体由于难以负担沉重的经济压力,对成人教育望而却步。改变成人学校的投资方式,减轻成人学员的经济负担,是今后成人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一、成人学员求学经济能力的困境

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各成人学校的招生也竞争加剧,“不管黑猫白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普遍存在。对学校而言,成人教育收入是一种创收基金,可以弥补国家拨款不足。出于利益考虑,各地成人学校纷纷扩大招生。一些学校在各地开办的函授站尽量多设函授点。学校不顾教学质量扩大招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赚钱。成人考试报名期间,各报名站内招生院校的广告铺天盖地,各学校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各种优惠措施来吸引考生,有的承诺甚至违反国家政策规定。

高昂的求学成本压抑着成人学员求学的积极性。以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为例,三到四年的学费再加上食宿费、交通费、书本费等对于一个普通收入的普通成人来说,无论选择函授学习、业余学习或选择脱产学习,都是一个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有人曾做了一个调查,一名成教学生一年的学费大约相当于打工者5个月的收入,其费用档次比英美发达国家高出5倍多。这种高学费且单一由学习者支撑就成为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

用人单位投资成人教育的积极性不足。尽管国家规定“函授和夜大学学生按规定标准交纳的经常费和实验实习费,凡经单位(含集体所有制单位)批准报考入学的,根据实际情况,由学生所在工作单位在职工教育经费中最多负担三分之二,学生个人至少负担三分之一”。然而,用人单位拒绝分担教育费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有关数据显示,国有企业中,有30%以上的企业投资只是象征性地拨一些教育培训费,人均每年在10元以下;20%左右的国有企业对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人均每年在10元至30元之间;大多数亏损企业已经基本停止了投资;部分有能力的企业也已经放弃或准备放弃岗前与中长期的教育培训。过去附属于国有企业的成人教育机构近几年来被撤销的占总数的45%,被合并的占总数的47%。

二、成人学员求学经济能力困境的成因

国家对成人教育的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投入不足,经费太少,是阻碍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在教育投入上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先进国家,并且还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水平。1993年美国公共教育人均支出为1172美元,法国为1245美元,而我国只有9美元,和印度尼西亚并列排在46个对比国家和地区的最后,只相当于印度的2/3、菲律宾的1/2、泰国的1/10。国家财政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不超过教育总经费的5%,而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就更少,基本上不超过2%。再加上基层领导对成人教育事业的认识偏差,多有欠拨和挪用成人教育经费的现象,造成了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人均不足一元钱”的现状。资金投入的不到位使成人学校的办学受到很大制约,严重制约了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普通学校对成人教育经费的掠夺。在普通学校中,成人教育的地位相对被边缘化,这基本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非正规论”认为成人教育层次低,不正规,会对普通教育产生负面影响;“挤占论”认为举办成人教育会挤占全日制学校的办学资源,会冲击普教的正常教学秩序,从而影响学校普通教育的质量;“创收论”认为举办成人教育是单纯的创收手段,举办成人教育只是作为普通学校增加收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或改善教职工福利的手段。这些片面的认识往往导致在实践中轻视或歧视成人教育,在成教与普教出现矛盾时,总是牺牲成教的发展为普教让路。随着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普通学校教育资源更显匮乏,为了规范校内的办学秩序,各学校都会把有限的教育资源不断地配置到普通教育上,而对成人教育办学却做出了严格的政策限定,造成成人教育的硬件建设缺乏,办学、办公条件简陋。

成人学员经济收入的增长赶不上求学费用的增长。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历年的统计数据表明,1990-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为1387、1544、1826、2337、3179、4283、4839、5160、5425、5854、6280、6860、7703、8472、9422、10493、11759、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6、709、784、922、1221、1578、1926、2090、2160、2210、2253、2366、2476、2622、2936、3255、3587、4140元,然而,如果考虑到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个人差距等因素,我们可以想象,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低收入人群在不断高涨的学费、食宿费、交通费和书本费等求学费用的面前表现出种种无奈和惆怅。

三、成人学员求学经济能力的改革思路

改革传统的成人教育投资渠道,形成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同投资成人教育的机制,是我国成人教育投资多元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政府应当承担起成人教育投资主体的重任

毫无疑问,我国政府有必要加大对成人教育的投入,建立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协调机制,并建立和完善政府、社会与个人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机制,实现终身学习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公办和各种形式民办教育机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笔者建议,政府和全社会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占GDP的比例从现在的水平逐步提高到9%以上,其中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5%以上。在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中增列成人教育科目。地方财政在安排教育经费时,应把成人教育所需经费列入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农民教育中有关扫盲、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经验交流和表彰奖励等方面的费用,由各级教育部门在教育经费中列支。县属各类农民中等专业学校、农民技术学校的经费,由县人民政府根据财力统筹安排,有关部门仍应给予一定补助。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费用,由办学单位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和采用集体自筹、收取学费、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

(二)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求学资助力度

收费、资助等教育政策的创新必须兼顾弱势群体利益,保障教育公平。其中,实行“成人教育券”是一项体现成人教育公平的政策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改善下岗工人的生存境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实施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种田补贴制度。然而,这种经济“输血”的方式效果不一定很好。“救人一时”不如“救人一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目前国家财力处于收支有余时期,应该有能力实行“成人教育券”制度,本着既体现社会公平又体现照顾弱势群体的原则,给社会不同群体以数额不等的“成人教育券”,让其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去选择不同的成人学校,去接受不同类型的专业教育,以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个别省市率先建立了社区学院,有的地方还在社区内发行“成人教育券”,这些做法应当加以推广。

(三)用人单位应加大对学员的教育培训的支出

我国应强制和鼓励企业的培训经费投入。各类企业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承担相应的费用。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企业职工教育经费除按规定的比例支付外,不足部分,属于企业开发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培训费用,可直接在成本中列支,属于其他的职工培训费用,应在企业利润留成、包干结余和税后留利中开支;为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或某个产品创优服务的培训费用,可在项目中开支。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由企业教育机构掌握使用,财务机构监督,当年用不完的允许结转。对无力单独举办职工教育的小型企业和开展职工教育很不得力的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可按隶属关系集中办学,所需经费由这些企业从职工教育经费中支付。今后城市区域建设和新建企业,都要同时规划成人教育基础设施,并列入基本建设投资项目。

(四)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和谐发展

普通学校要办好成人教育,领导决策者要从思想上、认识上端正兴办成人教育的目的,要把发展成人教育作为学校实现教育三大功能——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科技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摈弃那种把成人教育一味地看成学校赚钱工具的错误思想,确立成人教育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成人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的规划中去。要改变学校单一办学的局面,探索各类合作办学、企校联合办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要在政府投资有限的情况下争取更多的对成人教育的投入,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成人教育的多元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

标签:;  ;  ;  ;  

学生来源多元化视角下的成人学校教育改革(书面谈话)--2.学生多样化过程中成人学生学习经济能力的分析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