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论文_黄平湖

探析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论文_黄平湖

身份证号码:4416221989****2656

摘要: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路桥施工新技术及新方法应用到软土路基中,使我国整体的路桥软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路桥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对于路桥工程来讲,因当前我国软土分布广泛的特点,软土地基会导致构造物的沉降比较的大,或者是出现不匀称的沉降,这些情况对桥梁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仍旧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本文作者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简要阐述了软土地基对路桥施工的影响,并对路桥施工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方法

1.引言

软土地基主要是由软土构成,它是在缓流水以及静水环境之下,不断沉积的弱粘性土或者是以淤泥为主的土层,其自身具备不稳定性、粘性低以及强度弱等缺陷。软土泛指压缩性高、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透水性差、承载力小的呈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粘土。软土地基是桥梁及公路建设施工项目中比较大的难题,成功的处理好公路地基能够提高道路的建设,使得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并且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其目的是不断的对软土地基的土层进行改善,从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果。

2.软土路基对路桥施工造成的影响

2.1出现路面沉降问题

造成路面沉降问题产生的原因众多,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较为复杂。一些施工单位由于施工技术缺乏,未能较好地控制路基工程的压实度,致使工程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出现路面沉降问题。一些情况下,由于路桥梁软土层过渡带受地下水侵蚀时间较长,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致使软土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厚度差,使得软土地基强度大大降低,承载薄弱的地带由于强度减小,容易出现软土地基沉降现象。若路面沉降程度严重,会严重缩短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2.2路桥的稳定性受影响

由于软土路基含水量比较高、孔隙比较大、并且压缩性比较高,是由松质土壤、带孔隙的泥炭、砂砾混合压实组成,因此在压实路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压实不充分的情况,严重影响软土路基的稳定性,造成路桥使用不安全的隐患。若在阴雨天持续施工,可能使得雨水渗入,而由于软土路基渗透性小,造成雨水流失速度较慢,最终侵蚀桥梁,使路桥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2.3出现路面硬化的问题

软土地基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组成和特性,使得其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出现路面硬化的问题。同时由于路桥修建时常用沥青和混凝土作为首选材料,而这两种材料的稳定性都较差,若两种材料的配合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可能由于铺设材料结构不稳定,从而使得较易出现路面硬化等现象。

3.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3.1砂砾垫层技术处理法

砂垫层主要是为了在砂砾质量良好且工程进度合理的条件下,为确保其拥有良好的排水效果而进行的处理技术。在砂砾垫层厚度是当的地方,依据排水面提升来进行处理技术。软土地基会在荷载作用下使得排水凝结的过程加快,从而增加了软土层的抗压强度。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干净中等或加粗的砂砾作为沙粒垫层的材料,因为这种砂砾含泥量较少,能够自施工过程中起到凝固效果。在施工前要做好基层洒水及压实工作,检查沙砾表层,若表层呈现湿润状态时才可进行施工的处理。

3.2换填技术处理法

换填法是对应于浅层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由于一些路桥的软土地基层的路基并不是十分厚,在施工处理过程中,可以先要用挖掘机去除掉两米之内能够硬性地基稳定性的软土,而后换填上具有较高强度、较高稳定性以及抗侵蚀性高的,沙、砾素土、片石等,继而采用填筑压实等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最后可利用人工或机械等对土壤压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粉喷桩加固技术处理法

在采用粉喷桩技术处理施工前要搜集相关处理方式的资料做好一切筹备工作。要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施工过程中要将石灰、水泥等作为固化剂的主剂,使用搅拌机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状和粉体状)就地强制进行搅拌。两者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化学现象,使得软土硬结成优质地基,具有整体性、水稳性以及一定的强度。

3.4强夯技术处理法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强夯法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路桥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抗击坑不能过深或过大,还要保证坑口周为没有隆起。强夯法一般是利用苏制25吨轮胎吊车,采用自动脱钩装置使夯锤进行夯击,在力的作用下让锤子从高处迅速落下夯击地面,增加地基土层的密度,使软土变的坚硬。

3.5排水固结技术处理法

将垂直的排水柱设置在粘性土地基中,缩短了排水距离,促进了地基排水固结,增加了抗剪强度,加速地基土的固结和强度,进而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排水固结法要根据沙井施工方法的不同而具体采用不同的排水法。这种方法若与加载法或缓速填土法并用,能够有效处理

层厚大,均质的粘土地质,而对泥炭质地基的处理效果稍差。

3.6井点降水技术处理法

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做好施工放线的准备工作。还要仔细检查施工设备,尤其是井点设备。将井点设备合理安装,同时组合井点,布置抽水设备,在水电接通时要试抽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依照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抽水工作,还要早工作过程中时时监测周边地面,若某些地方发生变化,也要对抽水量进行相应的变化。水量顺序为先大后小。要在抽水时挖好地基,对水位下降情况有所界定。如果水位低于施工水位,就要对抽水马力立刻进行调整并及时的做好挖基工作。

3.7加筋技术处理法

由于软土地基的特性,常会使土粒出现位移,让耐拉性较强的材料埋在地基土层中,在两者间长生强大的摩擦力,而土层和地下的工程材料在这种高强度摩擦力的作用下会逐渐成为一体,增强两者的稳定性。同时也会是其变形性很大程度上降低,所以此时可以在软土上铺上一层沙子,再在沙子上面铺上工程用的材料,让沙子的受力可一定程度上有所调节,从而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

3.8化学加固技术处理法

(1)灌浆胶结法。可通过采用液压、气压以及其他电化学原理使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各类介质的空隙之中,从而达到使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改变的作用。

(2)搅拌桩法。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使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软土以及固化剂进行强制搅拌,软土与固化剂之间产生的一系列物化反应,,并形成坚硬拌和柱体,将其与原来的地层密切融合,从而起到复合地基的作用。

结语:

当前的中国路桥工程正是蓬勃发展的时期,相关建设单位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路桥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在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能够有对其路基的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要积极探索路桥施工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提高公路和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工程事故。

参考文献:

[1]袁超,杨立国.路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2]赵金彬。探究路桥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

[3]杜成龙.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2.

简介:黄平湖 身份证号码:4416221989****2656

论文作者:黄平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探析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论文_黄平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