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论文_韩辉

探究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论文_韩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 桂林市 514004)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关系到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要注重教育管理的创新,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这样才能其实提高教育管理成效,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将分别从教育管理平台的构建、学生网上自由选课、助理班主任参与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党支部管理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创新途径;教育改革

教育是促进社会和民族发展的基础动力,而创新则是驱动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高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育管理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体制的完善,积极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

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管理平台建设,在教育管理中引入网络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管理进程。高校要充分发挥平台管理优势,在网络中发布相关教育规定和教育政策,及时传递各项政策和管理规范的变化情况,这样能够使学生和管理人员及时沟通,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在教育管理平台的构建中,高校要有效收集学生管理的各种数据,学生能够自主登录学校管理系统,但是系统内要设置学生权限和管理者权限,这样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学生登录管理系统后,能够搜索课业成绩、课程排布已经学分情况,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辅导员通过系统能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业成绩以及各类考试情况等。大四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对毕业生就业推荐表进行审核,增加了查阅和调取的灵活性,保证各类数据传输准确及时。

二、实行学生网上自由选课

当前,不少高校均已引入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为学生网上选择拓展出更大空间,使学生具有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一般情况下,高校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两类内容,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等需要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而且能够自主选择跟随哪位老师上课。网上选择模式的建立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专业性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以此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落到实处。

三、助理班主任入住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管理的教育管理的一部分,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学生扩招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在日常学生管理中更精准的掌握学生的变动信息,从而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在全新的教育创新理念指导下,高校要积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适当引入班主任助理制度,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效。比如学校可以在大三、大四学生中选拔责任心强、成绩较高、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或者党团员作为助理班主任,尝试管理大一新生宿舍情况,协助辅导员做好新生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工作,这样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学生管理志愿者队伍,学生志愿者对于新生的思想行动、个性行为等有更及时的了解,在生活、学习上能够给予新生更多帮助,让这些助理班主任直接入住新生宿舍,能够起到引导、监督、约束和示范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带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教育管理模式的真正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作用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党支部起到了大学生与党组织互动沟通的衔接作用,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的监督保障。党支部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学习,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生党支部要注重学生意见的搜集、整理和反馈,善于倾听学生心声,反应学生的意愿和诉求。鼓励党团员学生积极发挥模范先锋作用,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党支部要结合教育管理实际开展“后进生帮扶”、“党团员公益活动”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基层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党支部真正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得力助手。

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在教育管理中要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体系内,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等设计灵活的教育方式,采取分层教育机制,加强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在心理教育中除采取理论教育方式外,还要与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心理健康调适方法,能够主动调节自身心理及不良情绪。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才能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高校环境,促进教育管理有序发展。在学生心理教育中,要注重平辈教育的开展,选拔心理素质良好、沟通能力强的学生组成平辈心理干预团队,及时了解同学心理变化、情绪变动,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并能够及时向班主任以及辅导员汇报。朋辈心理教育还有利于协调同学间的冲突矛盾,提高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

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有效防范校园安全问题及安全事故的基础,这也是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中的一项重要因素。高校要建立起班主任、宿管科、后勤处、保卫处的多方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譬如在学生宿舍走廊张贴安全事故案例,提高环境育人作用。将宿舍管理制度、规范等印制成小册子,做到学生人手一册。加强学生用电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用电安全警惕性。高校每学期要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演习,提高学生的事故自救能力。在学生宿舍安装门禁,这样能够减少外来人员对学生宿舍管理的干扰,统一使用公寓门禁卡,做到一人一卡。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学生宿舍,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育管理中也要不断创新,积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教育管理方法。在管理模式的创新中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管理技术,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关注大学生心理教育,提高安全教育能效,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为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季杏平.对“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02)

[2]岳苏日娜.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机制创新[J].理论观察.2018(05)

[3]贺雯.高校教育管理新理念分析与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

[4]李岑.关于“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应变举措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

[5]刘培漳.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变革探析[J].汉字文化.2018(21).

论文作者:韩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探究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论文_韩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