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牌离中国服装业有多远?_品牌服装论文

世界名牌离中国服装业有多远?_品牌服装论文

世界名牌,离中国服装业有多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有多远论文,服装业论文,世界名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栏目主持:吕燕英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

——邓小平

在所有的名牌产品中,名牌服装也许算得上是我们谈论较早和较多的话题。而在服装这个领域里,世界名牌究竟离中国服装业有多远?成了国人十分关心的问题。1992年,法国时装工会主席莫克里埃第一次来中国时说:“中国服装业与世界相差100年。”1993 年他又说道:“还差50年。”1996年,他欣然说:“20~30年。”今年初,国家有关部门发布消息:1996年我国服装出口以250 亿美元的纪录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连续六年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出口国。4月8日,’97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顺利进行。1996年辉煌的成绩,今年国际服装盛会的召开,使中国服装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在进一步探询,世界名牌,离中国服装业还有多远?

中国服装没有世界名牌

中国服装有没有世界名牌?一些海外人士称:没有!

事实也是如此。目前世界上只有30个牌子的服装可以称为是世界名牌,而这30个牌子中,19个是意大利的,7个是法国的, 其它是德国的,中国一个也没有。

有关专家认为,服装要成为世界名牌,至少具有市场覆盖面广、效益高、市场拓展能力强等特征,而中国服装业的“三低”状况足以说明离世界名牌还有一段距离。

一是低市场占有率。一个品牌要成为国际名牌,首先要占领国内市场,而我国服装品牌国内市场份额正在逐年下降。据中国纺织总会人士透露,目前,已有29个国家和几十个知名名牌进入中国,分类包括男装、女装、休闲装、牛仔系列、童装等,产地遍及欧美、 东南亚各地。 10年前,境外品牌的时装在中国服装市场的占有量不足千分之一,目前已超过1%,10年间增加了10多倍。 据北京商业信息中心的资料表明,在大型百货销售中心,排在前列的品牌几乎都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或是合资企业在中国注册的商品。如衬衫,国产品牌应该是中国服装行业中实力最强的,但金利来在北京还是占8.5%的市场份额。 中国国内的一部分企业紧紧盯住的是国际市场,其实在国内市场也还悄悄被国内加工的国外品牌所占领。高档服装市场几乎被进口服装和三资企业产品所垄断。过去5年,我国的市场每年以接近50%的增幅, 跃居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服装进口市场,年进口额已达6亿美元。据一些专家预测, 在1995年至2000年间,服装进口每年将以9%~10%的速度增长。

二是低利润率。尽管我国服装出口已取得了“六连冠”的辉煌,但是出口服装平均每件仅卖4美元,远低于国内的零售价。 中国服装业算了一笔帐,1981年至1991年,我们服装吨创汇增幅仅为3.2%, 低于同期出口额增幅的17.8%。同是服装出口大国的意大利和中国相比,换汇额每吨比中国高5倍多。据业内人士透露,扣除原材料、 劳动力价格上升的费用,我们的利润率已越来越低。70年代企业生产出口服装的利润还有5%,而目前最好的企业也不过2%,多数企业生产出口服装已无利润而言。而从利润构成来看,质量、品牌的附加值含量较大,仅有较小的加工费。在一般贸易中,又有近60%是衬衫、长裤、睡衣等常规品种,很少是中国的知名品牌,这怎么能获取高额的利润呢?

三是低市场竞争力。庞大的中国服装市场,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国际名牌服装企业,在洋名牌的大肆围剿下,国内不少服装品牌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纷纷改头换面“俯首称臣”,甘为“人家作嫁”。“苹果”、“鳄鱼”、“虎豹”等国际名牌在我国都有加工基地。目前上海服装的60%属于替国际名牌服装进行加工的产品。作为沪上第一家生产牛仔服装的知名企业上海五洲厂,曾创下每分钟销售一条牛仔裤的辉煌,但曾几何时,五洲便成了海外名牌牛仔服装的定牌生产加工厂,以致“五洲”名牌在国内市场上杳无踪影。当留学生花费昂贵的代价从美国市场上买回所谓的名牌牛仔裤时,实际上是换了牌的五洲产品。“洋名牌”通过合资方式取代了国产品牌,大大削弱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实力。一个鲜明的对比是,国际著名的恩格罗服装公司依靠名牌和110名员工, 年赢利10.5亿美元,可拥有3.5万名员工的上海服装业,年赢利仅为30 亿元人民币。这怎么能有实力和国际名牌抗衡呢?

中国服装差在哪里?

作为世界第一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服装零售总额高达2600多亿元人民币,人均每年服装支出110多元,出口服装80亿件以上, 可至今没有一个享誉国际市场的世界名牌,令人尴尬。那么中国服装究竟差在哪里呢?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差在国人的名牌意识上。长期以来的短缺经济,使得国人的名牌意识相当薄弱,尤其是在服装业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有的企业不重视培植自己的名牌,认为只要手中有订单,生产能运转,工人吃饱饭就很满足了,不想在培植名牌上搞投入,使得我们的企业长期处在微利甚至接近亏损的边缘上。有的企业虽已塑造了良好的市场形象,但经不住洋品牌的诱惑,甘做人家的加工生产基地,丢失了自己的品牌。也有一些企业自认为只要产品质量过硬就行,从不考虑什么商标。据统计,我国4 万多个服装企业申请办理国际商标注册的微乎其微,与国际上一家企业就注册1万个商标相比,有天壤之别。观念障碍, 已成为我国服装业大发展的一大绊脚石。

二是差在服装设计上。服装设计是服装的龙头,要创国际名牌,真正使中国服装业腾飞,需要一批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大师。巴黎作为世界高级时装的发源地,拥有一大批世界时装名牌,像迪奥、伊夫·圣洛朗、夏奈尔、华伦、天奴等高级时装品牌,这与他们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的设计师是分不开的。我国尽管以设计师资格登记注册的专业、业余设计师已有六七千人,但至今尚无一位享誉国际的服装设计师。制约我国服装设计师发展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阻碍国内时装设计师走向世界有三个桎梏:一是独创不足;二是过多过重地强调客观困难;三是不重视扬长避短,汲取我们民族的精华。有关专家认为,没有名师难以创名牌。培育跨世纪的国际设计师,已是当务之急。

三是差在相关行业的配套上。当前我国的服饰配件以及服装机械等远远不能适应高附加值服装生产的要求。尤其是面料,一直是中国服装业一大难题。我国现有两万多家纺织面料生产企业,然而,高档面料却主要依赖进口。去年我国进口各种纺织面料90亿美元,在出口服装中,来料、进料的加工占到52%。国产面料由于质量不高,品种、花色单一,仅用于大路货及中低档服装。大量进口国外面料,使中国的服装工业成了“棉花地的守望者”。报载,服装大省浙江,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由“六五”末的30%,降低到近几年的15%~20%;纺织大省湖北,高档服装面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我国面料生产企业与国际纺织面料制造商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信息不灵、面料设计水平低等方面,影响了成衣的外观质量,也影响了中国服装的整体位次。以皮衣为例,浙江1995年销售检验出口皮革服装不合格批次、余额分别比1994年增加27.5%和40.24%。

四是差在市场开拓上。世界十大名牌衬衫,北京市衬衫厂能加工生产6种,但自己生产的“坦博”牌衬衫就打不到国际市场上, 这说明我国的品牌拓展能力还不强。目前不少服装企业仍然沿袭过去的营销方法,缺乏新的营销机制,使得中国服装和消费者的对接能力不强,市场占有率难以提高。同时服装企业无序竞争,盲目出口,也是导致中国服装品牌形象不佳的重要原因。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国际市场,扩大外贸出口,不惜降低价格,片面追求数量扩张,使得中国服装根本上不了欧美商场的货架,只能沦到摆地摊的份儿。中国服装业要创出国际知名品牌,必须改变出口混乱的局面,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中国服装展翅欲飞

一个没有英雄的国度会被征服,一个没有名牌的国度同样也有被征服的危险。中国服装业的发展更是如此,近年来纺织服装业出口创汇额始终保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在这样一个服装大国推出世界名牌意义重大,中国服装业经过深刻的反思正逐步达成这样的共识,加快赶超世界服装名牌已成为举国上下人士的一致行动。

一批规模企业正在崛起。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几年我国服装企业的集中度迅速提高,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生产规模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去年6月28日,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作为发起单位,联合了全国 13家有影响的名牌企业,如美尔雅、杉杉、开开、上服集团、一休、兽毛等,成立了中服名牌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联合舰队”,共同开拓海外市场。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以下动作,一是在海外设立为股东服务的商业事务所。二是在各服装生产的重点城市设立名牌服装、服饰、面辅料联合销售中心或专卖连锁店。据介绍,在“九五”期间,中服名牌发展有限公司将要成立50~100家名牌精品服装销售中心或专卖连锁店。

一批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迅速成长。近几年来,服装设计的地位和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服装科研、设计机构正在各地兴起,除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集团)外,还成立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各地还有服装科研机构100多家,服装高等院校两所,有40 多个高等院校开设了服装专业。一批设计新秀正在我国悠久的服饰文化沃土上茁壮成长。最近,第二届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评选揭晓,吕越、刘洋、吴海燕、马红宇等设计师为中国的服装设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一些企业也十分重视引进培养自己的服装设计人才。宁波杉杉集团最近聘用日本著名西服设计师入江浩一担任技术指导,还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杉杉服装设计总部,目的是将中国服装设计大师和中国服装设计成果同时推向国际,力争创出中国的世界服装名牌。

一批知名品牌正在形成。随着近年来名牌工程的实施,一批知名的服装品牌已经形成。在刚刚结束的’97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衫衫”、“美尔雅”、“富威格”、“雅迪斯”、“太和”等中国名牌,受到了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其它如“红豆”、“雅戈尔”、“三枪”等品牌也已深深扎根于我国广大消费者的心中。上海三枪集团生产的内衣,李鹏总理赞扬说:“三枪内衣与世界名牌没什么区别,我可以证明。”生产三枪内衣的针织九厂,资本运行规模从1990年的9000万元扩大到近5亿元,固定资产从2000多万元增加到1亿元。当外国名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时候,三枪人盯牢中国的大市场,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一年推出一个拳头产品。1993年以来,三枪人开发的牛奶内衣系列等产品,具有国际最先进水平,目前三枪内衣正占领华夏市场,走向世界。

中国服装路在脚下

纵观世界服装工业大国的发展历程,不外乎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来料来样加工;第二阶段占领国内市场;第三阶段打出本国服装的世界名牌。不论从内在需求还是外部压力的角度看,中国都应迈出这关键的第三步。当前要打出中国服装的世界名牌。必须更大力度地实施名牌工程,力求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出口策略的被动局面。面对发达国家保护主义造成的贸易壁垒,如果我们再仅仅依靠庞大的数量,不造就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就无法实现中国服装的中高档化和高附加值,无法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必须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要塑造中国服装品牌的良好形象,不仅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还要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品牌效应。要全力开拓市场,所有服装企业都必须建立一支十分有效的营销队伍和相应的管理办法,依靠这支队伍的卓绝工作,挖掘销售渠道,拓宽市场领域;要积极发展自营出口,努力克服进出口规模小和起步晚的劣势,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要大力拓展非配额市场,在建立信息网络、联合营销、注册出口商标以及境外办厂等方面跨出大步伐。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先进设备。目前国内印染生产线有2000多条,但是80年代以后水平的只占6 %,由此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要求,更不能适应现有的纺织造型所需的新面料。因此国家应通过信贷等多方面的措施,鼓励企业引进新型的工艺设备,迎头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设备水平。

三是要进一步提高设计能力。创建世界名牌必须有一流的服装设计师。我国有7000年服装文化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应该是中国服装设计师灵感的源泉,是建设未来时装王国的砥柱。特别是我国56个民族的服装服饰,更是取之不尽、采之不绝的创作素材。意大利时装设计大师瓦伦蒂诺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哪一位艺术家在创作时能够不被中国艺术遗产的永久魅力所牵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没有理由不重视自己民族的丰富遗产。

四是要进一步优化服装企业的外部环境。创建世界服装名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经济管理部门要从自身的职能上,找准服务的着力点。支持服装企业实施名牌战略。要加强名牌知识的深度宣传,增强服装企业名牌意识,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有效地借鉴和学习外地创名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健全争创服装名牌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要完善服务体系,为企业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创造良好条件,使优秀品牌地在海内外响牌扬名;要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名牌服装,维护名牌服装生产企业合法权益。要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名牌产品流通,认真查处假冒侵权案件,加大处罚力度,保护企业创名牌的积极性。

距离21世纪只有3年时间了。随着新的世纪即将到来, 中国服装业一定能够抓住最后机会,重塑“衣冠王国”的梦想,走近世界服装名牌,走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标签:;  ;  ;  ;  

世界名牌离中国服装业有多远?_品牌服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